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5篇
林业   8篇
农学   7篇
基础科学   5篇
  6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1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3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5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3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7篇
  1988年   3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01.
102.
前言木材干燥要耗用大量能源,从原木到产品,干燥耗能约占加工总耗能的40~70%。常规窑干1万立方米厚度为5厘米的红松板材,正常耗能折合标准煤571吨,但生产中的非正常的热损失有时则超出上述数字1倍。据估计,全国每年需干燥的木材约为三千万立方米左右。由此可见,研究木材干燥节能技术和开发干燥新能源,对于节约能源,降低  相似文献   
103.
对黄体发育不全的奶牛分别在输精后的第3、4、5、6、7、8、9、10天肌肉注射HCG3000IU 1次,60d直肠检查统计怀孕牛头数,同时对输精后的奶牛在排卵后第0天和第5天分别肌肉注射HCG3000IU,并用酶联免疫法测定第0~14天孕牛排卵后血液中孕酮浓度。结果显示对于黄体发育不全的奶牛输精后第5天注射效果最好;排卵时注射HCG血液中孕酮和对照组基本相同,排卵第5天注射HCG,血液中孕酮浓度从第6天开始比对照组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04.
以NADH、NADPH、MV作为电子供体的亚硝酸还原酶的分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的硝酸还原、亚硝酸还原是自然界中无机氮转化为有机氮的极为重要的过程,但有关亚硝酸还原酶的报道不多。1962年,Hayeman、Cresswell以还原型甲基紫精(Methylviologen)作为电子供体从南瓜叶中分离出了同化型亚硝酸还原酶(nitrite reductase简称NiR),但对NADH、NADPH能否作为NiR的电子供体说法不一。有人认为,NADH、NADPH对测定亚硝酸的显色过程有干扰。为了寻找亚硝酸还原酶可靠的分离方法,开展了本项研究工作。  相似文献   
105.
在分析台湾农业技术引进的必要性与适应性的基础上,简述了祖国大陆对台湾地区农业技术引进的现状与问题,通过对永春芦柑栽培技术引进模式的分析,提出了对台湾农业技术引进的思考与建议:(1)多渠道加强人员交流;(2)技术引进要结合地区的适用性;(3)农业技术的引进要“软硬”兼备;(4)技术的交流与合作需加强知识产权的保障;(5)通过各种渠道搭建交流平台;(6)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相似文献   
106.
10个日本绒螯蟹群体与中华绒螯蟹形态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以10个日本绒螯蟹Eriocheir japonica群体和1个中华绒螯蟹E.sinensis群体为研究对象,分别测量了18个形态性状参数,数据经标准化后,对绒螯蟹群体形态差异进行了主成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冲绳以外的日本绒螯蟹群体的形态学特征存在较大的相似性,个体间有明显交叉;2)冲绳日本绒螯蟹群体与其它群体间形态差异较大,其多数个体与其它群体的个体分为两大支;3)中华绒螯蟹与日本绒螯蟹存在明显差异,可分为明显的两大支。  相似文献   
107.
108.
收获时受伤的马铃薯因从伤口侵入病菌,导致贮藏期缩短。故把这些马铃薯风干或收获后尽快使伤口愈合是很重要的。作者在以前的报告中曾指出,马铃薯的伤口组织表面先是有木质化物质,继而产生周皮细胞;并且还提  相似文献   
109.
渡边诚先生1938年出生于日本福岛县,1961年毕业于庆应大学文学部,现为名古屋大学文学部副教授。著有《绳纹时代的渔业》、《绳纹时代的植物食品》、《渔业的考古学》、《绳纹时代的知识》等书,发表过有关考古论文和报告书几十篇(种),在日本绳纹时代研究和食文化史、渔业史研究方面造诣较深,影响颇大。近几年,日本为数不多的几处研究所和大学内设立软 X 光摄影室,渡边诚先生利用名古屋大学文学部考古研究室的这一设备,对许多锈蚀或粘结不开的鱼钩,干果等物进行辨析,发表了《考古资料软 X 光射线摄影集》第一辑(1986年3月版),在此基础上对日本鱼钩进行分类,在寻找其发展渊源和横向联系时,进而又对中国与朝鲜半岛的资料进行了较为全面的搜寻和研究,并由此而得出一些令人感兴趣的结论。渡边诚先生认为:由于日本特殊的地理条件,拥有广阔的海岸线,自古以来渔业就十分发达,和以农业畜牧业为主的大陆不同,在获取蛋白质方面,一个主要靠家畜饲养,一个主要靠海产物。这种物质上的差异,实际上就是文化上的差异。作者在研究分布和编年时得出推论,认为中国渤海湾沿岸流行的钓针可能是从西伯利亚分别传往日本和中国,扮演这一经济文化传播的使者却是渔民,而且指出,中国的稻作文化也正依赖于他们,才插种于千岛之国,这一发人深省的提示,为我们寻找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提供了重要的线索。另外,译者目睹渡边先生从地层中取回泥土,采用漂洗筛选的办法取出鱼骨、鱼钩、果核等自然遗物,然后在显微镜观测下进行鉴定分类,摄影、绘图,这一细致、科学的严谨学风使得日本的考古发掘、整理水平高我们一筹,如果我国发掘、整理工作也能达到这样细致的程度,也许在中国境内鱼钩的分布会更密集一些、种类还可能更多一些,因为中国除了绵长的海岸线之外,还有众多的河流和湖泊……,渡边先生研究细小的鱼钩不仅告诉了我们的发掘者应该注意什么,同时也暗示了我们的研究者应注意到——古代渔业史的研究并不局限在经济史研究的一方之地,它和交通史、食文化史乃至文化史研究都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渡边先生在结论中提出“海洋性渔业文化圈”的概念十分令人注目,相对于此,中国是否有“内陆渔业文化圈”或其他“畜牧业文化圈”或以其它食文化特征划分的文化圈,这些,都是引起我国研究者深思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1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