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6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16篇
林业   16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34篇
  24篇
综合类   117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3篇
园艺   14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5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3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19篇
  2011年   14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16篇
  2008年   19篇
  2007年   12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01.
进入21世纪后,牦牛种质分子特性研究成为牦牛科学研究的热点,取得了许多新成果。该文以近年来的研究成果为主线,综合分析了牦牛种质资源的现状与特点、研究进展以及研究和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了其对策和措施,以便为今后合理开发利用牦牛种质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02.
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林木衰退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木衰退是黄河三角洲盐碱地防护林生态功能退化甚至逐步丧失的主要原因.文中在调研黄河三角洲土壤盐分时空变异特征的基础上,分析该区域土壤盐分反复表聚、树种选择适应性不强、栽培技术针对性不够、抚育管理缺位及干旱和病虫害等因素对林木生长的影响,明确了引起黄河三角洲盐碱地林木衰退的原因,并提出解决林木衰退问题的对策:1)因地制宜...  相似文献   
303.
在中国农村内部收入差距居高不下和社会阶层趋于固化的双重背景下,农地流转能否缩小收入差距以及低收入家庭能否通过农地流转实现阶层跃迁都是亟待深入研究的问题。基于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微观数据,利用再中心化影响函数回归和收入转移矩阵,从静态和动态两个维度探讨农地流转对农村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并根据所处地区、农地流转数量和租金支付形式(有偿流转或无偿流转)探索其影响的异质性。结果表明:从静态维度考察,农地流转能够有效缩小农村内部整体的收入差距,但把收入差距拆解成两极、高端和低端三个局部来看,加剧和缓解收入差距的影响同时存在。从动态维度考察,参与农地流转有利于提高农村地区整体的收入流动性,能够改善趋于僵化的动态收入分配格局,并且农村低收入家庭可以通过农地流转实现阶层跃迁。从异质性维度考察,农地流转对收入差距的缩小作用主要发生在中部和西部地区,在东部地区这一效果并不明显;大规模转入农地和有偿转出农地均会大幅缩小整体的静态收入不平等程度。因此,政府在继续推动农地经营权流转的同时要注重交易方式的规范化和市场化以推动有偿流转,对不同流转规模进行差异化政策支持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相似文献   
304.
目的 对产羔数不同的山羊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分析,挖掘参与调控川中黑山羊产羔数性状关键调控基因,为解析山羊产羔数性状遗传机制及分子遗传改良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选择6只产4—6羔的川中黑山羊为高繁组(high fecundity, HF)和6只产单羔的川中黑山羊为低繁组(low fecundity, LF),采集颈静脉血液样本提取基因组DNA,构建350 bp双末端测序文库,利用Illumina HiSeq PE150平台对12个文库进行全基因组重测序。测序产出的净数据经BWA软件比对至山羊参考基因组ARS1,所获得的高质量SNPs通过两种全基因组扫描分析方法(FstHp)的综合分析确定候选区域,候选区域的注释基因分别利用g:Profiler和KOBAS在线数据库进行GO分析与KEGG通路分析,以筛选调节川中黑山羊产羔数性状候选基因。为了进一步鉴定调节山羊产羔数目的关键遗传标记,根据基因组重测序变异分析,对繁殖候选基因的同义与非同义SNPs进行定位筛选,后续将12个山羊样本的扩增产物进行Sanger测序以验证重测序结果。结果 12只山羊共获得431.50 Gb 净数据,经变异检测与注释发现,HF组山羊共发现7 771 417个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 SNPs),LF组山羊检测到8 935 907个SNPs,且LF组各类SNPs 均多于HF组。设置同时达到top 5%最大ZFst值和top 5%最小ZHp值的窗口为候选区域,在低杂合性、高遗传分化的区域共注释130个强选择信号,其中HF组、LF组以及共享窗口的注释基因分别为84、59和13个,经GO富集与KEGG通路分析发现,19个候选基因参与川中黑山羊的繁殖、繁殖过程和胚胎发育等调控,包括11个HF组特异性候选基因(ADCY10、DRD1、HS6ST1、IGFBP7、MSX2、NOG、NPHP4、PAPPA、PRLHR、TDRPXYLT1),5个LF组特异性候选基因(ANXA5IGF1EDNRAFANCLTAC1)和3个HF组与LF组共享窗口基因(AKR1B3HDAC4OPRM1)。同时,大多数GO分析,如G蛋白偶联受体活性、激素反应和神经肽信号通路等,都包含这19个候选基因。此外,14个HF候选基因有9个显著富集在代谢途径、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糖胺聚糖-硫酸乙酰肝素/肝素的生物合成、钙离子信号通路、cAMP信号通路和叶酸生物合成等KEGG通路中(P<0.05)。19个繁殖候选基因中共有2个同义突变(MSX2 G771T,ADCY10 A4662G)与2个非同义突变(PRLHR G529A,DRD1 A281T),且仅定位于HF候选基因中。Sanger测序发现,MSX2PRLHRDRD1突变位点均可检测到多态性,与基因组重测序结果一致,其中PRLHR G529A多态性导致第177位丙氨酸突变为苏氨酸,DRD1 A281T多态性导致翻译提前终止。结论 本研究共发现11个HF组特异性候选基因,推测是川中黑山羊多羔性状的关键调控基因,PRLHR外显子G529A与DRD1外显子A281T突变可能是调控山羊多羔性状的关键遗传标记,在改良山羊繁殖性能方面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05.
有机农业在世界范围内正呈现快速发展的趋势,有机产品识别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目前已有研究者提出将产品15N自然丰度(δ15N值)作为其鉴别指标。介绍了稳定性氮同位素的相关知识,解释了δ15N识别技术判断有机生产中肥料施用类型的可行性,并指出可能引起该技术鉴别误差的主要影响因素。建议在尽可能全面分析各个影响因素的基础上,结合δ15N识别技术与其他的认证管理措施,提高有机农产品鉴别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