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9篇
  免费   69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林业   336篇
农学   183篇
基础科学   290篇
  212篇
综合类   1832篇
农作物   187篇
水产渔业   288篇
畜牧兽医   691篇
园艺   320篇
植物保护   83篇
  2024年   32篇
  2023年   66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103篇
  2020年   75篇
  2019年   119篇
  2018年   111篇
  2017年   74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81篇
  2014年   216篇
  2013年   191篇
  2012年   232篇
  2011年   211篇
  2010年   250篇
  2009年   235篇
  2008年   212篇
  2007年   187篇
  2006年   178篇
  2005年   152篇
  2004年   144篇
  2003年   112篇
  2002年   117篇
  2001年   95篇
  2000年   84篇
  1999年   84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75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77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65篇
  1991年   45篇
  1990年   57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44篇
  1987年   35篇
  1986年   22篇
  1985年   26篇
  1984年   1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19篇
  1981年   18篇
  1980年   9篇
  1979年   7篇
  1978年   8篇
  1963年   6篇
  1959年   5篇
  1957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11.
转基因及常规水稻幼苗对潮霉素敏感性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研究了转基因及常规水稻幼苗叶面喷施潮霉素B溶液后的反应。结果发现,常规水稻吸收潮霉素B后,叶片会出现以褐斑为特征的中毒症状。在50~100mgL浓度范围内,褐斑的数目和面积随时间和浓度的增加而增加,溶液中滴加DMSO可提高潮霉素对稻苗的毒性。浓度在75mgL及以上时,喷后第7天,处理的所有幼苗都出现症状。而浓度在50mgL时,个别幼苗经处理后未出现中毒症状。在上述浓度范围内,带潮霉素磷酸转移酶基因(hpt)的Bt转基因水稻(克螟稻)幼苗均未出现中毒症状。苗期鉴定与抽穗前后成株期鉴定的结果相一致。讨论了叶面喷施潮霉素B溶液在转基因水稻育种和筛选潮霉素敏感转基因水稻突变体中的可能应用。  相似文献   
112.
通过转基因手段改善作物产量性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世界范围内,目前的作物转基因研究主要针对于提高作物自身的抗逆性开展,而产量是一个较为复杂的农艺性状,受多种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所控制.其中,光合作用、氮素同化、碳源分配、植株株型等生理过程是产量形成的基础.随着植物基因组测序工程的逐渐完善,控制上述生理过程的许多基因已被成功分离,并通过基因工程手段对其进行遗传修饰,最终获得了产量性状得以明显改善的转基因植物.虽然目前对于基因如何调控每个性状的机制尚未得到充分阐明,但是这些基因的获得及其增产功能的验证为作物的高产育种提供了一条全新的思路和一系列新方法.随着国家转基因生物新品种培育科技重大专项的实施,对功能基因的认识显得尤为重要,本文主要从影响作物产量形成的源、流、库、株型、氮素及水分利用率等几方面入手,对近10年来控制植物产量性状基因的相关研究进行了综述,期望为高产转基因作物新品种的培育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3.
"四荒"资源治理开发,对于控制区域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提高土地生产力,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民、企事业单位、城镇职工等相关利益群体收入,推进当地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具有深远意义。但在大规模治理开发"四荒"资源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些问题,如广大干部群众对开发利用"四荒"资源的意义、方针政策等的认识不够,出现"重开发,轻治理;重经济效益,轻生态和社会效益"的现象等,建议"四荒"资源开发治理要走"两个结合"的路子,实行市场经济管理体制,倡导效率优先机制,扎实推进千家万户综合治理,寻求资金扶持等。  相似文献   
114.
为研究外源豌豆铁蛋白基因(Pea-Fer)导入水稻后对受体重要生物学特性的影响,本实验以原始受体亲本粳稻(Oryza sativa ssp.japanica)品种秀水11为轮回亲本,外源豌豆(Pisum sativum)铁蛋白转基因纯系Fer34为非轮回亲本,采取连续回交,结合gus标记基因辅助选择技术,在BC6F3获得含Pea-Fer的Fer34-XS11,它与秀水11构成一对近等基因系。结果显示,(1)Pea-Fer导入显著提高了水稻籽粒中的铁元素含量,但对镁、钙、锰和锌等元素的积累作用影响不大;(2)Pea-Fer导入对种子发芽特性和苗期植株生长速率无显著影响;(3)Pea-Fer导入没有改变成株叶片光合色素的含量和组成,但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植株的净光合速率;(4)Pea-Fer导入对水稻的成熟期农艺性状及经济性状均无不良影响。外源豌豆铁蛋白基因的导入除使水稻籽粒的铁含量有明显增加外,研究结果表明对水稻其它重要生物学性状并无明显负作用,这为开展富铁水稻新品种培育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15.
有机肥料对改善农产品品质的作用及机理   总被引:61,自引:0,他引:61  
本文讨论了施用有机肥对西瓜,烟草和蕃茄品质的影响及其作用机理。多年试验结果表明,在等氮磷钾条件下,配施有机肥较单施化肥,有利于西瓜糖分增加;烤烟上等品率提高和改善蕃茄果实的品质。.由于有机肥料具有养分完全组成和供肥性能好,能改善作物营养并促进养分平衡,抑制高氮对品质的负作用,使供氮性能与作物需求趋向协调,有利平衡作物的碳氮代谢过程。有机肥还能影响不同内源激素浓度及比例,促进作物生长发育。  相似文献   
116.
利用筛选的鸡痘热稳定性保护剂与鸡痘病毒悬液混合后 ,制成冻干制品。研究结果表明 :制品在 3 8℃作用 10d外观无明显变化 ,作用 2 1d后制品稍有萎缩 ;作用 10和 2 1dEID50 ( 0 .2ml)分别为 10 - 6 .5和 10 - 7.5。  相似文献   
117.
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植物群落物种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应用群落多样性指数(D)、均匀度(J)、生态优势度(C)等指标,对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不同生境的天然植物群落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荒漠植物群落多样性指数(D=0.603~1.628)和均匀度(J=0.411~0.629)都较低,而生态优势度(C=0.564~0.854)较高,说明荒漠植物群落组成种类少,结构单一,表现出较大的脆弱性;多样性与生态环境关系密切,D和J随生境渐好而递增,C随生境渐好而递减,可作为环境评价指标;环境改善有助于群落演替进程的加速;人工植被各演替阶段植物组成变化较大,演替最终趋向天然植物群落.  相似文献   
118.
释放中华微刺盲蝽防治茄子害虫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3.00、1.50和0.75头/m^2 3种释放密度,探讨了释放中华微刺盲蝽对大棚内茄子上节瓜蓟马、烟粉虱和朱砂叶螨等3种害虫的控制作用,结果表明中华微刺盲蝽在释放区能形成种群;在0.75头/m^2的释放密度下,该盲蝽已能很好地控制茄子上的3种害虫,释放后20~30d控制效果达100%.  相似文献   
119.
卷荚相思嫩枝扦插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影响卷荚相思扦插生根的内、外因素研究表明:外源生根激素可显著提高扦插生根率,ATB1号生根粉的促根效果优于IBA,NAA;半封闭式扦插效果好;细砂及沙性黄土较宜作扦插基质;在不同季节扦插,其生根率没有显著差异,但生根所需时间差异显著;扦插适宜的光照强度为7 000~15 000 Lx,其间光照强度越高,插穗生根速度越快;1~5龄母树上采集的插穗生根率基本相同,但开始生根时间随母树年龄的增大而推迟,插穗木质化程度对生根的影响与母树年龄效应的影响相似.  相似文献   
120.
老龄垃圾渗滤液混凝-催化臭氧氧化工艺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制备了载有Fe、Mn、Co、Pd、Cu金属氧化物的活性炭纤维(M/ACF)催化剂,用于老龄垃圾渗滤液催化臭氧氧化反应.渗滤液预先混凝.实验结果表明:混凝后,COD去除率为41%,臭氧投加量为1.26 g·L-1时,催化臭氧氧化能够显著提高渗滤液的BOD5/COD比值,从0.15提高到0.5左右,COD去除率达到69.5%.在410 nm处吸光度去除率达到90.1%,色度得到很好去除.UV254去除率达到65.9%.超滤结果表明,催化臭氧氧化之后,分子量小于1 kDa的物质所占COD的百分比从35%升高到81%.5种催化剂中Fe/ACF的效果最好.M/ACF催化剂作用的机理包括两种途径:催化臭氧氧化分解产生了高活性自由基和催化剂吸附有机物形成表面环状螯合物,形成较强的亲核部位,提高臭氧反应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