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3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1篇
  5篇
综合类   44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75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6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正1背景与意义随着养猪生产集约化发展,生猪规模化养殖模式得到了迅速发展,猪场的财务管理压力也越来越大,特别是科研系统单位的试验猪场,报销手续相对繁琐,填写单据及需要提供的附件资料较多,目前猪场的传统手工财务报销模式已经制约了猪场财务报销的效率和质量的提升,不利于促进养猪生产效率的提高。根据目前猪场一线财务人员进行传统  相似文献   
102.
为筛选出干旱胁迫下抗旱高光效的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 L.)种质,本试验采用室内苗期抗旱评价方法,对109份(28个国家)紫花苜蓿种质在正常浇水(Water Treatment,WT)和干旱胁迫(Drought Treatment,DT)处理下的株高(Plant Height,PH)、地上生物量(Aboveground Biomass,AB)、叶片相对含水量(Relative Water Content,RWC)、相对叶绿素含量(Relative chlorophyll content,SPAD)以及叶绿素荧光参数(phi2,NPQt,RFd,qL,Fv/Fm)等9个指标进行测定,并利用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综合加权隶属函数法与聚类分析等方法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通过对9个指标进行统计分析,在干旱胁迫下,各指标呈现不同程度变化,变异系数最大的为AB,DT组为0.61,WT组为0.59。相关性分析显示,除qL和RWC之外,其余指标均与综合度量D值显著相关,表明叶绿素荧光参数可作为干旱胁迫下筛选高光效紫花苜蓿的指标。通过聚类分析和综合加权隶属函数分析,筛选出抗旱高光效种质14份(CF048333,ZW1231,CF031987,ZW0810,ZW1005,CF049861,CF031979,CF034260,ZW0730,CF031946,ZW0793,CF049906,CF031986,CF031988),这些种质大部分来自干旱半干旱地区,如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摩洛哥、阿塞拜疆、北美、也门等。综上可得,本研究筛选出的抗旱种质可作为紫花苜蓿抗旱高光效育种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03.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16个紫花苜蓿(Medicago sativa)品种新鲜叶片中维生素E(VE)的含量,并且对主要的维生素E组分α-VE、γ-VE进行分析。结果显示,16个苜蓿品种VE总量介于1.833~6.346mg·100g-1 FW,平均值为3.281mg·100g-1 FW,其中VE总量最高为中苜1号(Medicago sativa cv.Zhongmu No.1),为6.346 mg·100 g-1 FW;总量最低为敖汉苜蓿(M.sativa cv.‘Aohan’),含量为1.833mg·100g-1 FW。所有参试品种中,α-VE和γ-VE含量呈偏态分布,α-VE为VE的主要成分,γ-VE含量明显低于α-VE。相关性分析表明VE总量与α-VE,α-VE与γ-VE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P0.01)。通过对16个品种的VE含量比较研究,发现中苜1号,雷达克之星(M.sativacv.Ladak)和新疆大叶苜蓿(M.sativacv.Xinjiangdaye)3个高VE含量的品种,为紫花苜蓿的利用和品质选育提供了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04.
百脉根种质苗期抗旱性鉴定及综合评价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采用土培法对21份百脉根种质材料进行了苗期抗旱性评价。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明显抑制百脉根的正常生长,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株高、分枝数明显减小,根冠比明显增加;渗透调节物质丙二醛(MDA)、脯氨酸(PR0)、可溶性糖、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明显增加,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  相似文献   
105.
NAC转录因子是植物特有的转录因子并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根据其他植物NAC转录因子基因的氨基酸保守序列设计简并引物,通过RT-PCR和RACE技术从白羊草(Bothriochloa ischaemum)中获得了全长cDNA,命名为BiNAC.序列分析表明,该cDNA片段全长为1549 bp,开放阅读框1125 bp,编码374个氨基酸,具有典型的NAC类蛋白的结构特征.进化树分析表明,该蛋白属于ATAF亚族,与高粱(Sorghum bi-color)亲缘关系最近,同源性达到94%.Real-time PCR检测结果表明,BiNAC基因在茎中的表达量最高,根中表达量最少,并且受NaC1胁迫表达上调.同时成功构建了植物表达载体pBI121-BiNAC-GUS,为进一步开展NAC基因的功能研究创造了条件.  相似文献   
106.
淤地坝初步设计是坝系建设的一个重要环节。近年来,设计工作中出现了不少问题,尤其以不能实现工程设计的优化为突出。可通过运用AutoCAD的CASS软件包实现快捷优化,以减少工程量,减轻设计工作量,节约投资。针对设计中常见的问题,提出处理建议,以求得快捷、优化、高效的设计成果。  相似文献   
107.
通过对静乐县狼窝沟小流域移民封禁治理成果的调查,发现在边远山区经过合理规划、移民封禁可使生态环境尽快改善,可彻底解决该地区乱砍滥伐、过度放牧、开垦种植等无限度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是一种水土保持治理的新型模式,在同类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108.
驼绒藜属牧草种子水分生理及幼苗耐早性研究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对驼绒藜属7份材料的种子及幼苗进行水分生理和耐旱性研究。结果表明,种子萌发时的吸水能力很强,需水量高,达到种子重量的4~7倍;种子吸水能力在种间和生态型间存在差异;种子萌发时的吸水量与其原产地的降水量呈负相关,而与种子苞片的重量呈正相关,其中生长在恶劣生境条件下的材料,苞片毛较重而密,种子吸水量较高;种子萌发吸胀吸水期的吸水速率与其活力呈负相关。供试材料的耐旱性很强,但是幼苗的耐旱性很差,主要表现在种子萌发时的需水量较高,幼苗生物量低,与其属于低营养短寿命类型的遗传特性有关;幼苗生长的最低需水量与种子的活力呈正相关,而与成熟植株的耐旱性无关。驼绒藜属牧草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水分条件是制约目前生产开基的技术关键。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统计分析了苏钟猪纯系及其杂交系母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整齐度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随着母猪窝产活仔数的增加,仔猪初生重的平均数逐渐降低,标准差逐渐升高,整齐度不断降低。纯系苏钟猪窝产活仔数与标准差存在正相关,差异达到显著水平 (P<0.05);与平均数存在负相关,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杂交系苏钟猪窝产活仔数与标准差存在正相关,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与平均数存在负相关,差异也达到极显著水平(P<0.01)。同时,不同产仔区间母猪窝产活仔数对仔猪初生重的标准差和平均数也存在较显著的影响,母猪窝产活仔数与初生仔猪的整齐度间存在一个较优的经济区间。  相似文献   
110.
【背景】分枝是重要的产量构成因子,在紫花苜蓿育种中至关重要。发掘紫花苜蓿分枝相关基因并明确其作用机理,有助于加快紫花苜蓿高产优质育种。MAX2是重要的分枝相关基因,参与多种植物的分枝调控。【目的】通过对紫花苜蓿MsMAX2功能的研究,为建立MsMAX2调控紫花苜蓿分枝发育分子机制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同源克隆的方法从紫花苜蓿中获得MsMAX2的基因序列。通过Expy Protparatam、DNAMAN和MEGA-X等软件对MsMAX2进行序列分析并构建系统进化树。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方法分析MsMAX2在紫花苜蓿中的组织表达特异性。运用烟草瞬时表达系统确定MsMAX2蛋白的亚细胞定位。利用农杆菌介导的转化方法获得转基因拟南芥,以明确MsMAX2的基因功能。用酵母双杂交技术探明与MsMAX2互作的蛋白。【结果】MsMAX2包含长度为2 136 bp的开放阅读框,编码由711个氨基酸构成的蛋白,属于F-box蛋白超家族。系统进化分析表明,MsMAX2及其同源基因的进化与物种的分化高度相似,表明其是一个功能保守的基因。MsMAX2在紫花苜蓿的颈部组织中表达量最高,苗期叶片和授粉当天的花序中表达量较高,根中次之,其他组织表达量相对较低,暗示其在紫花苜蓿多个组织中发挥作用。亚细胞定位试验表明MsMAX2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在拟南芥max2突变体中过表达MsMAX2可互补突变体的多分枝表型。酵母双杂交试验表明MsMAX2与激素受体D14存在依赖于独脚金内酯的相互作用。【结论】获得在紫花苜蓿颈部组织中高水平表达的MsMAX2,其编码的蛋白定位于细胞核中;MsMAX2在拟南芥多分枝突变体max2中过表达时,能够互补突变表型,表明MsMAX2参与植物的分枝调控,其功能保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