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244篇 |
免费 | 10篇 |
国内免费 | 5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10篇 |
农学 | 14篇 |
基础科学 | 15篇 |
1篇 | |
综合类 | 93篇 |
农作物 | 6篇 |
水产渔业 | 7篇 |
畜牧兽医 | 102篇 |
园艺 | 6篇 |
植物保护 | 5篇 |
出版年
2024年 | 2篇 |
2023年 | 10篇 |
2022年 | 7篇 |
2021年 | 8篇 |
2020年 | 5篇 |
2019年 | 8篇 |
2018年 | 6篇 |
2017年 | 6篇 |
2016年 | 9篇 |
2015年 | 3篇 |
2014年 | 9篇 |
2013年 | 16篇 |
2012年 | 15篇 |
2011年 | 7篇 |
2010年 | 14篇 |
2009年 | 14篇 |
2008年 | 16篇 |
2007年 | 12篇 |
2006年 | 7篇 |
2005年 | 12篇 |
2004年 | 8篇 |
2003年 | 14篇 |
2002年 | 9篇 |
2001年 | 4篇 |
2000年 | 2篇 |
1999年 | 6篇 |
1998年 | 4篇 |
1997年 | 4篇 |
1996年 | 3篇 |
1995年 | 5篇 |
1994年 | 2篇 |
1993年 | 1篇 |
1992年 | 1篇 |
1991年 | 1篇 |
1990年 | 1篇 |
1989年 | 3篇 |
1988年 | 4篇 |
1983年 | 1篇 |
排序方式: 共有25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42.
本文利用 Tai 氏的模型和方法、分析了1983—1984年度北方晚熟冬麦区区试中十一个品种蛋白含量等六性状的稳定性表现,对面粉蛋白含量与籽粒蛋白含量也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蛋白含量存在着明显的遗传型 X 环境互作,各品种蛋白含量的高低与其稳定性表现关系不密切,蛋白产量与籽粒产量在稳定性表现上比较一致,而蛋白含量的稳定性表现与籽粒产量、蛋白产量的稳定性表现无关, 相似文献
243.
本试验旨在研究低蛋白质饲粮氨基酸平衡模式对黄羽肉鸡生产性能、氮利用率、血浆生化指标的影响.选用1日龄健康快大型黄羽肉鸡公雏252只,根据体重相近原则,随机分为7个组,每个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鸡,对照组粗蛋白质和氨基酸含量均符合饲养标准需要量;低蛋白质组粗蛋白质含量降低3%,添加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和异亮氨酸,使其必需氨基酸含量与对照组相同;其余5个组根据扣除法原理,依次按照饲养标准中赖氨酸、蛋氨酸、色氨酸、苏氨酸及异亮氨酸水平扣除20%,其余氨基酸含量保持不变,分别为低蛋白质-赖氨酸组、低蛋白质-蛋氨酸组、低蛋白质-色氨酸组、低蛋白质-苏氨酸组和低蛋白质-异亮氨酸组.试验期21 d.结果表明:1)各组与对照组相比平均日增重、平均日采食量、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低蛋白质-赖氨酸组平均日增重最高,料重比最低.2)低蛋白质-蛋氨酸组和低蛋白质-色氨酸组血浆总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蛋白质-蛋氨酸组血浆白蛋白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低蛋白质组、低蛋白质-赖氨酸组、低蛋白质-苏氨酸组、低蛋白质-异亮氨酸组(P<0.05).低蛋白质-色氨酸组与低蛋白质-异亮氨酸组血浆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低蛋白质-赖氨酸组(P<0.05).3)所有组排泄物中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低蛋白质-赖氨酸组、低蛋白质-苏氨酸组氮存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所有组赖氨酸、异亮氨酸、苯丙氨酸、缬氨酸存留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蛋白质-异亮氨酸组蛋氨酸、精氨酸存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低蛋白质组、低蛋白质-赖氨酸组、低蛋白质-色氨酸组、低蛋白质-异亮氨酸组和低蛋白质-苏氨酸组的苏氨酸、亮氨酸、酪氨酸存留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综合以上结果得到,1~21日龄快大型黄羽肉鸡低蛋白质饲粮(粗蛋白质含量为17.51%)中赖氨酸∶蛋氨酸∶苏氨酸∶色氨酸∶异亮氨酸的适宜比例为100∶(44~ 55)∶72∶(18~23)∶(54~72). 相似文献
244.
与黄瓜早熟性有关的主要农艺性状的相关与通径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与早熟性相关的12个农艺性状进行相关性和通经分析。相关分析表明,采瓜数、座瓜率与前期产量呈极显著正相关;第一雌花花期、始收期与前期产量呈显著负相关。通经分析表明,商品瓜日增克数、座瓜率、采瓜数、第一雌花花期对前期产量有直接效应;始收期对前期产量有间接效应。 相似文献
245.
246.
247.
詹洪平;徐祖荫;贺兴江;周文才;韦小平;段彦民 《中国蜂业》2020,(10):37-39
<正>雄蜂由未受精卵发育而成,专司交尾功能,在分蜂季节蜂群会培育大量的雄蜂,为处女王交尾提供必要条件。实际生产中,养蜂者关注蜂王较多,往往会忽略雄蜂的培育[1]。众所周知,质量优良的蜂王才能产下采集能力强、效率高的工蜂,而蜂王的质量在很大程度取决于与其交配的雄蜂数量和质量[2],雄蜂与蜂王的产卵力强弱、寿命长短,工蜂采集力强弱、习性驯劣,甚至是蜂群的抗病抗虫能力等都有密切关系[3,4],培育优良蜂王,父群和母群的选择同样重要[5-7]。 相似文献
248.
249.
K_3-单群A_5,PSL(2,7),A_6能被其所有的交换子群覆盖.研究其极大交换子群,给出了所需交换子群的最少个数,即θ(A_5),θ(PSL(2,7)),θ(A_6)的值. 相似文献
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