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4篇
  免费   0篇
林业   8篇
  2篇
综合类   22篇
畜牧兽医   10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6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5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通过正交试验,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噻二唑苯基脲(Th id iazuron,TDZ)、α-萘乙酸(NAA)、桑品种、叶龄、叶位等5种因素对桑树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影响。筛选出了桑树叶片愈伤组织诱导的最佳条件为:21 d苗龄的陕305组培苗叶片,培养基MS+1.0 mg/L TDZ+0.2 mg/L NAA。在此条件下,陕305愈伤组织诱导率可达93.9%。对得到的陕305叶片愈伤组织进行了不定芽分化诱导,结果表明,最佳分化培养基为MS+3.0 mg/L 6-BA+0.1 mg/L IAA+2%果糖,愈伤组织不定芽分化率高达100%。  相似文献   
62.
63.
研究了刻芽技术中切口的长度、深度及切口与所刻芽之间的距离对芽发育的影响。切口的长度与芽距为 2∶1时 ,刻芽效果较好 ;切口的长度每增加 10~ 15mm ,切口的深度应相应地减少一个水平 ;芽距每增加 5mm左右 ,切口深度也应增加一个水平。按切口长度为 2 0mm ,芽距为 10mm ,切口深度为轻伤木质部刻芽 ,当年夏秋季产叶量提高 36 9% ,全年产叶量提高 2 4 5 % ,第 2年春季产叶量提高 8 7%。  相似文献   
64.
家蚕茧干燥程度与蛹体形态之关系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运用实验室手段,经若干测试和对比观察,对蛹体在半干前后(4~7成),适干前后(9~10.5成)等几个有代表意义的干燥时刻所表现出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对原有描述作了必要的补充和修改。  相似文献   
65.
初步研究了苏芸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B.t)和家蚕核型多角体病毒(Bombyxmorinuclearpolyhedrosisvirus,BmNPV)对家蚕的联合致病作用。结果表明,BmNPV可增强B.t的毒力,增效作用显著;3.6×104、1.2×105mL-1B.t可增强BmNPV的毒力;与单独感染相比,B.t与BmNPV联合感染可缩短LT500.1~2.1d,加速家蚕死亡。  相似文献   
66.
根据蚕茧大小将蚕蛹分组,测其质量、体表面积等值,利用国际标准统计软件SAS的REG、GLM、NLIN过程处理数据。结果表明,蛹体质量与体表面积、相对体表面积特征值间均存在极显著的指数关系,如:质量与体表面积间呈正相关,决定系数达0.8717,模型为y=4.9265xe-0.2288x;质量与相对体表面积间呈负相关,决定系数达0.9493,模型为y=8.9331xe-0.8746x。即蛹体表面积随质量增加而变大,相对体表面积反而变小。其次,纵、横幅、体积等各特征值间的一元关系,质量、体积与纵、横幅,体表面积与纵幅、体积间的多元关系也都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67.
抗氟性蚕品种86A·86B×54A的育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从1986年开始,我们采用杂交育种的方法,育成经济性状优良、抗氟性强的夏秋用新品种86A.86B,与引进品种54A组配成三元杂交种。现简报如下。 1 育成经过 1.1 亲本选配 86A的亲本系多丝量限性品种57A作母本,丝质优良的442作父本杂交固定而成,具有孵化齐一、体质强、茧层率24—25%,茧丝长1100米,解舒好,净度优,具有斑纹限性等特点(表1)。  相似文献   
68.
本试验从病毒的致病力,蚕的感染抵抗性,蚕饲育技术三方面对家蚕核型多角体病发生较多的原因进行了研究与分析。认为多发的根本原因在于蚕室蚕具消毒不彻底、忽视地面消毒和地面用药的不当。该病之所以在中秋蚕期多发一与病毒的数量积累有关,二与所用蚕品种在中秋蚕期对该病的感染抵抗性降低有关。  相似文献   
69.
以家蚕真菌病病原为受试菌,对抗真菌药物氟康唑(FCZ)和盐酸特比萘芬(TBF·HCl)进行了体外筛选,研究了盐酸特比萘芬对家蚕真菌病的防治效果及其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盐酸特比萘芬的体外抑菌、杀菌效果优于氟康唑,盐酸特比萘芬对家蚕病原真菌的最小抑菌浓度范围为0.0625~0.2726μg/mL,最小杀菌浓度范围为0.125~4μg/mL。生物试验表明,盐酸特比萘芬对家蚕真菌病防治效果良好,200μg/mL时防治效果达100%,且对家蚕生长发育、茧质无不良影响。稳定性试验表明盐酸特比萘芬长期稳定性良好。  相似文献   
70.
大蒜(Allium Satium L.)属于百合科葱属二年生草本植物,以鳞茎、花茎、嫩叶为主要产品.从古到今,人们就一直用大蒜来治疗疾病.我国的<本草纲目>就有记载:大蒜有散痛肿、除风邪、消毒气、去风湿、疗疮鲜、健脾胃、止霍乱、解瘟疫等疗效.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大蒜素有独特的药理活性.Miron T报道大蒜素容易透过磷脂膜和血红细胞膜进入细胞内,从而与一些截留巯基化合物(如:谷胱苷肽、2-氮-5羟基苯甲酸酯)相互作用,达到其药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