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17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56篇
林业   29篇
农学   65篇
基础科学   22篇
  12篇
综合类   218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188篇
园艺   61篇
植物保护   5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23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22篇
  2016年   14篇
  2015年   15篇
  2014年   34篇
  2013年   29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4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33篇
  2008年   27篇
  2007年   32篇
  2006年   27篇
  2005年   58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20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30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8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3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21.
随着玉米生产的发展和市场需求的变化 ,玉米育种目标的调整和确立显得尤为重要。从辽宁省实际情况和长远利益考虑 ,玉米育种目标应以高产、优质为主 ,选育的品种要生育期适中、适应性强、抗病虫性好 ,同时应加强特用玉米品种和抗旱、耐瘠薄玉米品种选育。加强种质资源的研究和热带、亚热带资源改良利用。传统育种方法和生物技术相结合 ,提高辽宁省玉米育种水平和育种效率  相似文献   
22.
概述了梨树网架栽培的优点、存在问题、网架搭建以及配套栽培技术,为生产上梨水平网架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3.
以郑单958为材料,在大田试验中设置0(S0)、40(S1)、80(S2)、120(S3)、160 kg/hm2(S4)5个施硫(硫磺)水平,研究不同施硫量对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从抽雄吐丝期至灌浆期,S2、S3处理玉米一直保持较高的叶面积指数(LAI)和叶绿素含量(SPAD)。施硫量为S2处理时,玉米净光合速率(P_n)、气孔导度(G_s)均表现为最大值,分别较S0处理提高19.08%、76.7%,且达到显著水平。胞间二氧化碳浓度(C_i)、蒸腾速率(T_r)分别在S3、S4处理时达到最大值,且显著高于S0处理。施用硫肥能够显著降低玉米气孔限制值(L_s),且施硫量为S2时达最小值,与S0处理达到差异显著水平。施用硫肥能显著提高PSⅡ的潜在活性(F_v/F_o)、PSⅡ原初光能转化效率(F_v/F_m)、PSⅡ有效光化学量子产量(F_v’/F_m’)和光化学猝灭系数(qP),显著降低非光化学猝灭系数(NPQ)。施用硫肥能够显著提高玉米产量,增产幅度为7.0%~18.1%。施硫量为S2时,玉米产量最高,为12 978.3 kg/hm~2。  相似文献   
24.
不同种植密度下的棉田小气候特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种植密度对田间小气候的影响,2008年在南疆阿克苏试验点,通过大田试验对不同种植密度下(9.0、13.5、18、22.5、27.0万株/hm2)棉田群体冠层不同层次的温度、空气相对湿度、土壤水分等要素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在所设置的密度范围内,棉花的株高在55~75cm,并且随密度增加株高降低;而茎粗、株宽、叶宽、果枝数等也有类似趋势。花期和吐絮期,棉花宽窄行的冠层空气温度均较高,最高均超过了31℃,并随当日时间先升后降,窄行温度高于宽行,冠层40cm处高于20cm处。相对湿度符合开口向上抛物线模型,花期较高且变化较小,中午时段最低只有40%,比见絮期高10个百分点以上;各处理以中间密度的相对湿度最为稳定,变化最小。土壤水分方面,密度小的处理地表蒸发严重,密度大的叶片蒸腾较多,因此,密度适中的处理土壤水分保持较好,变化范围较小。土壤15cm处地温,前期密度大的处理地温较高,中期受叶片遮荫影响而下降,但后期高密度处理温度又会升高,不过处理间差异不大,最高相差不过1℃。  相似文献   
25.
施有机肥及套袋对鸭梨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探讨施有机肥和套袋对鸭梨果实风味品质的影响,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GC-MS)及高效液相色谱技术(HPLC),研究了生长期施有机肥和套袋对鸭梨果实挥发性成分、 糖类和有机酸组分等风味物质的组成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供试鸭梨共检测到挥发性物质3类30种,其中酯类26种、 烯类3种、 醇类1种。施有机肥和套袋改变了鸭梨果实的特征香气成分的种类和含量。施用有机肥使套袋和不套袋鸭梨香气物质种类分别增加8种和6种,香气物质总量分别增加182.89%和127.16%。套袋使施有机肥和复合肥鸭梨的香气物质种类分别减少了8种和10种,香气物质总量分别减少66.32%和72.98%。不同处理鸭梨共检测到4种糖、 7种有机酸组分,其中糖组分主要为果糖,其次为蔗糖、 山梨醇、 葡萄糖; 有机酸组分主要为苹果酸,其次为乙酸、 柠檬酸、 莽草酸、 奎宁酸、 酒石酸、 琥珀酸。施用有机肥使鸭梨糖总量和酸总量升高,套袋使鸭梨糖总量和有机酸总量降低。施有机肥使鸭梨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增加,糖类和有机酸含量升高,而套袋使鸭梨果实香气物质种类和含量减少,糖类和有机酸含量降低。  相似文献   
26.
在官厅水库库滨地区对降雨前后库滨带表层土壤养分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降雨前农田土壤总磷的含量最高,其次为湿生草本带,乔灌草带和挺水植物带则相对较低;土壤表层总氮的含量乔灌草带最高。降雨前后库滨带各区土壤表层的氮和磷大部分以颗粒态存在,库滨带各区表层颗粒直径<0.002 mm的土壤颗粒是颗粒态磷的主要载体,直径为0.02 ̄0.05 mm的土壤颗粒是颗粒态氮的主要载体。农田和乔灌草带表层土体截流了来水中的总磷,而挺水植物带则表现为总磷的释放,农田、乔灌草带和湿生草本带对总氮有去除作用,而以乔灌草带的去除效果最明显。  相似文献   
27.
选择124名动物医学专业学生,按班级分为4组,每组31人。两组采用传统的以讲授、示教为主的实验教学法,另两组采用Problem based learning(PBL)实验教学法,开展畜禽呼吸系统检查实验。通过对比两种教学方法在畜禽呼吸系统检查实验课教学中的效果,结果发现,相对于传统实验课教学模式,PBL教学法受到绝大多数学生的欢迎和响应,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8.
通过研究.NET平台下的CATIA二次开发技术、ADO.NET数据库访问技术,针对农业机械行业中标准化、系列化的零件三维图形,开发了基于CATIA的面向农业机械行业的Web三维零件库系统。系统采用B/S模式,完成了数据库的零件分类及数据存储设计,并在网络环境下实现了零件三维图形预览、零件在线参数化、三维零件资源的入库、零件下载等功能。论述了系统的总体设计方案、关键技术理论、功能模块设计,并给出了Web三维零件库系统的实现案例。  相似文献   
29.
研究了在对硫磷胁迫下饲料中添加不同硒源对中华米虾(Caridina denticulata sinensis)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等量无机硒和有机硒,有机硒组米虾的SOD和CAT活性均高于无机硒组(P<0.05).对硫磷对中华米虾的24 h、48 h、72 h和96 h的半致死浓度分别为15.40、8.73、4.59和1.09 μg/L.中华米虾在1.09 μg/L以下不同浓度对硫磷胁迫24 h,随着对硫磷浓度的升高,无机硒和有机硒组虾的SOD和CAT活性变化趋势一致,均是先升后降,有机硒组米虾的SOD和CAT活性均高于无机硒组(P<0.05).可见,中华米虾对饲料中添加有机硒的吸收效果好于无机硒.  相似文献   
30.
在水库库滨地带进行了营养物质释放与截流净化作用规律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在上方来水的条件下,农田表现为营养物质的释放,且输出的总氮和总磷的浓度处一种相对稳定的状态,近一步说明农田是水库水体的重要的非点源污染源;近水端的湿生草本带也表现为营养物质的释放;乔灌草带对总磷的去除效果较明显,但对总氮则表现为释放。当原水总磷浓度为1.6mg.L-1时,乔灌草带对总磷的去除率为4.21%;挺水植物带对总氮和总磷都有净化作用,去除率为2.51%,总氮的去除率为6.4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