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1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11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3篇
  31篇
综合类   28篇
农作物   14篇
畜牧兽医   20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9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31.
对中国农会近100年的历史进行了分析,比较了前清,国民革命,南京政府和中国共产党领导下4个不同类型农会的状况.  相似文献   
132.
农杆菌介导籼稻转化体系的优化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以8个籼稻品种作材料,研究了携带抗稻瘟病基因Pi9片段的pCAMBIA1301质粒的根癌农杆菌EHA105转化籼稻幼胚愈伤组织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NB培养基适用于籼稻愈伤组织的诱导,共培养时间以3d为宜。40mg/L的潮霉素可用于籼稻愈伤组织的筛选,抗性愈伤率在69.4%~85.3%之间;抗性愈伤组织经分化培养,幼苗分化率在15.4%~47.4%;鉴于多数籼稻愈伤组织分化时对潮霉素特别敏感,因此分化培养基中不加潮霉素;但为了减少假阳性,生根培养基中分别用20mg/L和30mg/L的潮霉素对幼苗进行筛选。  相似文献   
133.
菜地土壤剖面上重金属元素含量随时间的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在宜城镇蔬菜基地内选择种植时间为1a、5a、10a、15a、20a、45a的菜地序列,并选择周围的水稻田作为对照地,研究了菜地土壤中Hg、Cu、Zn、Cr、Pb 5种元素含量随种植时间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在菜地的种植过程中,土壤中Hg、Cu、Zn、Cr和Pb 5种微量元素的含量有不断累积的趋势,应引起足够重视。以上元素含量随菜地利用时间的增加而累积的原因与菜地中大量投入的无机肥料(尤其是磷肥)、动物粪肥以及农药有关。此外,该文提出的土壤元素含量变化速率的概念,可以直观反映土壤中某一元素浓度的增加或减少的快慢,对预测土壤中元素浓度的变化趋势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34.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大家不但在吃得好的问题上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在吃得美、吃得妙、吃得特等问题上越来越讲究了.也就是说人们不仅要吃到好的食物,还要吃到的美食最新鲜、最奇特、最营养.就像近些年种植的日光温室香椿,从立冬一直能吃到翌年五一节,倍受人们喜爱,老少皆吃,市场上供不应求,集市上、网络上销售火热.种植方法极其简...  相似文献   
135.
在内蒙古乌兰布和沙区引种魔芋,经过3年试验观测,魔芋在该地能够生长,表现出较强的抗性、无病虫害等特点。  相似文献   
136.
油菜的适时收获时期,常常被人们所忽视。特别是在水田三熟制面积比较大的地方,往往为了争季节、抢时间栽插早稻,而“撩青”收割油菜的作法相当普遍,致使农业生产达不到全面丰产丰收的目的。为了摸清油菜适时收割的时期,获得油菜高产优质的要求,我们于1978—1981年进行了初步研究,现将研究结果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137.
水稻泛素连接酶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泛素广泛调控真核细胞的生命活动,泛素连接酶(E3)在泛素-蛋白酶体降解系统中特异性地识别目标底物。本文综述了水稻E3在激素信号传导、生长发育、生物胁迫和非生物胁迫等方面所起的作用。将来的研究重点是剖析水稻E3及目标底物互作方式,为水稻品质改良和抗逆育种提供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38.
山西省春玉米机械粒收品种筛选与大田示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筛选适合山西春玉米区机械粒收品种,2012~2017年在山西长治、襄垣、长子、晋城等4地连续开展8个点次、合计141个品种/组合254个品次的品种筛选试验,以收获时子粒含水率和产量水平作为选择指标,分别进行双向平均法选择和先玉335对照法双向选择,并对141个参试品种进行分类。于2015~2017年在晋城泽州和高平2地对5个代表性品种开展机械籽收大田示范,结果表明,在141个参试品种中,子粒含水率低于平均值、单产高于平均值的合计48个,占比34.0%;与当地对照品种先玉335作对比,产量高于对照、子粒含水率低于或等于对照的品种有10个,占比7.1%。机械粒收大田示范中,平均子粒破碎率为5.15%,略高于国标(GBT-21961—2008)规定的5%水平;产量损失率均值为2.76%,低于5%的国标要求;子粒含水率均值为22.6%。  相似文献   
139.
水稻叶色突变基因研究进展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利用叶色标记是保证作物杂交种子纯度的一条有效途径,同时在高等植物的叶绿体合成、结构、功能、遗传、分化与发育及光合色素合成等基础研究中具有重要价值。水稻中已报道了至少163个叶色突变体,主要表现为白化、黄化、温敏变色、亮绿、常绿、条斑条纹、转绿和紫色等,定位到染色体的基因有134个,定位到具体分子标记之间的基因有124个,这些突变基因分布在水稻的12条染色体上。已成功克隆了叶色相关基因35个(其中2个基因有等位基因),OsCAO1、OsCAO2、OsCHLH、OsCHLD(等位基因YGL98)、OsCHLI、OsDVR、YGL1、VYL、CBL、ITC等参与编码叶绿素合成,NYC1、NOL、NYC3和SGR参与叶绿素的降解过程,OsCHR4、V1、V2、OsClpP5、NTRC、OsHAP3A、OsHAP3B、OsHAP3C和OsGluRS等参与叶绿体发育调控,OsPDS、OsZDS、OsCRTISO和β-OsLCY等参与类胡萝卜素生物代谢途径,PL、Z2分别参与花青素和番茄红素的生物合成,V3、ST1(等位基因GWS)、OsROPGEF10、ETL1、ETL2和OsDOS等通过其它途径影响水稻叶色变化。  相似文献   
140.
采用通过传统翻耕、免耕、秋季深松和春季深松4种耕作方式,探讨不同耕作方式对春玉米出苗率、叶面积指数、单株干物质积累量、根系干重垂直分布情况和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显示,春季深松与免耕影响正常出苗率;秋季深松能够显著提高叶面积指数与干物质积累量;2种深松处理均能提高根总干重与21~40 cm土层根的占比;不同处理产量由高到低依次为秋季深松、传统翻耕、春季深松、免耕。在该试验条件下,山西晋东南地区采用秋季深松和传统翻耕隔年循环的方式来获得高效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