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7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3篇
林业   9篇
农学   4篇
基础科学   5篇
  20篇
综合类   33篇
农作物   2篇
畜牧兽医   38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每年8月20日左右,由于生产的需要,仔鹿将从母鹿群中分离出来,单独饲养,称为仔鹿分群。一些出生晚、体质较弱的仔鹿可以暂时不分出去,等到满2个月后再分出去。从分群到当年年底这段时间,称为仔鹿的离乳期。离乳期的仔鹿从心理到生理都非常脆弱,必须细心饲养、管理,为以后的生长、  相似文献   
82.
一、前言杨树生长迅速,繁殖容易,适应性强,用途广泛,是巴盟地区主要用材树种之一,也是营造农田防护林,防沙护牧林和城乡绿化的重要树种。巴盟群众性的杨树良种选育工作有较好的基础,从一九六四年开始,从区内、外引进杨树种和杂种系号共200余个,这些品种在生产上已广泛引用和繁殖。经过多年的栽培试验,在不同立地类型条件下,生长表现差异很大。为了留优去劣,评选出适宜巴盟地区不同类型条件生长的杨树良种,促进农、林、牧及治沙工作的发展,实现全区杨树造林良种化,在内蒙农林局和巴盟林业局的直接领导下,  相似文献   
83.
不同封育年限宁夏荒漠草原土壤种子库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宁夏天然草原实施禁牧封育的现状,采用种子萌发法对不同封育年限的荒漠草原土壤种子库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种子萌发主要集中在0-5 cm土层中,6-10 cm土层种子萌发较少,0-5 cm土层中,随封育年限的增加,一年生草本植物逐渐减少,多年生草本植物增加,半灌木或灌木逐渐增加;在垂直分布上,随土层深度的增加单位面积的种子数量减少;土壤种子库的密度随封育时间的增加而增加;在0-5 cm土层中,封育使土壤种子库的物种多样性和丰富度明显增加;在0-5 cm土层和6-10 cm土层中,土壤种子库和地上植被的相似性都较低,在0-5 cm土层,随封育年限的增加土壤种子库与地上植被的相似性程度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84.
灰斑古毒蛾及其寄生性天敌的初步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包头固阳地区林业有害生物灰斑古毒蛾的发生、危害及其天敌的寄生情况,对天敌控制其持续危害的作用进行了初步分析.  相似文献   
85.
植物促生菌剂对甘草生长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前期从甘草等植物根际分离筛选的5株优良根际促生菌株RS1、RS5、RP1、Jm170和Jm92制成促生菌接种剂,在培养基条件下测定接种剂对甘草幼苗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表面积、根体积、根平均直径和根长影响,通过主成分分析方法,筛选优良菌株。结果表明,5种促生菌剂对甘草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促生效果综合排序:Jm92Jm170RS1RS5RP1。与对照相比,促生菌接种剂Jm92对甘草幼苗株高、地上生物量、地下生物量、根表面积及根体积增加达极显著水平(P0.01),分别增加32.8%、51.5%、202.3%、168.1%和180.3%,其次为Jm170,其以上指标分别增加27.1%、27.4%、164.0%、177.0%和121.2%。Jm92、Jm170、RS1在研制甘草根际专用肥中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86.
本试验旨在研究人工草场不同饲养模式对羔羊小肠脂肪消化和肝脏脂质代谢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33只体重[(19.69±0.29)kg]相近的3月龄断奶滩羊公羔,随机分为舍饲组(H组)、人工草场放牧补饲组(GH组)和人工草场放牧组(G组),每组11只.H组单栏饲养,每天饲喂2次;GH组每天放牧4 h,归牧后进行单栏补饲...  相似文献   
87.
为了研究不同冬灌量对苜蓿越冬和返青期土壤水热状况、返青期苜蓿生长及第一茬饲草产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设置4个冬灌量水分梯度(T1为600 m~3·hm~(-2)、T2为900 m~3·hm~(-2)、T3为1 200 m~3·hm~(-2),以1 500 m~3·hm~(-2)为CK),开展地下滴灌不同冬灌量单因素试验。结果表明:苜蓿草田不同冬灌量对土壤水热状况影响差异明显,各处理冻融期历时为CK=T3T2T1,分别达6、6、12 d和18 d,冻结期历时为CKT3T2T1,分别达51、61、63 d和67 d,随灌水量的增加冻融期和冻结期历时变短且延迟;消融期随冬灌量增加历时延长且逐步提前,各处理消融期历时为CKT3=T2T1,相差在1~4 d之间,以CK的3月5日结束期为最早。在苜蓿越冬期内,各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消耗量随冬灌量的增加而增加,T1耗水量为53.70 m~3·hm~(-2),T2为102.95 m~3·hm~(-2),T3为301.5/hm~2,CK为469.16 m~3·hm~(-2),且以40~60 cm土层耗水量最高;6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变化表现不一致,T1和T2贮水量增加且增幅随冬灌量增加而下降,T3和CK贮水量下降,且随冬灌量增加降幅增大。在苜蓿返青期始末,各处理0~100 cm土层土壤贮水均呈消耗状态,以冬灌量900 m~3·hm~(-2)的T2土壤贮水消耗量为最高值,达212.87 m~3·hm~(-2)。越冬率、第一茬草产量均与冬灌量呈正相关关系,一级分枝数各处理间差异不显著;以苜蓿越冬率、一级分枝数、第一茬草产量、越冬期和返青期耗水量为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对各处理进行综合评价,各处理隶属函数平均值大小为:T2T3T1CK,认为宁夏灌区苜蓿草田地下滴灌最优冬灌灌水量为T2处理(900 m~3·hm~(-2)),有利于提高冬灌灌溉水利用效率和改善苜蓿越冬、返青状况。  相似文献   
88.
宁夏环香山地区压砂地土壤微生物结构及功能多样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压砂地不同利用年限下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及功能多样性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压砂地不同利用年限的土壤微生物群落总菌数整体上明显低于农田对照,且随着压砂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总菌数呈逐年下降的趋势。压砂利用1~3a,5~10a,10~15a之间均存在显著差异<0.05)。压砂第1a对土壤微生物的功能影响很大,能明显提高微生物对C源的利用能力。压砂1a后,随着压砂利用年限的增加土壤微生物的功能明显下降,且不同压砂年限间的微生物功能差异不显著,说明农田压砂初期由于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提高了土壤蓄水保墒及增温效果,使得土壤微生物物功能和利用强度增加,随着压砂地利用年限的增加作物对土壤养分消耗增大,而土壤中养分得不到补充,使得压砂地土壤微生物环境逐步恶化。  相似文献   
89.
为了探讨坡向、坡位对苜蓿地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程度,在宁南黄土丘陵区,采用时域反射仪TDR对不同坡向、坡位种植的7 a生苜蓿地土壤体积含水量进行了分层动态监测,分析结果表明:(1)种植苜蓿7 a后,土壤旱化显现,土壤水分明显分为补水期与耗水期,3-7月属于耗水期,8-10月为补水期;(2)各坡向苜蓿地旱化最为严重的土层深度也不同,西坡(阴坡)为40-60 cm,南坡苜蓿地旱化最为严重的土层为80-100 cm,东坡(阳坡)为100-120 cm;西坡(阴坡)0-180 cm土壤平均含水量最高(13.8%).其次为南坡苜蓿地,东坡(阳坡)最低(12.8%).(3)受降水再分配影响,上、中、下坡0-180 cm平均土壤含水量变化趋势为:下坡(13.69%)>中坡(13.61%)>上坡(12.29%);土壤含水量最为活跃的0-100 cm范围内,相同层土壤含水量相比,CK>下坡>上坡>中坡.这说明种植苜蓿多年后土壤出现旱化现象,且坡位越高,土壤旱化越严重.  相似文献   
90.
沿黄经济区是宁夏经济发展的战略高地和主要增长极,由于水土光热等资源条件优越,非常适合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通过走一体化、精品化的路子,实施产业提升和龙头带动,着力打造蔬菜花卉、优质粮食及种质、特色果品、清真牛羊肉及乳品、生态渔业和休闲观光农业6大产业集群,推动生态农业、循环农业和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拓展农业多种功能,将沿黄经济区建设成为示范周边、引领西北、面向全国的高端优质农产品基地和国家级现代农业示范区,打造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清真食品生产基地和集散中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