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1249篇 |
免费 | 31篇 |
国内免费 | 43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3篇 |
农学 | 75篇 |
基础科学 | 102篇 |
76篇 | |
综合类 | 495篇 |
农作物 | 112篇 |
水产渔业 | 67篇 |
畜牧兽医 | 222篇 |
园艺 | 49篇 |
植物保护 | 42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5篇 |
2023年 | 72篇 |
2022年 | 81篇 |
2021年 | 58篇 |
2020年 | 40篇 |
2019年 | 87篇 |
2018年 | 60篇 |
2017年 | 39篇 |
2016年 | 42篇 |
2015年 | 45篇 |
2014年 | 82篇 |
2013年 | 55篇 |
2012年 | 75篇 |
2011年 | 52篇 |
2010年 | 70篇 |
2009年 | 62篇 |
2008年 | 54篇 |
2007年 | 49篇 |
2006年 | 39篇 |
2005年 | 30篇 |
2004年 | 24篇 |
2003年 | 30篇 |
2002年 | 35篇 |
2001年 | 21篇 |
2000年 | 19篇 |
1999年 | 11篇 |
1998年 | 11篇 |
1997年 | 6篇 |
1996年 | 1篇 |
1995年 | 3篇 |
1994年 | 9篇 |
1993年 | 4篇 |
1992年 | 5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5篇 |
1988年 | 2篇 |
1987年 | 4篇 |
1986年 | 4篇 |
1985年 | 4篇 |
1984年 | 1篇 |
1982年 | 1篇 |
1981年 | 3篇 |
1959年 | 1篇 |
1955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3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81.
182.
采用盆栽与蒸渗仪对比栽培的方式,研究了水分胁迫对水稻生理生化指标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胁迫使植株叶水势、蒸腾速率、叶绿素含量、光合速率均有所降低。主要影响表现在光合产物的减少,进而降低了水稻茎秆中淀粉的含量,提高了α-淀粉酶、β-淀粉酶的活性,加速了淀粉的水解,促进了贮藏碳水化合物的输出。分蘖期遭受水分胁迫使胁迫期水稻分蘖数显著减少,叶面积指数明显减小。拔节孕穗期遭受水分胁迫在单阶段胁迫中减产幅度最大,分蘖期、抽穗开花期紧随其后,分蘖、拔节孕穗期连续中度胁迫减产幅度超过任一时期。 相似文献
183.
为探索生物质炭缓解除草剂2,4-D丁酯药害的生理机制,以张杂谷10号和晋谷2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单独施用生物质炭及生物质炭与除草剂2,4-D丁酯配施对谷子叶片光合色素、丙二醛(MDA)、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物质炭施用量的增加,谷子叶片光合色素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以及SOD、POD活性均呈先增加后降低的变化趋势,MDA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大的变化趋势,与B0(CK)处理相比,施用2%(B2)生物质炭处理对谷子生理特性影响的效果最为明显;在B2处理下,随着2,4-D丁酯浓度的增加,谷子叶片的光合色素含量降低,SOD、POD活性呈先增大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MDA含量呈逐渐升高的变化趋势。施用一定量的生物质炭对作物生长具有积极的作用,可以缓解除草剂2,4-D丁酯的药害。 相似文献
184.
以构建的芜菁SSR分子标记遗传连锁图谱与“津田”芜菁基因组重测序数据为基础,将本实验室已克隆的30个芜菁花青素合成相关结构基因与调节基因,通过序列比对的方法分别定位到10条连锁群的不同分子标记区间,并对这些花青素生物合成途径相关基因的结构与分布进行精确分析,为芜菁花青素合成候选基因关联分析、图位克隆和深入研究花青素合成基因上游调控元件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185.
186.
为全面评估我国牛群中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ovine viral diarrhea virus,BVDV)病原流行率对该病毒感染的防控,在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PubMed和ScienceDirect 5个数据库中,检索截止到2021年9月1日发表的关于中国牛群BVDV流行情况的文献,并进行系统评价和Meta分析。共筛选出93篇关于BVDV病原学检测的研究论文纳入Meta分析中。分析结果显示:我国牛群中BVDV病原(抗原和核酸)流行率为9.8%(95%CI:7.8,11.9),其中BVDV抗原流行率为3.1%(95%CI:2.1,4.4),BVDV核酸流行率为19.5%(95%CI:16.0,23.3)。各省间比较发现,吉林流行率最高,为26.3%(95%CI:24.3,28.4),其次是湖北和福建省。进一步开展亚组分析和Meta回归分析的结果显示,品种(牦牛vs奶牛:比值比(odds ratio,OR)=1.37,95%CI:1.05~1.79)、饲养模式(散养vs规模化:OR=1.41,95%CI:1.08~1.85)、诊断方法(RT-PCR vs ELISA:OR=1.... 相似文献
187.
[目的]筛选具有多态性的义乌小鲵(Hynobius yiwuensis)微卫星位点。[方法]采用跨种扩增的方法从安吉小鲵(H.amjiensis)和中国小鲵(H.chinensis)的113个微卫星位点中筛选具有多态性的义乌小鲵微卫星位点。[结果]筛选出11个具有多态性的义乌小鲵微卫星位点。这些多态性微卫星位点的等位基因数为2~6个(平均3.55),观察杂合度为0.200~1.000(平均0.510),期望杂合度为0.500~0.732(平均0.662),多态信息含量为0.375~0.737(平均0.588)。[结论]筛选得到的具有多态性的11个义乌小鲵微卫星位点可应用于其种群遗传学和保护遗传学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8.
189.
为建立快速并能同时检测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3种奶牛隐性乳房炎致病菌的方法,根据无乳链球菌16S rRNA基因、金黄色葡萄球菌NUC耐热基因、绿脓杆菌ETA基因序列并参考文献各合成一对特异性引物,通过对PCR反应各项参数的调整优化,建立多重PCR检测体系,并同时进行灵敏性试验和特异性试验。结果显示:该检测方法可以同时扩增出无乳链球菌270 bp、金黄色葡萄球菌153 bp和绿脓杆菌375 bp的特异性片段以及细菌16S rRNA 1 500 bp的通用片段,而对于其他的6种病原菌只能扩增出1 500 bp的通用片段,具有较强的特异性。三种特异性引物扩增条带与GenBank上的细菌基因序列同源性为99%。增菌培养24 h,该体系对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最低灵敏度分别为8×104、4×104、1.5×105 CFU·mL-1。本研究建立的检测方法能够完成无乳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绿脓杆菌的快速检测,对于生产上奶牛隐性乳房炎的鉴别诊断和快速检测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