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7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4篇
  8篇
综合类   42篇
农作物   2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14篇
园艺   4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5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3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编辑同志:每年新年伊始,农村中家家户户都忙着整墒培育烟苗、树苗。育苗时,又常常采来许多新鲜松针覆盖苗圃墒面。近年来,由于大量种植烤烟和开展植树造林工作,烟地和苗圃面积增大,加之烧柴愈显紧张,进林区采摘松针的人越来越多,采集量也越来越大。松树靠松针进行光合作用,制造养分,对采集松针如果不加强管理,采集量过大过多,势必影响松树的正常生长,更而甚者,还会造成松树死亡。一九八五年春季,宾川县  相似文献   
52.
噻枯唑对桃树穿孔病防治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桃树穿孔病分为细菌性穿孔和真菌性穿孔,是桃树发生严重的一种病害。它不仅危害叶片,还危害果实、枝条和树干,如不注意防治,往往引起大量落叶,果实及枝条和树干流胶和嫩梢枯死,使树势衰弱,影响当年及第2年的产量及品质。为了探讨对该病更有效的药剂,2004年我们用噻枯唑对桃树穿孔病进行了防治效果的试验,现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试验园概况试验设在龙口市诸由观镇上庄曲家村桃园。主栽品种为西涧蟠桃,树龄为5年生。试验地年平均降雨量为652.1m m,年平均日照2782.6小时。果园为壤土,肥水供应充足,有机质含量为1.05%,pH值为6.8。1.2供试药…  相似文献   
53.
根据临床观察和试验室化验资料,母牛在产后分泌初乳期间。患维生素A缺乏症相当普遍。在阿尔泰国家农业大学郊区实验场,在产后1~30天有30%的母牛呈现潜伏型病变,有不明显的临床症状。 本试验的目的,是深入研究维生素A缺乏症的早期诊断,以便使产后母牛和新生犊双双健康。在教学实  相似文献   
54.
[目的]分析西北四省区降水的时空变化特征。[方法]利用陕西、甘肃、青海、宁夏西北四省区113个地面观测站1961~2008年降水资料,采用线性回归、Morlet小波变换等方法,对该地区48年降水空间格局的变化、降水量的变化趋势和周期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西北地区四省降水量存在明显的年际、季节变化特征;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春、秋季降水量变化趋势与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一致,其变化幅度小于年降水量的变化幅度,夏、冬季的降水量逐年略有增加,变化趋势不明显。西北四省降水变化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增加幅度明显的区域在唐古拉山地区、柴达木盆地、祁连山东部山脉两侧,减少幅度明显的是在陇东和陕南、陕北地区。西北地区四省的东、西部区域降水呈反位相变化的特点,东部地区的降水呈减少趋势,而西部大部分地区的降水呈增多趋势;全区、东区、西区的降水波动普遍存在3~5年的短周期,且为主要周期;一些区域也存在8年周期和15年左右的中周期;不同时间尺度上,干、湿交替和突变点有所差异。[结论]该研究为西北地区的气候变化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5.
牛群繁殖速度加快可使牛群的头数增加 ,从而促进养牛业的产肉量、产奶量的增加和赢利的增加。由于性器官功能障碍 ,可导致母牛不孕。饲养肉牛同饲养奶牛比较 ,在这个问题上显得更加尖锐。本试验的目的是研究一种治疗肉用牛生殖器官非特异性炎症的新方法。生殖器官的非特异性炎症 ,是机体对生物学、物理学、化学损害的一种自身应答反应。这种自身应答反应 85%~ 90 %是由于特定致病微生物进入组织引起的 ,如链球菌、葡萄球菌、双球菌、肠道杆菌、棒状杆菌、变形杆菌、分枝杆菌 ;或是由于念珠菌属、曲霉菌属真菌类进入组织内引起的。性器官感…  相似文献   
56.
探索预防母牛产后疾病和预防乳房炎的有效方法,是摆在兽医界面前的迫切任务。母牛的产后疾病和乳房炎发病率很高,是常见病,几乎同时发生。目前广泛采用复合脂溶维生素、抗菌剂、免疫系统兴奋剂和肌肉亲合剂来预防这些病。用针来刺激生物学活性点,是一种众所周知的传统...  相似文献   
57.
为了解吉林地区小鹅瘟病毒(Gosling plague virus,GPV)的基因特征,及其与黑龙江及中国其他省份和国外流行毒株的相关性,本研究采用PCR方法鉴定2018年吉林某养鹅场送检的病死雏鹅的肠组织,同时对GPV的非结构蛋白NS1基因及结构蛋白VP1基因进行了克隆和测序,并与国内外16株GPV参考毒株的相应序列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病死雏鹅为GPV与减蛋综合征病毒(Egg drop syndrome virus,EDSV)混合感染;吉林地区GPV的NS1基因长为1 884 bp,编码627个氨基酸,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8%~99.8%,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7.1%~99.7%;VP1基因长为2 199 bp,编码732个氨基酸,与参考毒株核苷酸序列同源性为93.4%~99.9%,氨基酸序列同源性为96.4%~99.9%。NS1及VP1基因的系统进化树分析均表明,吉林地区GPV与哈尔滨分离株98E属于同一进化分支,亲缘关系最近,与国外分离株、中国台湾和安徽分离株亲缘关系均较远。吉林地区GPV与鹅源GPV具有较近的亲源关系,同源性明显高于其他水禽来源的GPV。该研究为明确中国东北地区GPV空间的流行规律提供基础数据,为东北地区GPV的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8.
根据资料显示,嫦娥三号卫星在登陆月球时,软着陆过程分为阶段着陆轨道准备、主减速段、快速调整段、粗避障段、精避障段、缓速下降阶段等6个阶段。在快速调整及以后的四个阶段中,本文提出了具体的优化方法。  相似文献   
59.
本研究拟通过养殖实验确定厚颌鲂(Megalobrama pellegrini)幼鱼最适养殖密度;同时,利用酶学和分子生物学手段分析养殖密度对厚颌鲂幼鱼肠道抗氧化酶活性及氧化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实验设计5个密度处理组,分别为0.15 kg/m3 (50尾/桶)、0.24 kg/m3 (80尾/桶)、0.34 kg/m3 (110尾/桶)、0.42 kg/m3 (140尾/桶)和0.50 kg/m3 (170尾/桶),每组设置3个平行,实验周期为42 d。结果显示,当养殖密度从0.15 kg/m3 逐渐升高到0.50 kg/m3 时,厚颌鲂幼鱼生长(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且在最大密度时(0.50 kg/m3 )增重率和特定生长率显著低于0.34 kg/m3 密度实验组(P<0.05)。同时,最高养殖密度处理组(0.50 kg/m3 )饲料系数显著高于中低密度实验组(0.15、0.24和0.34 kg/m3 )(P<0.05),说明过高养殖密度不利于厚颌鲂幼鱼的生长和饲料利用。实验表明,提高养殖密度并未影响厚颌鲂幼鱼成活率(P>0.05),各组存活率均较高(>97%)。当养殖密度为0.34 kg/m3 时,厚颌鲂幼鱼全鱼粗蛋白和粗脂肪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各密度实验组(P<0.05)。厚颌鲂幼鱼肠道抗氧化应激相关指标受到养殖密度的显著影响,其中,0.24和0.34 kg/m3 密度处理组鱼体肠道总抗氧化能力显著高于最低密度组(0.15 kg/m3 )和高密度组(0.42、0.50 kg/m3 )(P<0.05);最高密度实验组(0.50 kg/m3 )肠道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最低,而丙二醛(MDA)含量最高(P<0.05);谷胱甘肽(GSH)含量最高值出现在0.34 kg/m3 处理组,显著高于其他各实验组(P<0.05)。最低密度实验组(0.15 kg/m3 )厚颌鲂幼鱼肠道细胞色素P450(CYP1 A)基因相对表达量显著低于较高密度实验组(0.42 kg/m3 )(P<0.05);最高养殖密度组(0.50 kg/m3 )鱼体肠道转录因子NF-E2相关因子2(Nrf2)基因相对表达量最高,而锰超氧化物歧化酶基因(MnSOD)相对表达量最低,与0.34 kg/m3 密度处理组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说明养殖密度过高时能引起鱼体的氧化应激反应。研究表明,体重为0.45~1.36 g的厚颌鲂幼鱼最适养殖密度为0.34 kg/m3 ,该结果可为提高厚颌鲂苗种培育效率,促进其种质资源恢复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0.
为建立雏鸡的烟曲霉菌人工感染模型,探讨烟曲霉菌感染雏鸡对大肠杆菌是否更易感。本试验以烟曲霉标准菌株1×107 CFU/mL的孢子悬液,经滴鼻、灌服、气管滴注、气囊注射4种方法人工感染14日龄雏鸡,通过观察受试鸡的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判断烟曲霉菌人工感染的最佳途径,在此基础上对雏鸡人工感染大肠杆菌,通过比较大肠杆菌单纯感染组和霉菌继发大肠杆菌感染组雏鸡的死亡率及心、肝等主要器官的载菌量,判定烟曲霉菌感染雏鸡对大肠杆菌的易感性。结果显示,通过气管滴注及胸部气囊注射两种途径均能够成功地使烟曲霉菌感染雏鸡,但考虑操作的简单性,气囊注射途径为首选;在本研究中,0.1mL的1×10~7 CFU/mL的孢子悬液为烟曲霉菌气囊注射的最适感染剂量;雏鸡在烟曲霉菌感染的基础上,更容易继发大肠杆菌感染。本试验成功地建立了雏鸡的烟曲霉菌人工感染模型,确定了烟曲霉菌感染雏鸡对大肠杆菌的易感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