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53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39篇
林业   454篇
农学   273篇
基础科学   287篇
  173篇
综合类   1895篇
农作物   300篇
水产渔业   173篇
畜牧兽医   975篇
园艺   378篇
植物保护   169篇
  2024年   19篇
  2023年   55篇
  2022年   69篇
  2021年   55篇
  2020年   85篇
  2019年   109篇
  2018年   109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80篇
  2014年   296篇
  2013年   165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07篇
  2010年   207篇
  2009年   217篇
  2008年   207篇
  2007年   216篇
  2006年   235篇
  2005年   237篇
  2004年   178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28篇
  2001年   111篇
  2000年   122篇
  1999年   127篇
  1998年   141篇
  1997年   102篇
  1996年   103篇
  1995年   105篇
  1994年   113篇
  1993年   151篇
  1992年   90篇
  1991年   90篇
  1990年   77篇
  1989年   74篇
  1988年   22篇
  1987年   27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24篇
  1984年   16篇
  1983年   19篇
  1982年   18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12篇
  1979年   3篇
  1966年   3篇
  1964年   9篇
  1960年   4篇
  1953年   9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41.
利用红外光谱(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二阶导数红外光谱(SD-IR)和二维相关红外光谱(2 D-IR))研究人工老化水稻种子.结果表明,人工老化水稻种子的原始光谱整体相似,二阶导数光谱在1800~800 cm-1范围内的吸收峰强度和形状出现差异.二维相关光谱显示,水稻种子随老化时间的增加,在800~1350 ...  相似文献   
142.
缺铁性黄化病是由于植物体内Fe元素含量相对过低而导致的叶片黄化,植物生长势衰弱,甚至危害植物生存的一种生理性病害。从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发病原因、地域分布以及措施应用研究3个方面进行综述,同时对未来植物黄化研究方向提出展望。进一步探明防治植物缺铁性黄化病的技术应用,为植物黄化病的防治提供长期有效的方案。  相似文献   
143.
鲎人工饲养技术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鲎属海洋底栖的节肢动物,生活在浅海区,在繁殖季节洄游到潮间带挖穴产卵。过去主要把它作为食用,随着鲎试剂研制成功、并广泛应用于医药卫生、食品检验等方面。因此,对鲎的需要量越来越大。但鲎的生活史很长,如用杀鲎取血制备试剂,不仅不能满足常年生产的需要,而且会破坏资源。所以在大规模研制试剂的同时、开展人工饲养技术的研究就显得很有必要。本文从生态学的角度出发、探讨了盐度、放养密度、耗氧量、抽血量、抽血间隔时间和摄食量等因素对鲎的变形细胞数量和存活率的影响,为人工饲养管理和适时适量抽血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44.
利用拮抗细菌防治烟草青枯病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145.
多效唑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主要从与植物抗逆性有关的部分因素以及多效唑对植物的抗倒伏、抗旱性、抗冷性、抗热性、抗衰老和防草抗病性的影响等方面阐述了多效唑提高植物抗逆性的研究进展,并提出了多效唑应用方面应加强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146.
丹参生长发育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为了掌握丹参生长发育特性,提高其药材质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方法]通过对丹参生长发育过程中农艺性状调查,并对根中有效成分总丹参酮、丹参酮ⅡA和丹酚酸B含量的测定,研究丹参生长发育及其不同时期根中有效成分含量的变化。[结果]丹参根与根茎鲜重、茎叶鲜重、主根长、主根径、株高、茎粗等9个农艺性状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丹参根的有效成分含量在生殖生长期高于营养生长期;丹参根中总丹参酮、丹参酮ⅡA、丹酚酸B含量总的变化趋势呈“低、高、低”的特征,均在7月中旬达到最高。[结论]得出了在丹参根药用成分最高时采收的时期。  相似文献   
147.
在河西沙漠绿洲边缘风沙危害重点区,为了提高流动沙丘的造林成活率,以达到防治风沙危害、保护和恢复绿洲边缘植被以及改善生态环境的目的,研究选用沙生植物沙拐枣、花棒、梭梭一年生苗木,分别采用ABT生根粉50mg/kg、100mg/kg、150mg/kg、200mg/kg和500mg/kg不同浓度水平进行处理,以不处理的作为对照(CK),在流动沙丘进行造林对比试验,结果得出3种沙生植物经ABT生根粉处理的树种造林成活率明显高于各自不处理的成活率。其中沙拐枣和花棒两种树种经ABT生根粉150mg/kg浓度处理林成活率最高分别达到了98.462%和81.429%。并且经ABT生根粉处理的造林树种与未处理对照造林树种相比有明显地增加根系数量及对高生长有显著影响作用。梭梭用ABT生根粉处理的造林试验,经调查数据分析显示200mg/kg浓度处理成活率高于其它水平处理及未处理的对照。  相似文献   
148.
硒与乳牛的生产性能密切相关,其不足或缺乏可引起乳牛繁殖性能下降,流产,胎衣滞留和犊牛腹泻等许多疾病.1989年我们对江西 Z 市奶牛场奶牛的生产性能进行了调查.1986年以来,该场奶牛的繁殖率一直较低,而胎衣滞留发病率、流产率及犊牛腹泻的死亡率则很高,经采样检测分析,初步发现该场奶牛处于亚临床缺硒状态.该奶牛场种植饲料的土壤硒含量为0.5450ppm,饲料平均含硒量为0.067ppm,奶牛全血硒水平为0.0609ppm,全血 GSH-P_x 活性为4.73活力单位/ml,肝硒含量为0.3646ppm(干重).本文初步确定了江西 Z 市奶牛生产性能与硒之间存在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9.
硒对麦芽品质影响的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浓度(10~200mg/kg)的硒溶液处理,对麦芽硒的吸收均有效。麦芽对硒的吸收率,5个处理分别为2.49%、1.13%、0.52%、0.60%、和0.50%。其中200mg/kg Na2SeO2处理中,加赤霉素(GA4+GA7)比不加GA4+GA7组其吸收率增加0.10%。10mg/kg Na2SeO3+0.05mg/kg(GA4+GA7)的处理能显著提高麦芽  相似文献   
150.
用脱毛剂量(28mg/kg体重)的环磷酰胺。对春季换毛前的貉(Nyctereutes procyonoides)进行肌注。研究其脱毛机理。在注药后的不同时间,取其背部皮肤样品少许,分别固宇下10%的福尔马林和2%的戊二醛中。采用常规的石蜡和超薄切片法制片。对其毛皮、毛被及皮脂等影响的组织进行观察。结果表明,注药后第1天毛囊结构已发生变化;第7天针毛囊和毛球角质经;第15天毛囊结构基本正常。毛囊上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