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6篇
  9篇
综合类   56篇
水产渔业   28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7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0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9篇
  198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31.
大菱鲆(Scophthalmus maximus)是一种原产于欧洲的名贵经济鱼类,于1999年在我国开始人工养殖,短短几年时间内,养殖面积扩大到230多万平方米,年总产量达10000t以上,年产值15亿元人民币。近年来随着养殖规模的扩大、养殖密度增加及养殖环境质量的下降,养殖大菱鲆的疾病问题也日渐突出。为控制疾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许多养殖单位大量使用化学药品,  相似文献   
32.
宰前处理对猪死亡率、胴体性能及肉质的影响王勇强(中国农大动物科技学院遗传组北京100094)在养猪业中,为了满足加工及消费者的要求,养猪生产者尽了许多努力,但如果对猪宰前处理失当,这些努力就会白费。宰前处理欠当会造成胭体及肉质损失[8]。在市场竞争日...  相似文献   
33.
前列腺素在家畜繁殖上的应用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取得了满意的效果,它对母畜繁殖技术的进一步推广应用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前列腺素的类似物—氯前列烯醇(I.C.I.。80996)为英国帝国化学公司首创的新型高效兽用前列腺素,其生物活性强,作用专一(为15—甲基前列腺素的10倍以上),对牛、羊、马、猪等家畜具有强烈的溶黄作用,并能特  相似文献   
34.
银杏是珍贵的观赏及药用植物,生态经济价值高,人工栽培受到普遍关注。文章介绍了银杏的播种、嫁接、扦插、分蘖等繁殖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35.
阐述了发展乡村旅游对中原经济区建设的意义,分析了中原经济区建设对河南乡村旅游带来的机遇,并从做好乡村旅游工作规划工作,探索合理的发展模式,促进乡村旅游产业和产品优化升级,研究和利用相关政策和规定,加强市场研究和宣传几方面,提出了中原经济区建设条件下的河南乡村旅游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36.
中草药用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的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草药是中药和草药的总称,水产养殖使用的中草药称为渔用中草药,主要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防治疾病、促进健康、提高生产性能和养殖动物产品质量的天然物质,包括植物性、动物性及矿物性中草药。中草药用于水产养殖病害防治已有悠久的历史,特别是淡水鱼养殖,中草药的使用已经比较广泛。中草药具有天然性、  相似文献   
37.
扇贝是我国北方贝类养殖的第一大品种。我国的扇贝养殖已有近30年的历史,1979年栉孔扇贝人工育苗及其养成获得成功,从此栉孔扇贝人工养殖开始走上规模化发展道路。80年代初又从日本引进了虾夷扇贝,从美国引进了海湾扇贝,在栉孔扇贝人工育苗技术的基础上,分别获得育苗和养殖成功。尤其是海湾扇贝采用控温育苗技术,当年育苗当年即可养成成品贝,更加速了扇贝养殖业的发展。1995年,仅山东省扇贝产量就达到7.34×10^5 t。  相似文献   
38.
虹鳟致病性杀鲑气单胞菌的分离鉴定及其毒力因子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致病性杀鲑气单胞菌Aeromonas salmonicida的致病机理,利用微生物学及分子生物学方法,从患皮肤溃疡病的虹鳟病灶处分离纯化获得1株优势菌株RBWF-1,通过人工感染试验证实其具有较强的致病性。结果表明:菌株RBWF-1对虹鳟的半致死浓度(LD50)为5.5×10~6CFU/m L;通过对菌株RBWF-1 16S r DNA基因序列扩增、测序及Blast对比,发现其与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Asalmonicida subsp.masoucida菌株NBRC 13748及无色亚种A.salmonicida subsp.achromogens菌株NCIMB 1110的16S rDNA基因序列同源性最高,一致性均为99.6%;构建系统发育树显示,菌株RBWF-1与杀鲑气单胞菌杀鲑亚种A.salmonicida subsp.salmonicida、杀日本鲑亚种、无色亚种和史氏亚种A.salmonicida subsp.smithia聚为一支;为进一步明确菌株的分类地位,利用Biolog微生物鉴定系统结合传统生理生化试验对菌株RBWF-1各项理化指标进行检测,经对比,与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吻合度最高,因而判断该分离株为杀鲑气单胞菌杀日本鲑亚种;同时,对分离菌株的气溶素、溶血素、封闭带毒素、DNA酶、丝氨酸蛋白酶、磷脂酶、S层蛋白7个毒力相关基因进行了PCR检测,检测结果均呈阳性;酶活性检测结果显示,菌株RBWF-1胞外产物具有蛋白酶、淀粉酶、脂酶、DNA酶和溶血活性。本研究结果可为中国虹鳟养殖过程中杀鲑气单胞菌的感染特征、分类鉴定和疫苗研制提供必要的数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39.
为研究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Clostridium butyricum(CGMCC1.336)、凝结芽孢杆菌Bacillus coagulans(CGMCC1.3220)对虹鳟Oncorhynchus mykiss生长性能、肝功能及肠道菌群的影响,试验设T1、T2、T3 3个益生菌处理组,分别投喂基础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7.35×10~9 CFU/kg)、凝结芽孢杆菌(2.4×10~9 CFU/kg)和丁酸梭菌+凝结芽孢杆菌(7.35×10~9 CFU/kg+2.4×10~9 CFU/kg)的试验饲料,对照组(T0)投喂基础饲料,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放20尾鱼,将初始体质量为(73.0±2.0)g的虹鳟饲养于水族箱(80 cm×50 cm×60 cm)中,养殖试验共进行40 d。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凝结芽孢杆菌均能显著提高虹鳟的特定生长率(SGR)(P0.05),T1和T3组SGR最高,均达1.41%/d,而饲料系数(FCR)则较低,分别为1.08和1.10;T1和T3组虹鳟体成分粗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各组粗灰分和水分含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各益生菌组虹鳟肝脏谷草转氨酶(GOT)、γ-谷氨酰转肽酶(γ-GT)活性、总胆红素(TBiL)含量和肝指数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T3组效果最好,而胆碱酯酶(CHE)活性则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其中T2、T3组效果较好;T3组肠道菌群的Chao1、Simpson、Shannon指数较对照组增加最显著(P0.05);从肠道菌群结构的门水平上看,T2和T3组变形菌门比例明显降低,而厚壁菌门、拟杆菌门比例则明显提高,T1和T3组梭杆菌门比例明显提高。研究表明,饲料中添加丁酸梭菌、凝结芽孢杆菌可促进虹鳟生长,改善其机体营养成分,维护肝功能,改善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40.
本试验在于探讨应用LRH—A_3对提高母畜受胎率的效果。试验组母畜在发情配种的同时肌肉注射LRH—A_3,对照组母畜在发情配种时不作任何处理。试验结果为:水牛试验组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是66.03%,对照组是23.09%,试验组高出对照组42.94%,差异极显著(P<0.01);奶牛试验组的第一情期受胎率是72.73%,对照组是45.63%,试验组高出对照组27.10%,差异极显著(P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