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99篇
  免费   73篇
  国内免费   159篇
林业   344篇
农学   193篇
基础科学   303篇
  225篇
综合类   1883篇
农作物   207篇
水产渔业   298篇
畜牧兽医   755篇
园艺   337篇
植物保护   86篇
  2024年   37篇
  2023年   6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9篇
  2020年   76篇
  2019年   121篇
  2018年   116篇
  2017年   80篇
  2016年   87篇
  2015年   83篇
  2014年   217篇
  2013年   197篇
  2012年   238篇
  2011年   219篇
  2010年   256篇
  2009年   249篇
  2008年   220篇
  2007年   196篇
  2006年   191篇
  2005年   162篇
  2004年   146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120篇
  2001年   97篇
  2000年   89篇
  1999年   85篇
  1998年   75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68篇
  1995年   65篇
  1994年   83篇
  1993年   73篇
  1992年   69篇
  1991年   47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40篇
  1988年   46篇
  1987年   37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1篇
  1984年   22篇
  1983年   26篇
  1982年   24篇
  1981年   20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镉在不结球白菜中的积累及外源脱落酸对镉积累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溶液培养的方法,研究了镉(Cd)和脱落酸(ABA)对不结球白菜幼苗生长以及Cd积累的影响。结果表明,10μmol·L-1Cd处理显著抑制不结球白菜幼苗的干物质积累,降低不结球白菜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PSⅡ最大光化学效率、PSⅡ光合电子传递量子效率、电子传递速率和光化学猝灭系数,增加不结球白菜叶片的非光化学猝灭系数。5μmol·L-1ABA处理对不结球白菜地上部干物质的积累及净光合速率没有显著影响,但降低了不结球白菜的根系干重、叶片的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而在100μmol·L-1Cd胁迫下,外源ABA处理明显增加不结球白菜根系Cd含量,降低Cd向地上部的转运能力,降低不结球白菜地上部Cd含量。试验结果还显示:不结球白菜地上部Cd含量占总Cd含量的百分比与叶片蒸腾速率呈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2.
串珠镰刀菌引起玉米穗粒腐病防御酶变化及其电镜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串珠镰刀菌(Fusarium moniliforme)侵染引起玉米穗粒腐病的防御酶活性变化和病原菌侵染过程进行研究。采用人工接菌的方法,分别对抗(Bt鄄1)、感(掖478)玉米材料进行接种,取抗、感材料间隔24 h 的6 个时间段接菌部位的苞叶组织,分析玉米植株感病后部分防御酶、同工酶谱的动态变化,并用扫描电镜对病原菌入侵植株过程进行组织病理学观察。扫描电镜观察发现,菌丝首先要经过1 ~ 3 d 生长后,大约在72 h 左右开始侵入气孔,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侵入气孔的菌丝量逐渐增多。这说明病原菌是直接通过气孔侵入寄主苞叶组织。同时,玉米受串珠镰刀菌侵染后,苯丙氨酸解氨酶 (PAL)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都是先上升后下降,在感病材料Ye478 中PAL 的活性要比抗病材料Bt鄄1 中增加的更快、更高;同样对于POD 来说,在感病材料Ye478 中的活性要比抗病材料Bt鄄1 中的高,但变化趋势在2 个材料中相似;而丙二醛(MDA)的含量则相反,在感病材料Ye478 中的活性要比抗病材料Bt鄄1 中的低;对POD 同工酶酶谱分析,2 个材料都增加了3 ~ 4 个条带,没有明显的区别,这说明玉米感病后会通过增加POD 的活性来抵御外源病菌的侵入。总体而言PAL和POD 活性水平与材料抗性呈负相关;MDA 与材料抗性呈正相关关系。对玉米植株感病后防御酶活性变化的分析和病原菌入侵寄主的电镜观察结果,可为深入研究玉米穗粒腐病抗病机制和抗病育种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3.
采用3-PRRP(4r)并联机构作为主体机构,在机构移动副处的主负荷方向上辅以磁流变阻尼器(MRFD),采用LQR最优控制算法对装置进行半主动控制,从而实现对车载仪器的多维减振。实验结果表明,该MRFD多维减振机构具有良好的多维减振效果。  相似文献   
104.
本试验在人工感染鸡支原体肺炎模型中,通过受试鸡气囊损伤评分等指标的检测,评估了不同剂量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对支原体肺炎感染鸡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60~ 80 mg/L剂量组10%磷酸替米考星可溶性粉治疗支原体肺炎感染鸡的治愈率和有效率分别可达70%和100%,与目前已经上市销售的10%替米考星可溶性粉(75 mg/L水,以替米考星计)的效果相当,而且由于磷酸替米考星通过增加磷酸基团而显著增加了该药的水溶性,使得该药在临床使用中更加便捷.  相似文献   
105.
浙江省稻田系统秸秆还田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秸秆还田是实施肥药减施及有机养分替代的主要技术。稻-麦轮作是浙江北部和中部稻区的主要栽培模式,稻-油和稻-稻模式则主要分布在浙江中部和南部稻区。调查表明,浙江稻区不同栽培模式的秸秆还田与耕作方式主要有:双季稻田秸秆翻耕还田,稻-麦(油)轮作水稻秸秆覆盖还田,以及稻-麦(油)轮作水稻季的4种秸秆还田耕作方式——麦(油)秸秆覆盖还田免耕水稻直播方式、麦(油)秸秆还田浅耕水稻直播方式、麦(油)秸秆还田深耕水稻插秧方式、麦(油)秸秆还田深耕水稻直播方式。不同耕作及还田方式各有利弊,但同时存在秸秆量大、还田困难,肥料配施没有定量计算方法,病虫害加剧,土壤水分需要科学管理,农机需要合理选择与操作等问题。通过调查研究,参考已有的研究技术资料,针对秸秆还田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与总结,提出以下对策。1)采取方式轮换措施调和不同耕作类型及不同秸秆还田方式产生的不足。2)中等肥力农田以单季秸秆还田量5~6 t·hm-2、全年秸秆还田量10~12 t·hm-2比较适宜,超过的秸秆量建议通过综合利用方式加以解决。3)肥料配施采取以氮肥全季调施、前期适当增施,钾肥适当减施为主的秸秆还田施肥策略。4)病虫害防治采取提前翻耕、秸秆深埋、淹水闷田的措施。5)水分管理以易于机械耕作和秸秆还田后保持土壤湿度促进秸秆腐解为原则,晚稻提倡干湿交替的灌溉管理方式。6)机械类型应选择带有秸秆切碎装置的收割机,耕作机械要保证翻埋深度,以实现稳定与均匀的还田作业。  相似文献   
106.
应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对金银忍冬(Loniccra maackii)和榆叶梅(Prunus triloba)春季光合作用的日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利用SPSS统计分析软件,采用相关分析及回归分析得出净光合速率与光合有效辐射、气温、大气湿度、气孔导度等生理生态因子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金银忍冬春季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17∶00出现一个小高峰,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气孔导度(Gs)、光合有效辐射(PAR)、大气相对湿度(RH)、胞间CO2浓度(Ci);榆叶梅春季光合速率呈双峰曲线,影响光合速率的主要因子为光合有效辐射(PAR)、气孔导度(Gs);金银忍冬较榆叶梅春季净光合速率大。  相似文献   
107.
近年来,萧山区瓜沥镇农村经济迅猛发展,农村劳动力在产业间转移越来越大,许多农户对经营土地缺乏能力,出现了农户之间自发式小规模的土地转包。但这种转包关系又难以长久落实,因此迫切需要村级经济组织做好土地经营权流转的服务工作,为农民解决后顾之忧。该镇在推进和完善农业土地经营权流转发包工作中严格把握好几个环节,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一、掌握好政策原则一要坚持在家庭承包权不变的前提下,实行土地经营权流转,这是关键。农户土地经营权流转,必须征求群众的意见,经村三委会讨论通过,并与农户签订好经营权流转委托书。二要有利于健全土地经营权流转  相似文献   
108.
以非吸附性溴离子为示踪剂,采用室内模拟降雨方法研究间歇降雨和施肥部位对红壤坡面产流、产沙以及溴离子迁移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降雨特征相同条件下,3次降雨的总径流量无明显差异,但第3次降雨形成的产沙量分别是第1次和第2次的7倍和2.2倍,这表明因前期含水量的提高而降低了土壤抗冲性是红壤侵蚀的主要原因之一;径流溴离子浓度随时间变化均呈幂函数衰减,与施肥部位无关;施肥部位越靠近坡底,径流溴离子初始浓度越高且衰减速度越快;溴离子流失数量与施肥距离呈显著正线性关系。通过估算3次间歇降雨径流中溶质流失数量的来源发现,淋溶到坡面土壤中的溴离子再次参与径流流失的数量,其平均比重从81.61%提高到了93.76%,这表明施加在上坡部位的肥料被淋溶后对后期径流养分流失的贡献十分显著。  相似文献   
109.
狂犬病通常由病兽以咬伤方式传给人,临床表现为特有的恐水、怕风、恐惧不安、咽肌痉挛、进行性瘫痪等.发病后,病死率几乎为100%.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统计,每年估计有4万~10万人因感染此病而死亡.狂犬病发生于世界上的80多个国家和地区,亚洲是狂犬病持续高发地区.我国狂犬病在上世纪90年代得到了很好的控制,但近几年因狂犬病死亡的人数逐年上升,形势不容乐观.  相似文献   
110.
阐述了2005年褐稻飞虱暴发成灾的原因,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