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3篇
  免费   5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6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4篇
  15篇
综合类   77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34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17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3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3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通辽市科尔沁区主推玉米密植高产种植技术,本文介绍了该技术在当地近几年的示范情况,通过与当地农户常规种植模式进行产量对比发现,密植示范田产量较农户常规种植模式增产28%,增产效果显著。特总结出选择耐密品种、合理增加种植密度、配合水肥一体化技术、构建整齐的群体结构为核心的玉米密植高产技术要点,以期为种植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为了给河北地区预防和控制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PRRS)提供理论数据,根据GenBank公布的PRRSV CH-la株和JXAl株的核苷酸序列,设计并合成三对特异性引物.应用RT-PCR方法分别扩增PRRSV HB-4(hs)株的ORF5,ORF6,ORF7基因片段.分别将片段克隆入pGM-T载体后进行测序,并与多株GenBank中发表的PRRSV毒株ORF5-7基因的核苷酸序列进行比较和变异分析.结果表明,PRRSV HB-4(hs)株属于美洲型,其与近两年流行的毒株群相似性高达98.8%~99.5%;与早年流行毒株群相似性较低.为91.9%~92.6%.系统进化树表明:HB-4(hs)株及近两年流行的毒株可能均由早期分离的河北HB-1(sh)株进化化而来.  相似文献   
93.
王娇  邵明安 《土壤学报》2022,59(4):964-974
边界层方法为土壤溶质迁移研究中描述一维稳态流条件下,仅考虑吸附作用的对流-弥散方程(Convection-dispersion equation,CDE)的求解和参数估算提供了简单可靠的新手段,利用该方法可以有效避免参数反演的不唯一性。对不同边界层解(多项式解、指数解、复合解、对数解和微小通量解)在预测溶质浓度分布和估算溶质迁移参数方面的精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归纳了边界层解的适用范围和选取方法。结果表明:边界层解的精度受平均孔隙水流速、弥散系数和延迟因子共同影响,当溶质浓度随剖面深度的变化率呈不断减小趋势时边界层解与精确解最接近;边界层解预测溶质分布误差随时间推移先减小后增加,溶质迁移过程初期三次多项式解精度最高,后期指数解表现最好;边界层方法对延迟因子的估算结果优于弥散系数,且不同边界层解对延迟因子的估算值近似,三次多项式解和对数解估算弥散系数最为准确。  相似文献   
94.
A型产气荚膜梭菌(CpA)存在于健康仔猪肠道,同时也是仔猪肠毒血症的关键病原.为研究两者的差异,本试验在江西省4个地区采集健康和腹泻仔猪粪便样本分离得到CpA,通过16S rRNA鉴定所有CpA分离株,并通过多重PCR确定分离株的毒素分型.采用MLST多位点序列分型技术对选取的24株CpA(腹泻或健康来源CpA各12株...  相似文献   
95.
为探索申嗪霉素、多抗霉素、春雷霉素等3种农用抗生素在诱导植物灰霉病抗性中的作用,本试验通过温室条件下对烟草等植物叶片喷雾后,再用离体叶片接种灰霉病菌的方法检测了这3种抗生素在不同植物上对灰霉病的诱抗效果。另外,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了3种抗生素诱抗处理后,烟草植株抗病信号转导途径中相关基因NPR1、CTR1、ETR1表达量的变化。结果表明:分别使用申嗪霉素40 mg/L 4 d、多抗霉素5 mg/L 4 d、春雷霉素80 mg/L 3 d诱导处理本氏烟、茄子、番茄、辣椒、黄瓜、草莓等不同植物后,再离体叶片接种灰霉病菌的病斑直径减小了25.86%~55.56%、25.17%~45.41%、20.17%~51.26%。同时,喷施3种抗生素均可激发烟草系统抗病标志基因NPR1的表达,激活SA和JA/ET信号转导途径,并抑制乙烯(ET)信号转导通路中负调控基因CTR1和ETR1的表达,从而诱导烟草植株产生系统抗病性。  相似文献   
96.
岩溶与非岩溶区不同林分根际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明确不同地质条件下、不同林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该研究为今后深入探究岩溶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文以云南建水岩溶与非岩溶区人工桉树林、人工云南松林和天然次生林根际土壤为研究对象,通过对根际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土壤酶活性的测定,探究不同地质、不同林分对根际土壤微生物及土壤酶活性的影响,及其微生物与土壤酶间的相关性。结果本研究表明,在相同地质背景条件下,两种不同人工林土壤中桉树(阔叶林)与云南松(针叶林)放线菌的数量存在显著性差异,天然次生林微生物数量为18.2×105 cfu/g。受地质条件、植被恢复模式等影响,各样地土壤酶活性各异。相关分析表明,脲酶、过氧化氢酶活性与放线菌数量呈显著正相关,脲酶、酸性磷酸酶、碳酸酐酶、过氧化氢酶4种酶活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结论土壤微生物群落及土壤物质的转化受地质条件、林分差异和恢复模式的影响。   相似文献   
97.
寄生桑树害虫桑螟(Diaphania pyloalis)的混腔室茧蜂(Aulacococentrum confusum)为容性内寄生蜂,研究该寄生蜂对寄主桑螟生长发育及营养代谢的影响,可以为制定桑螟的生物防治策略提供基础依据。测定混腔室茧蜂寄生后不同时间点桑螟幼虫的体质量及血淋巴中总糖、海藻糖和蛋白质含量:相同发育时间内,被寄生与未被寄生的桑螟幼虫体质量无显著差异(P0.05);与被寄生1 d时桑螟幼虫血淋巴中的主要营养成分含量相比,被寄生后5 d的桑螟幼虫血淋巴中总糖、海藻糖和蛋白质的含量均显著升高(P0.05),但在相同发育时间内,未被寄生的健康桑螟与被寄生桑螟幼虫的血淋巴中上述营养物质含量均无显著差异(P0.05),即营养物质含量变化主要受桑螟幼虫发育时间的影响。以上结果显示,混腔室茧蜂寄生对桑螟幼虫血淋巴中的主要营养物质含量无显著影响。基于容性内寄生蜂的特性及幼虫啮出后的取食行为,推测混腔室茧蜂是通过啮出后继续取食桑螟的身体组织而大量获取发育所需营养。  相似文献   
98.
造成兽药残留的原因及控制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兽药残留作为影响动物产品食用安全的重要因素,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一个社会热点问题。论文就造成兽药残留的原因及危害进行了较为全面的论述,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对策。  相似文献   
99.
100.
早在20世纪80年代末美国就在猪群中发现了一种新疾病,其临床症状在妊娠母猪表现为后期出现严重的繁殖障碍;初生仔猪多孱弱并伴有严重的肺炎;育成猪生长缓慢,且死亡率增高。德国在1990年也发现了类似症状的疾病,并且这一疾病在往后的几年里迅速传至欧洲其他国家。尽管当时有几种关于该病病原的说法,但真正致病的病原并不清楚,因而在美国该病得名“神秘的猪病”或被称为“猪流行性流产和呼吸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