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0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篇
林业   3篇
农学   6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45篇
农作物   4篇
畜牧兽医   9篇
园艺   7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在总结《佛山市土地整治规划(2011-2015年)》编制工作的基础上,分析"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整治潜力、空间布局安排等主要任务,明确土地整治规划编制思路,探讨规划工作重点难点及对应措施,为规范有序开展田、水、路、林、村综合整治,进一步推进耕地保护和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政策措施的落地,科学和合理推进"十三五"土地整治规划编制工作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32.
【目的】探索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组培快繁技术,为实现工厂化生产脱毒种薯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采用茎尖培养脱毒法,以马铃薯顶芽为外植体,按不同灭菌时间进行单因子(3%NaClO和0.1%HgCl2)和双因子(75%酒精和0.1%HgCl2)消毒处理,再剥取0.3~0.7 mm茎尖接种到分别添加了不同浓度GA3、6-BA及6-BA和NAA的诱导培养基上诱导成苗。将诱导出的苗进行单腋芽切段快繁,并接种到添加有6-BA和PP333的单因子及双因子组合MS培养基中进行无菌苗继代增殖。【结果】75%酒精+0.1%HgCl2双因子灭菌较单因子3%NaClO和0.1%HgCl2效果好,污染率降至21.67%;茎尖诱导培养中,GA3和6-BA均能诱导茎尖萌芽,诱导趋势均先增后减,而以1.5 mg/L 6-BA和0.2 mg/L NAA配合,诱导率达53.67%;增殖壮苗阶段,0.1 mg/L PP333和2.5 mg/L 6-BA配合,增殖倍数达6.59倍,且苗长势好,茎粗壮、叶色正常。【结论】桂农薯1号外植体消毒最佳灭菌处理为:75%酒精2 min+0.1%HgCl211 min;最佳茎尖诱导配方为:MS+1.5 mg/L 6-BA+0.2 mg/L NAA;适合继代增殖壮苗培养基为:MS+2.5 mg/L 6-BA+0.1 mg/L PP333。  相似文献   
33.
[目的]选育适宜广西地区种植的早熟、高产马铃薯新品种,丰富广西秋冬种马铃薯品种.[方法]以日本品种Dezma作母本、日本北海道品系长系65号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统选育方法进行选育.[结果]鲜薯食用型马铃薯新品种桂农薯1号表现为早熟、高产、维生素C高、商品性好,具有较强的耐酸咸性、耐退化、晚疫病抗性;株型直立,分枝少,生长势强;块茎大而整齐,芽眼少而浅,结薯集中,块茎休眠期短等,在广西秋冬种从出苗到成熟周期为80~90 d.2008年11月~2009年2月进行冬种产量比较试验,桂农薯1号鲜薯产量为30682.5 kg/ha,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0.5%;2009年6~9月在广西高海拔地区进行品比试验,鲜薯产量为29829.0 kg/ha,比对照东农303增产12.6%.2010~2013年分别在不同地区进行区域适应性试验和生产试验,该品种平均鲜薯产量分别为37350.0、23751.0、30292.5、30205.5 kg/ha,比对照东农303分别增产35.3%、149.8%、14.2%和41.0%.桂农薯1号于2013年6月通过广西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结论]桂农薯1号是广西首个自主育成的马铃薯新品种,适宜在广西各地秋冬种植及高海拔地区夏种.  相似文献   
34.
为了研究薏苡属不同种质之间的关系,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GISH)技术,以四倍体栽培薏苡(2n=20,AABB)基因组总DNA作为探针,分别对广西的栽培薏苡、野生薏苡和水生薏苡体细胞中期染色体进行基因组原位杂交。杂交结果显示,栽培薏苡和野生薏苡染色体都被强烈而密集的杂交信号所标记,说明野生薏苡与栽培薏苡在基因组染色体水平上的同源程度很高,保守重复序列占很大比重;水生薏苡的基因组中有20条染色体的DNA成分与栽培薏苡的基因组DNA高度同源,推断供试的水生薏苡种属于广西六倍体水生薏苡居群。  相似文献   
35.
【目的】利用马铃薯冬种期间发生的持续低温霜冻条件,对选育的新品种桂农薯1号与广西主栽品种费乌瑞它进行田间耐寒性调查比较,为指导马铃薯耐寒栽培及新品种推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3年11月~2014年3月和2015年12月~2016年4月,分别对桂农薯1号和费乌瑞它在薯块膨大初期和苗期受低温胁迫后的田间寒害发生情况及寒害对产量的影响进行调查,并测定分析苗期遭受低温胁迫时幼苗叶片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活性。【结果】试验期间试验点阴雨霜冻天数分别有76和82 d,占冬季4个月总天数的63.9%和66.9%。桂农薯1号苗期和薯块膨大初期受寒害程度低于对照品种费乌瑞它,耐寒性强,2014和2016年收获期产量分别比费乌瑞它高61.0%和19.0%。在受低温胁迫后的第5 d,桂农薯1号幼苗叶片中的可溶性蛋白含量及CAT、SOD和POD活性均显著高于费乌瑞它(P0.05)。【结论】桂农薯1号耐寒性较强,在持续低温霜冻条件下产量较高,在我国马铃薯秋冬种地区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6.
[目的]明确冬种马铃薯的生长发育规律,为提高冬种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及推进广西冬种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冬种马铃薯主栽品种费乌瑞它和广西选育品种桂农薯1号为研究对象,观测其株高、茎粗、叶干重、茎干重、块茎数和块茎干重等6个关键生长指标的变化动态.[结果]两个参试冬种马铃薯的生长发育指标呈规律变化,株高、茎粗、块茎数和块茎干重等4个指标均发生三段式的S形变化规律,叶干重和茎干重则呈倒U形变化规律;地上"源"器官(叶、茎)与地下"库"器官(块茎)呈极显著(P<0.01)或显著(P<0.05)相关.[结论]可将冬种马铃薯生长发育阶段分为5个时期,即出苗期、现蕾期、块茎形成期、块茎膨大期和块茎成熟期,生产上可依据不同生长时期的特点安排生产管理,使地上"源"器官和地下"库"器官相协调,达到增产增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37.
以茂名市农用地分等研究的相关资料及其研究成果为基础,采用回归分析法建立农用地利用等指数与标准粮产量关系的数学模型,得到茂名市补充耕地的等级折算系数,为开展和完成耕地占补平衡任务以及合理确定补充耕地目标等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8.
近年来,实行粮改饲发展青贮饲料生产逐渐成为湖北省荆州市种植业结构调整的一大亮点。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荆州市五谷青贮农机专业合作社(以下简称合作社)按照“生产托管+秸秆收购”的模式,提出了“五谷托管,包种包管包销售”的服务理念,实行农业生产托管发展粮改饲青贮饲料作物种植。  相似文献   
39.
湖南省优质果茶良种繁育场是国家农业部立项的国家级果、茶、薯良种繁育示范基地,属国家"九五"种子工程重点项目,是湖南省委、省政府为加快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改良优化全省果、茶、薯品种所建的种苗龙头基地,隶属湖南省农业厅管理。始建于1998年,1999年3月由国家农业部授名为"国家(湖南)果茶良种  相似文献   
40.
为探索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作为部分灌溉用水及肥源替代化肥在香蕉生产的应用效果,以常规施肥作为对照,研究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COD值为1 100~1 300 mg/L)不同施用量对香蕉生长发育及蕉园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能促进香蕉生长发育,显著提高产量和果实品质,改善土壤肥力,最佳淋施量为750 t/hm2,较常规施肥,产量增加了19.80%,果实Vc含量、可溶性总糖和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分别提高了28.19%、5.22%和8.98%,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和交换性钙含量分别提高了12.76%、267.40%、53.51%和2.10%。表明木薯酒精厌氧发酵液可作为优良的液体肥料和土壤改良剂应用于香蕉生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