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2篇
  免费   24篇
  国内免费   29篇
林业   103篇
农学   85篇
基础科学   81篇
  46篇
综合类   1175篇
农作物   61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620篇
园艺   166篇
植物保护   81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61篇
  2022年   68篇
  2021年   63篇
  2020年   64篇
  2019年   100篇
  2018年   113篇
  2017年   62篇
  2016年   80篇
  2015年   99篇
  2014年   165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69篇
  2011年   146篇
  2010年   189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35篇
  2007年   91篇
  2006年   83篇
  2005年   111篇
  2004年   57篇
  2003年   66篇
  2002年   47篇
  2001年   43篇
  2000年   33篇
  1999年   11篇
  1998年   14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7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3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90 毫秒
991.
梨早熟新品种新梨七号是新疆阿拉尔塔里木农垦大学植物科技学院 1 985年用库尔勒香梨作母本 ,早酥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 2 0 0 0年新疆阿克苏地区从阿拉尔塔里木农垦大学引入新梨七号接穗高接在 8年生砀山酥梨树上 ,进行引种观察和丰产栽培试验。经试验观察 ,该品种在阿克苏地区表现果个大 ,风味甜浓 ,芳香诱人 ,品质佳 ,是优良的早熟品种。该项试验高接后第 2年开始结果 ,平均株产 6 3kg ,第 3年 6 6 7m2 产量达 5 5 5 6kg。现将试验结果及配套技术措施简介如下。1 试验园基本情况试验园设在新疆阿克苏地区林科所丰产试验园。阿克苏地…  相似文献   
992.
为缓解喀什粮棉争地矛盾,探索麦后复播棉花种植模式,开辟粮棉双丰新途径。通过设置不同种植密度及保留果枝台数二因素试验,分析不同处理对棉花花铃数、单铃质量、产量、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高密度A2平均产量较常规密度A1平均产量增加15.58%;常规密度A1模式,保留不同果枝台数,产量差异不显著,高密度A2模式,保留7台果枝,产量最高达2 207.55kg·hm-2;2种不同种植密度单铃质量均随着保留果枝台数增加而增加;高密度A2(32.896 5万株·hm-2)5行种植模式,有利于提高光和效率增加产量;麦后复播棉棉纤维成熟度不够。在喀什麦后复播棉花尚不成熟的情况下,较高的有效积温生态区、合理安排种植密度、选择麦棉两早品种、抢时播种、保留7台果枝,是提高麦后复播棉花的产量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993.
新疆地区红富士苹果栽培中存在的问题与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红富士苹果是一个晚熟,耐贮藏,食用品质好的优良品种。新疆自80年代后期开始引种,至2000年前后栽培面积达到3.62万hm^2,占各类果园总面积的33%。而最近几年却被大量砍伐,目前只剩下不到0,9万hm^2,总产量24.7万t,而且产品质量有所下降,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局面呢?我们认为一是果品生产受到90年代后期亚洲金融危机影响,市场疲软,二是栽培管理上存在许多问题。认真分析研究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才能采取有效的解决方法,以恢复红富士苹果生产的形势,促进苹果生产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994.
灰钙土是新疆伊犁河流域重要的土壤资源.察布查尔县有灰钙土15.04×104hm2,其中灌耕灰钙土3.69×104hm2.其肥力特征是:(1)土壤缺氮少磷钾丰富.(2)土壤潜在养分较丰富.(3)灰钙土开垦培肥后,土壤肥力有明显提高,但磷、钾速效养分有下降趋势.(4)土壤缺锌、缺铁,铜丰富.锰、硼丰中有缺.(5)土壤上层养分含量明显高于下层土壤养分含量.培肥途径是:(1)发展农区畜牧业、增施有机肥,实施过腹田培肥土壤.(2)通过多熟立体栽培,增加黄豆、花生、花芸豆等豆类作物茬口,实现既培养地力又增加经济收入双赢目标.(3)推广草田轮作制.有计划安排苜蓿、绿肥、粮食和经济作物裂区轮作.(4)推广平衡施肥技术.  相似文献   
995.
草酸青霉菌(P-o- 41)发酵液对小麦病害的诱导抗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不同浓度的草酸青霉菌(P-o- 41)[1,2]发酵代谢物处理珊西烟的一张叶片,在另外的叶片上摩擦接种TMV,比较处理叶片与无菌蒸馏水对照叶片上的枯斑数.结果表明,稀释1 000倍的发酵代谢物处理及百万分之三十八的BTH处理与清水处理对照相比,枯斑抑制率(;)分别达到84.05;和79.96; ;对小麦白粉病的诱抗效果分别达到60.88; 和69.43; ;对小麦普通根腐病的抑制率在P0.01水平上达到显著差异,而平板圆盘测定结果表明,草酸青霉菌(P-o-41)发酵液对小麦根腐病菌无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996.
加强对检疫性害虫——四纹豆象的检疫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01年3月25日在喀什地区疏勒县农贸市场进行植物检疫执法大检查时,发现一农户销售的鹰嘴豆上有被虫危害的迹象,部分豆粒间有明显的羽化孔盖,有些已成空壳,后经室内鉴定为四纹豆象. 四纹豆象(Callosobruchus maculatus cFabricius)属鞘翅目,豆象科(Bruchidae) ,瘤背豆象属(Callosobruchus).主要危害豇豆、豌豆、小豆、绿豆、鹰嘴豆、大豆、扁豆、蚕豆、胡豆等多种豆类,将豆类种子蛀食成空壳,即失去食用价值又大大降低了商品价值.一般种子被蛀率都在20%~50%,严重达80%以上,一些国家的严重受害地区,被迫放弃了豇豆的栽培.该虫原产于东半球的热带或亚热带,现已遍布世界大部分地区.国内仅分布于广东、广西、福建、山东、河南等省区,是我国分布未广的危险性害虫,被列为全国植物检疫对象,在新疆为首次查获.  相似文献   
997.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新疆大赖草DNA导入普通小麦的研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用花粉管通道法将新疆大赖草DNA导入普通春小麦花培品系761,在导入后代D3代中筛选出一个大穗,晚熟变异株,经常规选育获得大穗、我粒的转化后代。以地高辛标记的4个大麦高度重复序列克隆为探针,对供体、受体和转化后进行Southern杂交分析。  相似文献   
998.
草地资源是生态系统平衡与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的基本保障。为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维护草原生态平衡,以新疆玛纳斯河流域为研究区,在"3S"技术支持下,利用野外实地采集的鲜草质量数据与GF-1卫星遥感影像上对应点的NDVI值之间的关系建立回归模型,进行了应用GF-1卫星数据监测草地生产力的研究。结果显示,所构建的5种模型中,多项式模型、指数模型、幂函数模型的决定系数都较高,这3种模型是估测草地生产力的最佳模型,其中幂函数模型的反演结果精度最高、稳定性最强,是能够广泛应用的模型。  相似文献   
999.
影响荷斯坦奶牛305d产奶量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各因素对荷斯坦奶牛305 d产奶量的影响.[方法]采用SAS8.1软件对影响305 d产奶量的因素进行最小二乘方差分析.[结果]不同年度对305 d产奶量的影响极显著(P<0.01);不同产犊季节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冬季产奶量最高,夏季产奶量最低;不同胎次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305 d产奶量随着奶牛胎次的增加产奶量也逐渐增加,5胎后开始下降;不同初产月龄对305 d产奶量有极显著的影响(P<0.01),当初产年龄在24-26月龄间产奶量最高.[结论]年度、产犊季节、胎次和初产月龄均是影响荷斯坦奶牛305 d产奶量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收集荷斯坦奶牛生产性能资料,了解最高日产和早期泌乳性状与305d产奶量的关系.[方法]利用天山畜牧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奶牛场2004~2009年泌乳奶牛生产性能资料进行了最高日产和早期泌乳性状与305d产奶量的相关分析.[结果]最高日产和早期泌乳性状与305d产奶量均呈强正相关,且相关系数极显著(P<0.01);最高日产与305d产奶量的相关系数最高,确定最高日产对305d产奶量的回归方程为预测305d产奶量的最优回归方程,方程式Y=1521.1+177.2X.[结论]用最高日产奶量预测305d产奶量较实测305d产奶量提00d左右,为牛场早期选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