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2篇
  1篇
综合类   15篇
水产渔业   17篇
畜牧兽医   14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5篇
  200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21.
放养密度对古根丰年虫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根丰年虫学名鹄沼枝额虫(Branchinella kugenumaensis(Ishikawa)1895),又称淡水丰年虫,英文名fairyshrimp,是生活在淡水中的一种小型低等鳃足类甲壳动物,喜群居,自然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及印度南部等淡水水域。古根丰年虫刚孵出的无节幼体是淡水经济动物苗种的理想开口活饵料,古根丰年虫成体是淡水经济动物幼体培育及养殖的优良饵料。  相似文献   
22.
23.
正浙江省德清县禹越镇是全县黑鱼养殖较为集中的区域,全镇黑鱼专养面积为5399亩,养殖产量在2000~2500千克/亩,年产量约1.2万吨,年产值2亿元,在当地淡水养殖产业及农业经济发展中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然而,传统黑鱼养殖产业因养殖集约化程度高,养殖中普遍采用鲜饲料投喂,在养殖耗水量和通过尾水排放化学需氧量(COD)、总有机碳(TOC)、总氮等浓度均较高,不利于产业可持续发展。为此开展了配合饲料替代鲜活饲料养殖示范,将有利于引导黑鱼养殖业向  相似文献   
24.
用添加或不添加1000(IU/kg饲料)酸性植酸酶、4种磷酸二氢钙用量(0、5、10和15g/kg饲料)设计配方,制成8种试验饲料,开展为期8周的青鱼饲养试验.结果表明,青鱼摄食无植酸酶、加15 g/kg磷酸二氢钙的饲料(饲料4)和有植酸酶且磷酸二氢钙用量为10~15 g/kg的两种饲料(饲料7、8)后,鱼体增重和鳞片磷含量显著高于其它组,而饲料系数则较低,鱼体水分升高,脂肪降低.饲料中磷酸二氢钙用量为0~10g/kg时,添加植酸酶能使饲料磷在鱼体内的积累率显著高于其它试验组(P<0.05).试验鱼摄食无植酸酶和磷酸二氢钙的试验饲料(饲料1)后,其肌肉和鳞片的灰分含量、鳞片磷含量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青鱼摄食无植酸酶但磷酸二氢钙用量为0或5g/kg的试验饲料(饲料1和饲料2)和摄食有植酸酶但不加磷酸二氢钙种试验饲料(饲料5)后,全鱼磷含量显著低于摄食有植酸酶且饲料中磷酸二氢钙用量为5~15 g/kg的3个试验组(P<0.05).  相似文献   
25.
选用初始体重为(39.68±3.05)g的草鱼作为试验对象,在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中,设5个不同的植酸酶添加水平(500、750、1 000、1 250、2 500 U/kg),另设2个对照组,对照组1(D1):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添加无机磷(Ca(H2PO4)2),对照组2(D2):全植物蛋白基础饲料不添加植酸酶和无机磷,开展了为期8周的饲养试验。研究了植酸酶对草鱼生长、非特异免疫及消化酶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对照组1鱼体的特定生长率最大,FCR显著低于其它各组(P〈0.05);与对照组2相比,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草鱼的饲料系数显著降低、蛋白质效率、特定生长率得到显著提高(P〈0.05)。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显著大于对照组2(P〈0.05),对照组1的血清SOD活性显著高于其它各组(P〈0.05);血清及肝胰脏中各组碱性磷酸酶(AKP)活性无显著性差异(P〉0.05);添加植酸酶后肝胰脏中SOD活性增强,且当植酸酶含量为1 250 U/kg时,肝胰脏SOD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1和对照组2(P〈0.05)。当植酸酶添加水平大于1 000 U/kg时,草鱼肝胰脏和肠道中蛋白酶、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都明显增强。结果得出,当植酸酶添加水平为1 000~1 250U/kg时,全植物蛋白饲料中添加植酸酶有助于草鱼的生长、非特异性免疫机能的提高,并能有效增强草鱼肝胰脏和肠道中的消化酶活性。  相似文献   
26.
野生和池塘养殖花鲭肌肉营养组成的比较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野生花鱼哥和池养花鱼哥肌肉中常规营养组成、18种氨基酸含量及脂肪酸组成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鱼肌肉的水分及灰分含量显著高于池养鱼,而粗脂肪含量显著低于池养鱼(P〈0.05),两者粗蛋白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两者肌肉中氨基酸的含量,除胱氨酸外的其余17种氨基酸的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野生鱼肌肉脂肪酸组成中,饱和脂肪酸总量和多烯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池养鱼,单烯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低于池养鱼(P〈0.05)。在多烯酸中,野生鱼的C18:2、C18:3和C20:2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低于池养鱼,而C20:3、C20:4、C20:5、C22:4、C22:5、C22:6、Xn-6及Xn-3占脂肪酸总量的百分比显著高于池养鱼(P〈0.05)。但池塘养殖花鲭单位重量肌肉组织所含的人体所需必需脂肪酸的量,除EPA略低外,n-6系列PUFA总和、n-3系列PUFA总和及DHA均高于野生鱼。  相似文献   
27.
挑选体重为(10.49±0.13)g健康的中华绒螯蟹180只,平均分成6组,每组3个重复,分别饲喂含0、0.25×109、0.5×109、1×109、2×109、4×109 cfu/kg枯草芽孢杆菌的饲料,进行8周的生长试验,以探讨芽孢杆菌对中华绒螯蟹生长性能及体成分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枯草芽孢杆菌添加量的增加,中华绒螯蟹的生长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当饲料中添加1×109 cfu/kg时增重和特定生长率最大,且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通过方差分析,各个组全蟹的水分、粗脂肪、粗蛋白、粗灰分差异不显著(P>0.05);添加枯草芽孢杆菌试验组能降低肝体指数,1×109cfu/kg组的肝体指数最小,且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饲料中添加适宜的枯草芽孢杆菌可显著提高中华绒螯蟹的生长,且不会明显改变全蟹的营养成分组成,适宜添加量为1×109 cfu/kg。  相似文献   
28.
29.
以鱼粉和晶体氨基酸为蛋白源,制作7组缬氨酸梯度水平分别为6.3、7.2、8.9、11.0、12.6、14.1、15.8 g/(kg干饲料)的等氮等能半精制饲料,饲喂初始体质量为1.35 g的草鱼鱼种75 d,结果表明:草鱼鱼种增重率随饲料缬氨酸水平的提高而显著增加,当饲料缬氨酸水平达12.6 g/(kg干饲料)时草鱼鱼种增重率达最大值,继续增加饲料缬氨酸水平,草鱼鱼种增重率显著下降(P0.05)。草鱼鱼种蛋白质累积率表现出与增重率相同的趋势。草鱼鱼种饲料效率在饲料缬氨酸水平为12.6、14.1 g/(kg干饲料)时达最大值(P0.05)。饲料缬氨酸水平对草鱼鱼种鱼体必需氨基酸、支链氨基酸、总氨基酸含量及体组成无显著影响(P0.05)。草鱼鱼种肝脏谷丙转氨酶活性在饲料缬氨酸水平为11.0 g/(kg干饲料)时达最高值(P0.05),但各组之间并无明显规律性,饲料缬氨酸水平对草鱼鱼种肝脏谷草转氨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分别以鱼体增重率、蛋白质累积率和饲料效率为指标,以抛物线回归模型分析,求得草鱼鱼种对饲料缬氨酸的需求量为12.79~13.68 g/(kg干饲料),占饲料蛋白的3.76%~4.02%。  相似文献   
30.
配制蛋白质水平20%~50% 的7种等能半精制实验饲料,饲养平均初始体重为1.26±0.02 g 的7组3重复的刺鲃(Barbudes caldwell)幼鱼8周,研究刺鲃对饲料蛋白的需求量。结果显示,饲料蛋白水平对实验鱼的成活率、脏体比和肝体比等均无显著影响(P >0.05),而对鱼体终重有显著影响(P <0.05);鱼体增重和生长比速均随饲料蛋白水平从20%升高到35%而不断提高,但饲料蛋白水平进一步提高,则鱼体增重和生长比速均无显著差异(P >0.05)。饲料蛋白水平30%~50%的5个实验组的饲料效率无显著差异(P>0.05), 但均显著高于饲料蛋白为20%和25%的2个实验组(P <0.05)。蛋白质效率(PER)与饲料蛋白水平(x)呈负相关(PER= 3.006-0.03251x, R =0.9366)。饲料蛋白水平对鱼体的胴体水分、粗蛋白和粗灰分的含量无显著影响(P > 0.05);胴体脂肪含量随饲料蛋白水平(x)的升高而不断降低(L=8.2169-0.0458x,R =0.8551)。实验鱼肝胰脏蛋白酶活性则在组间无显著差异(P > 0.05)。肠蛋白酶和肝胰脏淀粉酶活性均随着饲料蛋白水平的升高而呈现先逐渐升高,且升高到一定程度后又呈逐渐下降的趋势。肠淀粉酶活性(IAA)与饲料蛋白水平(x)呈负相关关系(IAA = 84.625-0.9147x, R =0.8463,)。以鱼体增重为指标(y),与饲料蛋白水平(x)拟合折线模型进行回归分析,估算出饲料蛋白质适宜水平为占干饲料的3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