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林业   3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畜牧兽医   149篇
  2022年   1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24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3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2篇
  1992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耕牛腮腺炎夏秋季节的常见病,俗称"痄腮".是腮腺及其导管的急性或慢性炎症,患病的腮腺可发生脓肿.轻者腮腺肿大压迫血管、食道,导致患牛呼吸、食草、饮水、反刍困难,重者腮腺化脓、破溃,形成腮腺瘘,经久不愈,甚至引起全身性败血症.近年来,我们采用普济消毒饮加减治疗耕牛腮腺炎21例,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2.
为了2014年的毕业实习做好铺垫,打好基础,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将2013年的毕业实习工作进行总结。1重视教学实践,增强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为学生走向工作岗位做最后冲刺毕业实习是学生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一环,是走向社会的最后一站。本次实习学校在寒假就做好了部署,制订了整个活动方案安排,学院组织了毕业实习指导小组会议,安排了一些事项。完善了人才培养方案,有的学生参加了招聘会.  相似文献   
33.
家畜睾丸总鞘膜腔内有大量浆性渗出液或漏出液积蓄时称总鞘膜积液或阴囊积水。以患侧睾丸肿胀,缺乏痛感为特征,可见于各种家畜,特别是老龄家畜较为多见。自2012年10月,我们采用中兽医综合疗法治疗一例种公牛睾丸鞘膜积液,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4.
中药具有很好的抗菌、消炎作用,且有不易产生耐药性、低毒、无残留或低残留等特点。近年来,笔者采用中药配合TDP(电磁波谱治疗仪)穴位照射的方法治疗奶牛隐性乳房炎取得了较好的疗效。1病因祖国兽医学称奶牛隐性乳房炎为乳痈,认为本病的发生与乳汁淤积、肝郁、胃热有关。如乳汁分泌  相似文献   
35.
信鸽念珠菌病是由念珠菌引起的真菌性传染病,又称为鹅口疮,各种年龄的鸽均可发病,但以雏鸽多发.其特征是上消化道黏膜坏死,形成白色假膜和溃疡.近年来,我们采用自拟黄连青黛散配合西药治疗信鸽的念珠菌病,获得了较好的疗效,报告如下. 1 发病情况 长春市某信鸽饲养户饲养200只信鸽,其中雏鸽60只,青年鸽100只,成年鸽40只.2011年7月初,鸽群开始发病,先是在青年鸽群中鸽的喙角出现乳白色或黄白色的斑点,后逐渐呈干酪样的白膜,病鸽表现为精神沉郁,食欲减退.2d后部分病鸽怕冷嗜睡,身体蜷缩,羽毛粗乱,陆续出现死亡.随后在成年鸽和雏鸽群中也相继发病.先后用青霉素、链霉素、环丙沙星、阿莫西林等抗菌药治疗,但病情未见好转,1周内死亡21只.故来我院就诊.  相似文献   
36.
<正>中暑为夏季炎热季节,感受暑邪而致的急性病症,以大热、出汗、大渴、神昏、痉挛为特征,其发病急、传播快,临床较为常见。传统兽医学根据其发病特点及临床表现,又称为伤暑、黑汗、中暑等,现代兽医学称其为日射病、热射病、热痉挛、热衰竭等。笔者曾对几例纯血马的中暑病采用中西医结合的办法进行了救治,并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37.
口腔溃疡为口腔黏膜表层坏死脱落形成的浅表溃疡,黄豆到蚕豆粒大小,圆形或卵圆形,溃疡面为凹形,疼痛,周围充血,因疼痛常影响患畜的采食.其病因复杂,局部或全身因素皆可引起,较难彻底治愈.近年来,我们在临床实践中采用养阴生肌散配合知柏地黄汤治疗耕牛顽固性口腔溃疡3例,取得满意的疗效,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38.
1病因 本病的发生与母牛乳汁淤积、肝郁胃热有关。乳汁分泌过盛,幼畜吸乳过少,或幼畜死亡,母畜乳汁未消;乳孔闭塞,乳汁蓄积;犊牛吸乳咬伤母牛乳头可引起发病。喂食精料过多,致胃热壅盛,气血凝滞,而乳房是胃脉循行的部位,胃脉受阻,乳房经气阻塞,遂成乳痈。  相似文献   
39.
赛马的咽气癖发病率较高,治愈率低,患马常伴发肠臌气、腹痛及消化功能障碍等病症。多年来,我们采用针刺配合行为疗法治疗赛马咽气癖12例,报告如下。1症状咽气癖常常是用切齿咬住硬的物体(如马厩的门、饲槽边及围栏的铁杠),弯曲颈部且向后牵拉,同  相似文献   
40.
家畜睾丸总鞘膜腔内有大量浆性渗出液积蓄时称总鞘膜积液或阴囊积水.本病见于各种家畜,特别是老龄家畜较为多见. 1 发病原因 本病多因公牛睾丸受损伤,造成总鞘膜和固有鞘膜发生炎症及精索血液循环障碍所致. 2 临床症状 阴囊积水多为两侧性,一般呈慢性经过.患牛阴囊明显肿大,阴囊皮肤紧张,肿胀严重时,阴囊皮肤光亮.阴囊触之有波动感,热痛不明显.患牛站立时两后肢张开,驱赶运动时步态强拘.病程较长的患牛睾丸逐渐萎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