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32篇
  免费   109篇
  国内免费   180篇
林业   298篇
农学   200篇
基础科学   210篇
  220篇
综合类   1535篇
农作物   138篇
水产渔业   151篇
畜牧兽医   700篇
园艺   288篇
植物保护   81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12篇
  2022年   119篇
  2021年   80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76篇
  2018年   184篇
  2017年   99篇
  2016年   106篇
  2015年   149篇
  2014年   210篇
  2013年   182篇
  2012年   230篇
  2011年   225篇
  2010年   237篇
  2009年   177篇
  2008年   201篇
  2007年   171篇
  2006年   136篇
  2005年   138篇
  2004年   100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69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41篇
  1998年   53篇
  1997年   24篇
  1996年   25篇
  1995年   32篇
  1994年   15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1篇
  1991年   18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21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2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6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65年   3篇
  1960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8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31.
浅述旋耕刀设计技术的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旋耕机是主要的农田耕作机械.旋耕刀作为旋耕机的重要部件,一直是旋耕机设计者研究的主要内容[1].提高效率、降低功耗是旋耕刀设计的两个主要目标.针对这两个目标,浅述了国内外的主要研究成果.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旋耕刀的设计研究手段也发生了变化,以计算机模拟技术和网络CAD系统为例,来说明数字化设计技术已逐步被引用到旋耕刀的设计制造领域.数字化设计技术将会使旋耕刀的设计及制造发生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2.
GI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GIS技术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日益得到重视和广泛应用,基于GIS技术的非点源污染模型应用研究已成为非点源污染研究的热点。阐述了GIS在非点源污染研究中应用的必要性,对GIS在非点源污染应用的三个层次即建立空间数据库、提取模型参数和与模型的集成应用进行了介绍,并对今后研究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3.
十万大山地处北热带山地,有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但定居的外来种在不断增多,有的外来种成了入侵种,如飞机草等,给该自然保护区带来了严重威胁。通过实地调查以及查证文献,全面整理了十万大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的外来植物,并分析了外来种的类型、原产地、引种原因及引入途径,确认:①迄今为止共计99种(含亚种)外来植物,隶属于38科83属,其中菊科最多(10种),占10.1%,其次为禾本科(6种),占6.1%;②栽培种56种,逸生种20种,入侵种23种,分别占56.6%、20.2%和23.2%;③外来植物的原产地主要是热带美洲(有54种,占54.5%),其次是印度(10种)、非洲(9种)和地中海地区(7种);④人为有意引入有87种,占87.9%。最后对保护区内外来植物的危害预测和防治策略做了分析。  相似文献   
134.
基于“3414”模型研究宁夏盐池县玉米氮磷钾施肥效应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08年在盐池县具有代表性的土壤类型上进行了玉米"3414"试验,结果表明:地力贡献率为54.84%,说明土壤属于中等肥力。N、P、K对玉米产量影响大小顺序为N〉P〉K,增产效果居首位的为氮肥,施用纯N 240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2 751.45 kg/hm2;P肥的增产幅度次之,施用纯P 120 kg/hm2的增产效应达到1 023.45 kg/hm;施用纯K 75kg/hm2的增产效应为236.7 kg/hm2。在不同肥料的交互作用中,N×P的交互作用对产量影响最大,N×P〉N×K〉P×K。施氮(N)量为360 kg/hm2,施磷量(P)为107.81 kg/hm2,施钾量(K)为4.30 kg/hm2时,玉米产量最高为7 652.23 kg/hm2。玉米产量与N、P、K肥料效应回归模型为三元二次多项式回归模型,经显著性检验达到极显著水平,可以为玉米生产施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5.
为了研究不同植保器械对小麦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效果,进行了多旋翼植保无人机、单旋翼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3种不同植保器械田间药效试验.结果表明,植保无人机和电动喷雾器施药后7 d对小麦蚜虫的防效均达88%左右,药后10 d对小麦白粉病的防效达80%左右,而药后14 d对小麦条锈病和药后20 d对小麦赤霉病的防效分别达80%和85%左右.不同施药方式防治效果并无显著差异,植保无人机可用于小麦病虫害的防治,能显著提高作业效率.多旋翼植保无人机作业效率高,操作更简单,安全性更强,值得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36.
不同分子量壳聚糖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壳聚糖是甲壳素脱去乙酰基后得到的一种高分子阳离子多聚糖,广泛存在于真菌的细胞壁及虾、蟹等甲壳动物外壳中。壳聚糖及其衍生物被广泛地应用于医药、农业、食品、化工等领域。在农业中,它不仅具有果蔬保鲜、种子包衣等用途,而且还可以作为一种安全有效的生物农药被开发应用。壳聚糖能诱导植物的多种抗病性反应[1~4],对许多病原菌有较为明显的抑制作用[5~8]。此外,壳聚糖具有无毒、施用后可被土壤微生物完全降解,不会对土壤微环境造成不利影响等优点[9]。近年来,关于壳聚糖诱导植物抗病反应的研究得到各国科学家的关注,但有关壳聚糖不同分子量及不同浓度对植物病原真菌抑制作用的影响则未见系统报道。本文以3种不同分子量的壳聚糖为材料,研究了不同分子量、不同浓度的壳聚糖对几种植物病原真菌的拮抗作用,获得了一些新资料,现整理如下。  相似文献   
137.
探讨和总结了近年来云南省小麦条锈病的发生情况,并对其流行原因进行了分析,认为气象条件和种植品种是影响发病的主要因素,同时提出了今后云南省小麦条锈病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138.
用复合氨基低聚糖对1~4年生西洋参处理,结果表明:1年生西洋参亩株数增加1.4万株,增产34.8%;2年生增产12.8%;3年生增产16.6%;4年生增产15.7%。对西洋参立枯病防治效果达69.8%,锈腐病为61.4%,晚疫病为66.5%,黑斑病为49.5%,参根白、短而粗,商品性好,经济效益提高20%以上。  相似文献   
139.
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结球白菜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试验研究了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对结球白菜的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可以提高结球白莱的产量和品质,其中以有机肥的施用量3750kg/667m^2和化肥施用量30kg/667m^2的组合产量最高(3.23kg/株),可溶性固形物、可溶性总糖和NO2^--N3个品质指标表现较好,分别为6.25%,45.38g/ks和0.5575mg/kg,而NO3^--N含量与其他处理间无显著差异,均符合三级蔬菜食品标准。  相似文献   
140.
分泌抗BVDV McAb杂交瘤细胞株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感染MDBK细胞,将感染细胞培养物冻融后离心取上汪经PEG沉淀浓缩抗原免疫BALB/C小鼠,取血清抗体效价高遥免疫鼠的脾细胞与SP2/O细胞在PEG作用下融合,产生杂交瘤细胞,用间接ELISA法检测杂交瘤细胞生长孔上清,筛选阳性杂交瘤细胞株。以有限稀法克隆2-3次,得到8 泌抗BVDV的单克隆抗体(McAb)杂交瘤细胞株。8株McAb对BVDV,猪瘟均呈阳性反应。杂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