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农学   1篇
  5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12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3篇
  2021年   3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3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31.
膨大剂是一种细胞分裂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枇杷生产中合理使用可以提高着果率和促进果实增大。但由于有些种植户在生产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导致出现了落果、裂果以及畸形果等不良现象。有些消费者也对使用膨大剂的果实产生了质疑。通过对枇杷中膨大剂残留的检测与评估,发现正确使用膨大剂,对人体健康是无害的。  相似文献   
32.
研究寄生疫霉病菌对柑桔挥发性物质的影响。以人工接种寄生疫霉病菌的晚熟柑桔品种岩溪晚芦的果皮为材料,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果皮挥发性物质。结果表明,所检测到的挥发性物质主要成分由稀萜类、醇类、酯类、醛类、芳香族化合物及少量的其他物质组成。健康果皮共检测到47种物质,发病果皮检测到85种,两者共有物质37种,在感病后未检测出而在健康果皮中存在的物质10种,占健康柑桔果皮挥发性物质含量的20%,感病后特有的挥发性物质47种,占挥发性物质含量的14.11%,柑桔感病后挥发性物质总含量增加了53.98%,其中增加种类和含量最多的是芳香族和稀萜类物质,分别增加了72.51%和167.64%。寄生疫霉病菌引起了柑桔生理代谢紊乱,挥发性物质变化。  相似文献   
33.
为明确柑橘果实贮藏过程中农药含量的变化趋势,本研究利用气相色谱 (GC)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 (GC-MS) 和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 (UPLC-MS/MS) 结合QuEChERS前处理技术,测定了柑橘中三类常见高检出农药:以水胺硫磷为代表的有机磷类、以甲氰菊酯为代表的菊酯类、以克百威为代表的氨基甲酸酯类在柑橘基质中的贮藏稳定性。研究了不同柑橘基质、贮藏条件、初始浓度和时间间隔对样品基质中农药含量变化的影响。结果表明,农药种类对贮藏稳定性影响较大,其次是贮藏温度,样品浓度、基质种类。 (1) 三种农药的降解速率由快到慢依次为克百威、甲氰菊酯和水胺硫磷; (2) 冷冻贮藏可以显著减慢农药降解速率; (3)水胺硫磷、甲氰菊酯在低浓度条件下比在高浓度降解快; (4) 甲氰菊酯和克百威在果肉基质中降解速率比全果和果皮中快; (5) 常温下水胺硫磷稳定期在7d,甲氰菊酯1d,克百威小于1d。由此可见,为了防止农药降解,样品采集后应尽快处理,或者短期贮藏。  相似文献   
34.
为明确柑橘汁加工过程中吡唑醚菌酯的残留动态,于2019年在湖南省洪江市和重庆市江津区两地以普通甜橙为研究对象,采用40%吡唑 ? 咪鲜胺水乳剂按5倍最高推荐剂量(有效成分166.7 mg/kg) 施药3次,按照橙汁典型商业化加工工艺过程进行加工,采用QuEChERS前处理方法结合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HPLC-MS/MS)检测吡唑醚菌酯的残留量。方法确证结果表明:在0.0025~0. 5 mg/L(皮精油基质为0.005~1 mg/L)范围内,吡唑醚菌酯的基质匹配标准曲线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大于0.9905)。在0.01、0.1和2 mg/kg (皮精油基质为0.2、2和20 mg/kg) 3个添加水平下,吡唑醚菌酯在柑橘加工产品及清洗液中的平均回收率为63%~110%,相对标准偏差(RSD)为1.3%~9.6%。柑橘汁加工试验结果表明:榨汁过程[加工因子(PF)的最佳评估值为<0.02]是降低吡唑醚菌酯残留的高效途径,吡唑醚菌酯易在皮渣(PF为1.2)及皮精油(PF为15.6)中富集。研究结果可为吡唑醚菌酯的膳食风险评估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5.
基于手性固定相/高效液相色谱- 串联质谱结合QuEChERS前处理技术建立了柑橘中丙溴磷对映体残留的分析方法,并通过田间试验研究了丙溴磷对映异构体在柑橘中的选择性降解行为。柑橘样品经乙腈快速提取,多壁碳纳米管净化。丙溴磷对映体采用ND(2)-RH手性色谱柱分离,正离子多反应监测模式 (MRM) 检测,基质匹配标准曲线法定量。方法验证结果表明,丙溴磷对映体在2.5~250 μg/L质量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 (r ≥ 0.999 6),方法定量限 (LOQ) 为5 μg/kg。在3个添加水平(5、100、500 μg/kg)下,丙溴磷对映体的平均回收率为76%~83%,相对标准偏差 (RSD) 为2.6%~6.0%。田间试验结果表明,丙溴磷对映体在柑橘中的降解规律符合一级反应动力学方程,(+)-丙溴磷和 (?)-丙溴磷的降解半衰期分别为12.53 d和14.14 d;在施药后30 d,丙溴磷2个对映体的对映体分数值达到0.43,表明其在柑橘中的降解存在明显的对映体选择性差异。  相似文献   
36.
本刊讯(特约通讯员钱开胜)目前,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发布公告,2011年广西科学技术进步奖评审工作已经结束,3项水果科技类项目获奖。即广西亚热带作物研究所试验站完成的“澳洲坚果新品种桂热1号选育及推广应用”项目,  相似文献   
37.
超高效液相色谱法同时测定柑橘中主要酚酸和类黄酮物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建立超高效液相色谱快速、同时测定柑橘中主要酚酸和类黄酮组成及含量的方法,为柑橘中酚类物质的开发提供技术支撑。【方法】首先对上机条件优化,检测波长选择基于全扫描(190-400 nm),选择所有物质都有最大吸收光谱的波长;柱温、流动相类型和流速优化参考相关文献,为了能使基线分离,采用梯度洗脱方式;再从提取剂类型、提取次数和时间进行单因素比较试验,对柑橘样品处理方法进行优化;柑橘样品经乙酸乙酯振荡提取30 min,果皮和果肉分别提取4次和3次,蒸发浓缩,甲醇定容上机进行测定。【结果】以ACQUITY UPLC BEH C18液相色谱柱(2.1 mm×100 mm,1.7 μm)为分离柱,柱温为35℃,进样量为3.0 μL,流速为0.3 mL·min-1;梯度洗脱,以0.3%乙酸水溶液(A)/甲醇(B)为流动相:95%-80%(0-3 min)A,80%-80%(3-8 min)A,80%-70%(8-12 min)A,70%-20%(12-17 min)A,20%-95%(17-20 min)A;定量波长为283 nm。19种物质在18 min内基线分离,线性范围为0.01-500 mg·L-1,线性相关系数均大于0.999,精密度、重复性和稳定性良好(相对标准偏差小于5%)。两个水平下加标,果皮回收率为85.8%-109.4%(相对标准偏差为0.86%-6.06%),果肉回收率为88.4%-112.7%(相对标准偏差为1.05%-5.23%),方法检出限为0.001-0.09 mg·kg-1(S/N=3)。采用此方法对实际样品进行检测,样品包括5大类柑橘:宽皮柑橘类(沙糖橘和椪柑)、甜橙类(纽荷尔脐橙)、柚类葡萄柚类(鸡尾葡萄柚)、枸橼柠檬类(柠檬)和金柑类。不同品种类黄酮和酚酸物质含量和种类差异较大,就总酚类物质而言,椪柑和鸡尾葡萄柚果皮中最高,椪柑是金柑的5倍,是其他品种的1-1.5倍,果皮为果肉的3-5倍;就类黄酮物质而言,鸡尾葡萄柚果皮中总含量最高(1 813.22 mg·kg-1),其次是椪柑、纽荷尔脐橙、沙糖橘、柠檬、金柑,果肉总含量变化趋势与果皮一致,果皮明显高于果肉;黄烷酮(圣枸橼苷、柚皮苷、橙皮苷、新橙皮甙、香蜂草甙、柚皮芸香甙、柚皮素和橙皮素)是柑橘中主要的类黄酮,鸡尾葡萄柚果皮中最多(1 491.8 mg·kg-1),其次是柠檬和纽荷尔脐橙,最少的是金柑,而果肉含量明显低于果皮;就酚酸而言,沙糖橘果皮中最多(515.21 mg·kg-1),其次是椪柑、柠檬、鸡尾葡萄柚和纽荷尔脐橙,金柑最少,果肉中变化趋势与果皮一致,果皮含量为果肉的3-5倍;绿原酸,阿魏酸是主要的酚酸。【结论】利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仪,建立了同时快速检测柑橘中主要酚酸和类黄酮物质的方法。该方法高效、精确、低耗、环保,并经实际样品(5大类柑橘)验证,表明该方法可作为柑橘中酚酸和类黄酮同时、快速检测的常规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38.
膜分离技术在果汁浓缩中应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学素  焦必宁 《核农学报》2008,22(5):679-685
传统的多级真空蒸发浓缩技术的应用常因加热而导致果汁质量下降。最有前途的替代法是反渗透浓缩,但高渗透压使其很难以单级系统把果汁浓缩到超过25~30°Bx。近年来,新研发的膜和膜过程包括膜蒸馏、渗透蒸馏和集成膜技术可以弥补反渗透浓缩果汁技术的缺陷。本文综述了反渗透、直接渗透、膜蒸馏、渗透蒸馏以及集成膜分离技术在浓缩果汁加工中的应用研究进展,分析了各自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并展望了膜浓缩果汁技术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9.
两株橙汁酵母菌落发育的动态特征及鉴定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体式镜对分离自橙汁的两株酵母菌YA2和Y17-2菌落形态发育的动态特征进行了细致观察,结果表明:不同菌株的菌落具有各自稳定且特定的发育特征.同一菌株不同培养时期的菌落,其形态结构有差异,早期的菌落呈半球形,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菌落中央部分生长速度由快到趋于稳定或下降,由半球形隆起逐渐平缓至塌陷成凹坑;同时,菌落的大小、色泽和质地都将发生较大的变化,具有多样性;同一菌株在不同培养基上的菌落形态特征也有较大的差异.用菌落的发育动态特征来描述菌株,对菌株坚定具有更为直观和重要的意义.结合菌落特征与细胞形态、子囊孢子、假菌丝等特征的分析,将分离自橙汁的酵母菌株YA2和Y17-2分别坚定为Hanseniaspora和Pichia.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