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篇
  免费   2篇
  国内免费   12篇
农学   8篇
  33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植物保护   3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1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测定拔节期水浇地与旱地春小麦冠层光谱、叶绿素含量、覆盖度、苗高和叶宽,采用回归分析方法建立春小麦叶绿素含量高光谱估测模型,并对模型精度进行检验。结果表明: 阳坡和双面坡地春小麦拔节期叶绿素含量与原始光谱反射率在可见光和近红外波段均呈正相关,水浇地和阴坡地在723 nm以前相关系数为负,723 nm以后为正。各地类春小麦叶绿素含量与各高光谱变量的相关性均较好,均达到了极显著水平(P<0.01)。无论在可见光还是近红外波段,水浇地春小麦叶绿素含量均与倒数之对数lg(1/R)的相关性最好,相关系数最大值可达0.98;阴坡地则与一阶微分的相关性最好,最大为0.94;而与阳坡和双面坡地相关性最好的高光谱指数为归一化植被指数。在 各个波段,倒数之对数模型lg(1/R)、一阶微分模型(p′)和归一化植被指数模型(N)分别是估测水浇地、阴坡地、阳坡和双面坡地春小麦叶绿素含量的最佳模型。虽然各模型R2均超过0.90,精确度均大于0.91,但阴坡地、阳坡和双面坡地的模型精确度和准确度略低于水浇地。以上模型的建立可为今后估测水浇地与旱地春小麦的健康状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2.
绿洲-荒漠过渡带蒸散与主要环境因子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实测气象资料为基础,通过波文比能量平衡法对芨芨草地蒸散量进行计算,分析了不同天气条件对蒸散与主要环境因子之间相互关系的影响,建立了适合新疆天山北麓绿洲-荒漠过渡带的蒸散预测模型。结果表明:1)影响过渡带蒸散的四大主要环境因子依次是净辐射(Rn)、土壤热通量(G)、气温(T气)、相对湿度(RH)。2)不同天气条件下各主要环境因子及蒸散日变化曲线特征差异显著。晴天蒸散曲线呈"单峰型",阴天表现为"多峰型",而雨天显示为"偏峰型"。平均情况下基本与晴天一致。3)除Rn外,其它主要因子与蒸散线性拟合度均表现为雨天最大,晴天、平均次之,阴天最差。4)适合不同天气条件下的蒸散预测模型表明:除阴天外,热量是影响干旱区绿洲-荒漠过渡带蒸散的主导因素。  相似文献   
93.
通过分析水浇地与不同类型旱地春小麦红边参数变化规律,利用与春小麦叶绿素含量相关性最好的红边位置,分别建立水浇地与旱地春小麦叶绿素含量最佳估测模型。结果表明:春小麦的红边位置表现出水浇地阴坡旱地半阴/阳坡旱地阳坡旱地的特点。起身期到扬花期,各地类春小麦红边位置均偏向长波方向,扬花至乳熟期,又偏向短波。水浇地与阴坡旱地春小麦的红边在起身期和乳熟期存在"单峰"现象,而在其他各期均为"双峰";半阴/阳坡旱地在抽穗和扬花期"双峰"明显,在起身、拔节和乳熟期表现出"单峰"现象;阳坡地在各生育期均为"单峰"现象。整个生育期,水浇地春小麦的红边面积最大,阳坡地的最小。起身期至乳熟期,水浇地与旱地春小麦叶绿素含量线性模型的拟合R2和检验R2均大于0.81,RMSE均小于1.70,说明可以利用红边位置预测各地春小麦叶绿素含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