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37篇
  免费   21篇
  国内免费   26篇
林业   83篇
农学   57篇
基础科学   51篇
  24篇
综合类   328篇
农作物   64篇
水产渔业   64篇
畜牧兽医   217篇
园艺   54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28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11篇
  2016年   8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32篇
  2012年   32篇
  2011年   53篇
  2010年   51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56篇
  2007年   46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4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22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8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22篇
  1995年   1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8篇
  1992年   16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6篇
  1981年   15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2篇
  1966年   2篇
  1965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8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11 毫秒
971.
根据获嘉县2010年的气象资料,从气候基本要素气温、降水、日照方面对获嘉县2010年的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获嘉县2010年总的气候特点是:温度接近常年,光照总量正常;虽全年降水总量正常,但时空分布不均。同时,先后出现了干旱、大风、大雾、雷电等极端气候事件。说明获嘉县气候不稳定性和波动性增大,工农业生产的稳定性将受到影响。  相似文献   
972.
采用ISSR标记技术对山西6种天南星科(Araceae)种质资源遗传多样性进行分析。利用NTSYS-pc2.01、POPGEN32软件对扩增结果进行统计和聚类分析,从17个ISSR引物中共检测出146条清晰条带,其中143条为多态性条带,平均多态性位点比率为97.95%,6种种质资源遗传相似系数为0.20~1.00,根据UPGMA法将试验材料聚类为3个类群。结果表明:山西主栽的天南星科资源在分子水平上差异较大;各栽培类型间的差异不仅受遗传因素决定,而且与外界环境因素也有关。遗传多样性的研究可为有效发掘和利用山西天南星科资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73.
优质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晋麦10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974.
DNA胞嘧啶甲基化是一种重要的表观遗传修饰形式,在细胞增殖、分化、发育、基因组印迹、基因表达调控等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随着对DNA甲基化研究的深入,各种DNA甲基化检测方法被开发出来满足不同类型的研究需求.通过实验建立的一种改进亚硫酸盐测序技术,将拟南芥基因组DNA经酶切纯化后,用亚硫酸盐修饰液修饰,将PCR产物克隆到pEASY-T1载体上,每个样品随机挑取15个阳性克隆,测序分析,研究拟南芥错配修复基因MutL-homologue 1 (MLH1)启动子区域的甲基化水平.结果表明:与传统亚硫酸盐测序法相比,改进方法有利于DNA完全修饰,既减少了修饰时间,又提高了PCR目的片段的特异性、稳定性和重复性;MLH1基因启动子区域甲基化比率为27.3%,而不是45.6%,避免了非甲基化位点的错认.为植物DNA甲基化分析提供了一种更为理想的研究手段.  相似文献   
975.
[目的]探讨不同产地药材黄芪中总黄酮及异黄酮含量的差异。[方法]采用HPLC法测定了16个不同产地黄芪样品中总黄酮和4种异黄酮(毛蕊异黄酮苷、芒柄花苷、毛蕊异黄酮、芒柄花素)的含量,比较其差异性,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不同产地黄芪中总黄酮及4种异黄酮含量均存在差异,蒙古黄芪和膜荚黄芪中总黄酮和4种异黄酮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16份样品中有5份样品的毛蕊异黄酮葡萄糖苷的含量符合药典不少于0.020%的要求。主成分综合得分结果显示,山西代县得分最高,其次为山西广灵、山西浑源泽清岭,且均为蒙古黄芪。SIMCA-P主成分分析可将16个不同地区的药用黄芪分为3类。[结论]膜荚黄芪与蒙古黄芪均可作为药材黄芪的基原物种。不同产地药材黄芪中总黄酮及异黄酮含量差异明显。应选择有效成分含量符合国家要求的地区进行黄芪的区域化种植。  相似文献   
976.
复合鱼肉肌原纤维蛋白加热过程中理化特性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考察了鲢(Hypophthalmichthys molitrix)、小黄鱼(Pseudosciaena polyactis)及其以质量比1∶1复合的肌原纤维蛋白的浊度、Ca2+-ATPase活性和巯基含量在加热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结果显示: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三种蛋白溶液的浊度呈S型曲线增加。复合肌原纤维蛋白的增加模式与小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的增加模式相似,不同于鲢肌原纤维蛋白的增加模式。鲢肌原纤维蛋白和小黄鱼肌原纤维蛋白的Ca2+-ATPase活性随温度的升高逐渐下降。复合肌原纤维蛋白的Ca2+-ATPase活性在20~35℃略有上升,而后剧烈下降,55℃时活性完全丧失。复合肌原纤维蛋白的总巯基含量随着加热温度的升高呈下降趋势。当温度在30~60℃时下降缓慢,高于65℃时剧烈下降。  相似文献   
977.
苹果黑腐皮壳菌(Valsa mali var.mali)引起的苹果树腐烂病是我国苹果产区发生严重的病害之一,了解病原菌侵染寄主不同时期的基因表达有助于揭示病菌的致病机制和苹果抗病机制.本实验应用Illumina平台对苹果黑腐皮壳菌侵染不同时期的寄主枝干发病过程进行转录组测序,同时通过与未侵染的病原菌和寄主组织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978.
为优化麻黄配方颗粒提取工艺,并且建立其质量标准,以出膏率、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总生物碱含量为响应值,选取提取次数、提取时间、加水量为影响因素,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通过Box-Behnken响应面法优化提取工艺,以TLC法进行定性鉴别,采用HPLC法测定麻黄碱、伪麻黄碱的含量。结果表明,麻黄配方颗粒提取最佳工艺为提取4次,提取时间2 h,加水量10.8倍,验证试验的结果与模型预测值相符;TLC斑点清晰,重现性好,麻黄碱、伪麻黄碱含量稳定。麻黄配方颗粒提取工艺参数合理可靠,具有可行性;质量评价方法简便易行,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979.
为更好地控制苦虎益母口服液的品质和安全性,研究并制定苦虎益母口服液质量标准,采用薄层色谱法(TLC)对方中苦参、虎杖、益母草、黄芪进行定性鉴别,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对虎杖苷进行定量检测。结果显示,苦参、虎杖、益母草、黄芪薄层鉴别斑点显色清晰,分离效果较好,阴性无干扰,能很好地鉴别目标成分。虎杖苷质量浓度在0.035~0.282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29 086x-173.16,相关系数r=0.999 3,平均回收率为98.82%,RSD值为0.73%。苦虎益母口服液的质量控制中定性鉴别分离度好,含量测定结果重现性好。  相似文献   
980.
通过田间试验,研究生石灰(3.00、3.75 t·hm-2)、海泡石(12.00 t·hm-2)及石灰-海泡石复合(6.00 t·hm-2)4个钝化剂处理对低积累早稻品种Cd吸收的影响。研究表明,不同钝化剂处理与对照相比籽粒中Cd的含量均显著降低,降幅在60.0%~72.5%,且水稻籽粒中Cd含量均<0.2 mg·kg-1。其中,海泡石效果最佳,石灰次之。各钝化剂的添加均显著提高了土壤pH值,其中,12.00 t·hm-2海泡石处理效果最佳,pH增加了1.7;其次为3.75 t·hm-2生石灰处理,pH增加1.1;6.00 t·hm-2石灰-海泡石复合钝化剂和3.00 t·hm-2生石灰处理的土壤pH分别增加0.9和0.7。不同钝化剂处理土壤有效态Cd含量显著降低,降幅在64.9%~93.2%。其中,海泡石处理的土壤有效态Cd的降幅最高,其次为3.75 t·hm-2生石灰处理,降幅为74.2%。除3.75 t·hm-2生石灰处理外,其他钝化剂处理对土壤有机质和主要养分含量无明显影响。3.75 t·hm-2生石灰处理显著降低了土壤碱解氮和有效磷含量,降幅分别为20.7%和21.0%。水稻籽粒中,Cd含量的降低主要是由于钝化剂的施入提高了土壤pH,进而降低了土壤有效态Cd含量。本研究表明,施用生石灰、海泡石等钝化剂能显著降低水稻籽粒中的Cd含量,而原位钝化结合低积累品种的种植是实现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和稻米安全生产的有效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