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3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24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4篇
畜牧兽医   4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5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7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5 毫秒
61.
封闭式自然换气笼养蛋鸡舍,是藏东南地区蛋鸡生产的主要舍型。本文依据畜舍环境测试技术的理论,分析了围护结构保温与换气系统,指出该类舍型冷季换气量不能满足卫生标准规定的0.2ml/L的要求,提出加强结构保温设计,以减少散热损失,利用余热以增加换气,改善该型畜舍生产环境的技术方案。  相似文献   
62.
藏山羊舍饲和放牧行为的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藏山羊放牧行为进行观察,发现全天放牧时间480分钟,其中游走82分钟,占16.15%;采食335分钟,占71.47%;休息42分钟,占9.14%。对藏山羊舍饲行为观察结果表明,昼夜24小时,采食290.1分钟,占27.09%;反刍487.60分钟,占33.86%;站立219.16分钟,占15.22%;卧息339.55分钟,占23.58%;饮水3.6分钟,占0.35%。在放牧条件下,用计数法测得绵羊的采食量为2.07kg,在舍饲条件下,日采食量为3.96kg,折算成风干物质分别为0.37kg和0.72kg,风干物质分别为活重的2.31%和4.50%。  相似文献   
63.
无角陶赛特羊杂交改良西藏河谷型绵羊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材料与方法 1.1时间与地点时间为2003年8月-2004年10月。地点在西藏林芝地区林芝县,是西藏河谷型绵羊的中心产区之一,为较暖湿的亚热带气候。平均海拔2900m,降水量600~900mm,蒸发量为1200~2000mm,日照时间长,无霜期长。主要作物有小麦、青稞、油菜等。天然草地主要是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和一些灌木、半灌木,也有少量一年生植物,包括羊茅、早熟禾等禾本科草类,高山嵩草等莎草科草类,天兰苜蓿、野豌豆等豆科草类及蒿属牧草等杂草类。  相似文献   
64.
粮食安全事关社会政治稳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而粮食生产则是粮食安全的基础和保障。温岭市是浙东南的工业强市,也是传统的农业大市,必须千方百计稳定粮食生产,采取各种措施,加强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建设,保持粮食生产总量的相对稳定。为此,对全市粮食生产情况进行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65.
本文对西藏菜籽饼采用传统的水蒸法、水浸法、焙炒法和坑埋法等4种脱毒方法处理,测定其不同类型中营养物质(干物质、粗蛋白、粗脂肪、粗纤维、粗灰分和无氮浸出物)和有毒物质异硫氰酸盐(ITC)、恶唑烷硫酮(OZT)、硫代葡萄糖甙的含量,比较脱毒前后营养成分和ITC、OZT的含量变化。结果表明:西藏菜籽饼与内地其它省份的比较,营养成分相差不大,但含毒量较低;4种方法均有一定的脱毒效果,且营养物质损失较少,但综合处理工艺、加工成本和脱毒效果看,以水蒸法明显优于其它各组方法,效果最好,可保证西藏菜籽饼饲用的安全性.适于在西藏畜牧业生产中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6.
为提高仔猪的成活率及断乳个体重,通过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适于西藏高原条件的仔猪培育综合技术措施,使仔猪育成率平均达88.9%以上,双月龄断乳平均个体重达14.3kg、窝均断奶仔猪9.6头。研究表明这套仔猪培育综合技术措施在西藏高原行之有效。  相似文献   
67.
通过对西藏猪分娩行为观测发现,分娩前征兆明显,衔草做窝、挤出初奶、身体抽搐或阵缩及胎膜破裂的出现率分别为100%、100%、84.5%和92.8%。一天中母猪分娩时间分布以下午最多,占44.07%,其次是上午、上半夜,下半夜最少。仔猪的初生重大小与产仔间隔的时间长短有关,各组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数正生多于倒生,但差异不显著(P>0.05)。仔猪平均初生重正生低于倒生,但差异不显著(P>0.05)。正生、倒生仔猪中的公母比例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胎位与性别无关。窝产仔数少于5头与多于9头两组之间差异显著(P<0.05),其余各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说明产仔数与仔猪的初生重有关。  相似文献   
68.
根据藏东南天然草地的生态环境、自然属性和经济特性,揭示本地区草地的分布、组成结构、类型等资源特点,以草地资源利用现状为基础,综合分析了牧草的营养价值、生物量和利用特性,为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地草地奠定基础,并为政府部门和畜牧生产经营者提供参考依据.同时,结合草地实际状况和指导草地畜牧业生产的需要.充分发挥草地的生产潜力,进而建设和管理好草地,因地制宜地发展草地畜牧业,科学合理地利用草地资源,促进草地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9.
【目的】探讨西藏那曲不同高寒退化草地土壤种子库存量、可萌发种子数量和种子萌发的生理生态特征,为西藏高寒退化草地植被恢复、生产力提高及生态保护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典型取样法,在那曲退化草地试验区按照植被盖度高低选取轻度、中度、重度和极重度4种不同退化程度的样地,在每个样地内采用样线法选取4块样方,于每个月的第1天在样方内采取10 cm×10 cm×10 cm的土样(包括地上的枯枝落叶),采用土样浸泡、溶解、过筛方法分离种子,对其进行鉴定并计数,通过室内萌发试验测定土壤种子库中可萌发的种子数量;用不同质量分数的GA3(0.10%,0.05%和0.02%)、KNO3(0.20%)、H2SO4(60%,70%,80%和90%)处理种子库,分析3种溶液对种子萌发的影响。调查各种植物的相对盖度、相对频度、相对密度和相对生物量,计算其重要值,分析不同退化草地植物群落种类的组成特征。【结果】那曲高寒中度退化草地种子库中的种子数量最多,为(530±80.00) 粒/m2;其次是重度和极重度退化草地,其种子数量均为(250±44.72) 粒/m2;轻度退化草地种子库种子存量最少,为(216±21.34) 粒/m2。种子库中的物种以蔷薇科(Rosaceae)、菊科(Compositae)、禾本科(Gramineae)植物为主。在实验室条件下,轻度退化草地种子库中可萌发种子数量最少,为(100±0.00) 粒/m2;其次是重度和极重度退化草地,均为(140±24.50) 粒/m2;中度退化草地种子库中可萌发种子数量最多,为(260±40.00) 粒/m2。采用质量分数0.05% GA3处理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时,能够破除种子的休眠作用,有利于种子的萌发;采用质量分数0.2% KNO3处理土壤种子库中的种子,对种子萌发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不同质量分数H2SO4处理对土壤种子库中种子的萌发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轻度退化草地以西藏嵩草和高山嵩草为优势种,中度退化草地以高山嵩草和黑褐苔草为优势种,重度退化草地以高山嵩草为优势种,极重度退花草地以臭蒿、矮火绒草和轮叶棘豆为优势种。【结论】轻度退化草地以西藏嵩草和高山嵩草植物为主,牛羊采食量大,且有鼠害,可能会导致植物结种量减小;中度和重度退化草地由于菊科、蔷薇科属植物较多,所以种子库中留存植物种子最多;极重度退化草地中已经没有莎草科植物,主要为菊科、蔷薇科和十字花科植物,动物不可食植物比例增加,牛羊采食减少,故其种子库中植物数量也较多。  相似文献   
70.
肉羊改良与育肥技术就是利用各种杂交的方法,以本地肉羊为母本,引进优良肉用品种为父本进行杂交,培育的商品肉羊既保留了本地肉羊粗放、适应性强的特点,又有外来优良品种生长快、产肉多、肉质好的优点,有利于农民致富奔小康。本试验通过引进无角道赛特公羊×西藏绵羊母羊F1代公羔的育肥试验,了解和掌握无角道赛特羊与西藏绵羊杂交一代在完全放牧条件下的生长发育情况,以便为今后西藏肉羊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试验方案1.1试验地点西藏自治区林芝种畜场种羊场。1.2试验时间2004年5月2日~2004年9月2日。1.3试验组合本次试验设一个试验组和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