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畜牧兽医   9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9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5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研究了水牛急性感染肝片吸虫后血细胞免疫反应在抗感染中的作用机制:结果表明.水牛感染后.WBC的总体水平在整个感染期高于对照组;DC中的嗜酸性粒细胞(%)在第 2周即显著高于对照组直到 19周.以后下降并接近对照组;嗜中性粒细胞(%)在第5~16周低于或明显低于对照组.以后两组接近;淋巴细胞(%)在感染后的第2~5周低于或明显低于对照组.以后接近.至第14周又低于或明显低于对照组直至21周;单核细胞和嗜碱性粒细胞(%)在整个实验期无显著差异;T-淋巴细胞(%)从第1周起显著下降,B-淋巴细胞(%)显著升高.11周后均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RBC-CR1花环率在2~16周显著低于对照组.以后逐渐恢复接近对照组,而RBC-IC花环率在2~18周高于或明显高于对照组。提示水牛在急性感染肝片吸虫后,血细胞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反应变化剧烈,共同参与抗肝片吸虫感染机制。  相似文献   
42.
20头健康、2~3岁、体重300~400kg 雄性去势水牛,经粪便检查和 Dot-ELISA 检测确认为无肝片形吸虫感染。分二系列进行实验。第1系列8头水牛随机分成感染组(5头)和对照组(3头),感染组每天每头口服60个囊蚴,连续20天,共感染1200个囊蚴,从开始感染至实验结束历时26周,研究慢性感染的效果;第2系列12头水牛,分成感染组(9头)和对照组(3头),感染组1次每头经口感染1600个囊蚴,历时  相似文献   
43.
头健康阉公水牛, 5 头经口每日感染肝片吸虫囊蚴60 个/ 头, 连续20 d ; 3 头不感染作对照。于感染前和感染后每周采集颈静脉血样1次, 共27 次, 分别测定血浆 I G F Ⅰ、β内啡肽 (β E P) 以及 W B C 、 D C ; T、 B 淋巴细胞比例和血清抗肝片吸虫 Ig G 水平。结果 I G F Ⅰ和β E P 分别在开始感染后第5 周和第4 周显著升高, 并持续到第23 周和第9 周; Ig G 水平也在第4 ~22 周显著高于对照组, 嗜酸性粒细胞和 B 淋巴细胞比例也明显升高。结果表明肝片吸虫感染后水牛免疫功能的变化可能与 I G F Ⅰ及β E P 有关。  相似文献   
44.
选择12头健康、2~3岁、体重300~400kg雄性去势水牛,粪便检查和Dot—ELISA检测确认无肝片吸虫感染,随机分成感染组(n=9)和对照组(n=3)。感染组每头经口一次性感染1600个肝片吸虫囊蚴。研究了水牛急性感染肝片吸虫后血中几种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及激素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水牛在急性感染肝片吸虫后整个实验期里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具有较大的耐受力和抵抗力;水牛感染后,PGE2在16周前高于或明显高于对照组,以后两组相近;6—keto—PGF1α在整个实验期感染组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TXB2在第1—10周低于或明显低于对照组。血浆Cort在第4—10周高于或明显高于对照组;T4在第4—22周总体水平高于或显著高于对照组;Ins和T3在整个实验期两组比较未见明显差异性变化。结果提示:水牛在急性感染肝片吸虫后,血中一些花生四烯酸代谢物变化明显,参与病理生理发生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45.
以肝片吸虫的分泌-排泄物作为抗原(ES抗原),建立水牛肝片吸虫病间接ELISA诊断方法,并用此方法与粪便检查法检测江苏和安微2省10县(市)302户的307头水牛的血清和粪便;间接ELISA诊断法的最佳工作条件,每乳包被0.2μg抗原,血清稀释度为1:960,二抗稀释度为1:600。结果粪便检查出虫卵的阳性水牛43头,阳性率为14.01%,其中安徽省为11.61%(18/155),江苏省为16.45%(25/152);用间接ELISA法检测299头水牛血清,阳性87头,阳性率为29.19%,其中安徽省为23.53%,江苏省为34.92%,两种方法的符合率为86.05%。  相似文献   
46.
从广东部分地区采集鸭病毒性肝炎病毒 ,经半数致死量测定确定病毒毒力。取 1d无DHN病史、没有注射过DVH疫苗的健康仙湖三号鸭 2 0 0只 ,经 1周适应饲养后 ,随机分为对照组 (C组 ) ,弱毒株组 (S组 ) ,中毒株组 (M组 )以及强毒株组 (H组 ) 4个组 ,每组 5 0只。试验组背部肌肉分别注射 0 .3mL弱毒株、中毒株、强毒株的稀释液 ,对照组背部分点注射等量稀释液 ,隔离饲养。在攻毒后 1,3,5 ,7d采血 ,分别用形态学方法和酸性 -α-醋酸萘酯酶染色法 (ANAE)测定鸭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及ANAE阳性率。结果表明 :在整个试验期内 ,中毒组和强毒组的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 (或极显著 )下降 (P <0 .0 5或P <0 .0 1) ,弱毒组仅在攻毒后 5d ,淋巴细胞转化率显著下降 (P <0 .0 5 ) ,其它时间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显著差异 ;这些变化与病毒毒力有关 ;试验组在 3,5 ,7d测定时 ,与对照组相比 ,淋巴细胞转化升高 ,差异显著或极显著 (P <0 .0 5或P <0 .0 1) ,这些变化与病毒毒力无关。提示鸭病毒性肝炎病毒能抑制淋巴细胞的转化 ,这种抑制作用与毒力有关 ;攻毒组ANAE阳性率升高 ,不受病毒毒力强弱的影响。这些结果的不一致性 ,说明机体受到抗原侵袭时 ,免疫系统各组感受性发生的先后次序是不一致的  相似文献   
47.
干细胞的定义几年来不断被修正.大多数生物学家和医学家认为,干细胞是一类具有分化潜能和自我复制的早期未分化细胞[1].  相似文献   
48.
选择2 ~3 岁,体重300~400 kg 雄性健康去势水牛20 头。用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水牛血清和肝组织中cAMP和cGMP水平及其在感染肝片吸虫后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水牛血清cAMP、cGMP、和cAMP/cGMP正常水平分别为(2-11 ±0.46) nmol/L,(0.82 ±0.07) nmol/L和2.20 ±0.41 。肝组织匀浆三者水平值分别为(0-35±0-04) nmol/g,(0-15 ±0-01) nmol/g,2-38±0-34。慢性感染条件下,感染后2 ~11 周,血清cAMP与cAMP/cGMP在高于对照组的范围内波动,cGMP水平则与对照组相近;肝组织匀浆的cAMP和cGMP均高于对照组。急性感染水牛血清cAMP在感染后3~7 周期间低于或显著低于对照组,而cGMP在高于对照组波动,cAMP/cGMP比值在感染后1~15 周低于对照组;肝组织匀浆中的cGMP显著高于对照组,而cAMP/cGMP则显著低于对照组。结果提示,肝片吸虫感染能导致宿主的cAMP,cGMP和cAMP/cGMP比值紊乱。  相似文献   
49.
用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人工感染雏鸭,测定雏鸭血浆一氧化氮(NO)和一氧化氮合酶(NOS)的含量,研究NO在鸭病毒性肝炎发病过程中的作用。结果表明:雏鸭感染不同毒力株鸭肝炎病毒后第1天血浆一氧化氮和一氧化氮合酶含量就开始上升,第3天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并持续至实验结束。揭示一氧化氮同雏鸭病毒性肝炎的发生发展过程有关。  相似文献   
50.
马冈鹅免疫与内分泌器官的发育变化以及酶制剂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 15 0只健康、雌雄各半的马冈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饲料中添加 0 .1%的β -葡聚糖酶。结果表明马冈鹅胸腺在 2~ 8周龄时生长发育的速度快 ,12周时达顶峰 ,以后逐渐萎缩 ;马冈鹅法氏囊快速生长发育期亦在 2~ 8周龄 ,且在第 8周达高峰 ,以后逐渐降低 ;实验组鹅的法氏囊重量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性差异 ;马冈鹅脾脏的快速生长期在 2~ 10周龄 ,10周龄达顶峰。甲状腺、肾上腺、睾丸和卵巢按比较均匀速度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