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5篇
农学   10篇
基础科学   8篇
  1篇
综合类   27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篇
园艺   1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4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9篇
  2014年   5篇
  2013年   3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以尾巨桉和降香黄檀为研究对象,通过盆栽试验设置了不隔、网隔及膜隔3种根系分隔方式和不施肥、3.0 g/盘、6.0 g/盘3个氮水平,分析了间作尾巨桉和降香黄檀的干物质量和生理代谢指标,探讨不同根系分隔方式和施氮水平对尾巨桉与降香黄檀幼苗生理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氮水平和根系分隔方式改变了间作尾巨桉和降香黄檀的生理生长特性。施氮显著提高尾巨桉与降香黄檀干物质积累量、叶面积指数、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保护酶活性、光能利用效率和光合特性,但根系分隔处理对尾巨桉和降香黄檀生理代谢的影响不一致。在不隔模式下,不施氮、低氮和高氮水平的尾巨桉幼苗干物质积累量分别高于网隔、膜隔8.74%、6.97%、5.49%,16.43%、24.18%、15.32%;降香黄檀则是膜隔效果最优,在3种施氮水平下,其干物质积累量分别高于不隔和网隔32.70%、30.82%、38.75%,11.26%、15.39%、4.25%。3种根系分隔模式中尾巨桉竞争力强于降香黄檀,尾巨桉幼苗叶片生理代谢和光合作用表现为不隔网隔膜隔,降香黄檀为膜隔不隔网隔。因此,尾巨桉和降香黄檀混交是通过提高生理代谢和促进植株光合作用来提高植物的生长量。  相似文献   
52.
互联网技术在现代社会当中十分普及,人们的生活、工作都依赖于该项技术,这即为互 联网时代的特征表现,那么在时代背景下,各企业单位的战略方向发生了变化,相应企业内部运 维模式也需要进行调整,此时人力资源作为企业运维的核心资源,企业单位在管理思维上需要 创新改变,以通过人力资源管理来实现内部运维模式调整。本文为了了解互联网时代下的人力 资源管理思维创新路径,将先对现代人力资源管理问题进行分析,再以此为方向提出创新优化 策略,并对各项策略明细进行产生,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3.
为了研究微波辐射对海马乙酰胆碱受体(AChRs)表达的影响,探讨微波辐射敏感的AChRs亚型及其在微波辐射致认知行为改变中的作用。本试验以C57BL/6N小鼠为试验对象,建立微波辐射动物模型,通过脑组织石蜡切片和苏木精-伊红(H.E.)染色,观察海马阿蒙氏角1(CA1)、阿蒙氏角2(CA2)、阿蒙氏角3(CA3)和齿状回(DG)各亚区组织病理学变化;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检测海马组织AChRs的表达;微波辐射后,采用M1型AChR激动剂VU0357017 hydrochloride以10 mg/(kg·bw)腹腔注射小鼠,利用新物体识别和Y迷宫试验评价小鼠认知行为改变。结果显示,微波辐射后7 d,小鼠海马CA3区病理改变较为明显,主要表现为神经元核固缩深染、血管周围间隙增宽;RT-qPCR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较,微波辐射后海马组织M1和M3型AChR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下调(M1-AChR,P<0.01;M3-AChR,P<0.05),而M2、M4、α4和α7型AChR mRNA相对表达量均显著上调(P<0.05);新物体识别试验结果显示...  相似文献   
54.
利用 Roche 454 GS FLX 平台测序技术进行了钝吻黄盖鲽微卫星引物筛选,并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得到的5641个微卫星位点进行类比分析,得到247种多态性位点,其中完美型占52.22%,非完美型占20.24%,复合型占27.54%,(AC)n、(AG)n 两碱基重复类型的比例是44%,重复次数在10次以上的占总数的87.5%。随机选取11个位点的微卫星引物,采用5个野生个体,利用荧光标记和毛细管电泳进行多样性评价,4个位点偏离 Hardy-Weinberg 平衡,不同位点得到的等位基因范围为3?8,平均等位基因数为5.0。平均观望杂合度(Ho)、平均期望杂合度(He)及平均多态性信息含量(PIC)分别为0.588、0.788和0.670。结果表明,454 GS FLX 提供了一种直观、高效开发微卫星的方法。  相似文献   
55.
稻茬晚播小麦高产群体氮素积累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扬麦20为材料,设计晚播条件下基本苗、施氮量以及氮肥分配时期试验构建不同产量群体,研究稻茬晚播小麦高产(≥7 500kg·hm-2)群体氮素积累特性。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拔节期、开花至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均呈二次曲线关系,与开花期、成熟期的氮素积累量呈线性正相关。越冬始至返青期、孕穗至开花期氮素积累量与籽粒产量也呈线性正相关。稻茬晚播小麦实现高产的关键是增加花后营养器官氮素转运量。试验条件下,高产群体拔节期氮积累量为48~58kg·hm-2,开花期氮积累量为191kg·hm-2以上,其中开花期叶片的氮素积累量宜达46kg·hm-2以上,茎鞘氮素积累量宜达113kg·hm-2以上,穗氮素积累量宜达32kg·hm-2以上,成熟期氮积累量达257kg·hm-2以上;花后营养器官转运量宜达124kg·hm-2以上。  相似文献   
56.
现代农业生产中,普遍使用农药来防治病、虫、草、鼠等危害,越来越多的农药种类投入到农业生产中,药量的不断加大,农药的污染问题也变得越发突出。食品农药残留已成为发展现代农业必须重视的问题。如何合理使用农药、防止农药污染是农业科技工作者及生产者要都深入思考的问题,本文重点分析了农药对农业环境的影响,并提出了一些防止农药污染的保护措施。  相似文献   
57.
薏苡是贵州省兴仁市的地理标志产品,生物炭制备是秸秆资源化利用的有效方式之一,被广泛应用于重金属污染土壤的修复治理。采用控温限氧的方法制备薏苡秸秆生物炭,并对生物炭的产率、pH、空间结构以及生物炭对土壤重金属活性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热解温度的升高,生物炭的成炭率从49.5%下降到35.7%;生物炭的pH从7.49升高到9.87;在扫描电镜下热解温度越高的生物炭空间结构越无序,表现为微孔数目增多,内部结构复杂。添加秸秆生物炭能显著降低土壤中有效态Cr、Cd、Mn和Zn含量,在600℃添加量10%处理条件下土壤中重金属的降低效果最好,土壤有效态Cr、Cd、Mn、Zn分别下降了36.1%、29.4%、39.1%、15.3%。针对毒性大的重金属Cd,选择400℃处理生物炭,添加量5%,能达到处理成本低、添加量少、重金属有效性降低幅度大的效果。  相似文献   
58.
了解林火最主要的驱动因子并对林火进行预测,能为当地森林火灾的预防与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基于2011—2020年的历史火灾数据集,以及气象、地形、人为活动和可燃物载量等数据构建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来探究广西林火发生最主要的驱动因子,同时选择最优模型对研究区内森林火灾发生概率进行预测。研究表明:月平均降雨量、月平均相对湿度和林区建筑物数量是影响广西森林火灾发生最显著的因子;Logistic回归模型和机器学习模型均取得了较好的拟合效果,AUC值均在0.85以上,机器学习模型的精度要优于Logistic回归模型,随机森林模型精度最高(SAUC=0.92)。通过随机森林模型对全区林火发生概率进行预测,结果显示桂西北、桂北、桂西南地区的林火发生风险最大,预测结果契合广西实际,能够为广西的林火预测预报提供参考。今后,应加强对野外火源的管控力度并提高对极端天气的预警防范能力,以降低森林火灾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