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5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20篇
林业   22篇
农学   31篇
基础科学   57篇
  60篇
综合类   181篇
农作物   29篇
水产渔业   15篇
畜牧兽医   98篇
园艺   28篇
植物保护   12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5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23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1篇
  2007年   30篇
  2006年   16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9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20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16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6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7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3篇
  1979年   3篇
  1964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9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11.
研究不同保护性耕作模式与施肥模式对春玉米田土壤养分、水分利用效率、养分利用效率、作物产量的影响,筛选适宜的保护性耕作和施肥模式,为渭北旱塬农田培肥、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增加玉米产量提供技术支撑。2013-2014年在渭北旱塬开展田间试验,设置农户常规模式(翻耕+低肥)、现有高效模式(免耕+高肥)和创新高效模式(深松+平衡施肥)3种处理,测定玉米播前和收后土壤养分变化,各生育时期、休闲期土壤水分变化和作物产量。结果表明:"深松+平衡施肥"模式与"免耕+高肥"模式较"翻耕+低肥"模式提高土壤0~60cm土层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其中0~20cm土层增加显著;2013年"免耕+高肥"模式对土壤养分增加量较"深松+平衡施肥"模式高,2014年"深松+平衡施肥"模式较"免耕+高肥"模式和"翻耕+低肥"模式高,在0~20cm土层增加显著。"深松+平衡施肥"模式较"翻耕+低肥"模式2a平均增加产量11.23%,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提高12.3%,且显著提高氮磷肥利用效率。综合分析表明,"深松+平衡施肥"模式在增加土壤养分质量分数、提高水分和养分利用效率及增加产量方面优于其他2种模式,是适合渭北旱塬春玉米增产的生产模式。  相似文献   
112.
洱海捕食线虫真菌生物多样性研究(英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调查洱海底泥中捕食线虫真菌生物多样性。[方法]采集洱海底泥616份,应用传统的分类鉴定方法分离、纯化和鉴定。[结果]共分离鉴定3属,22种捕食线虫真菌,其中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oligospora),弯孢节丛孢(A.musiformis)和长孢隔指孢(Dactylellaleptospora)为优势种,检出率分别为28.05%,16.04%和8.92%。通过对4个季节捕食线虫真菌多样性分析,发现夏、春和秋3季的生物多样性较丰富,多样性指数分别为2.59,2.47和2.34,冬季多样性指数比较低,为1.48。在所分离到的捕食线虫真菌中,产黏性菌网的菌种占优势(41.00%)。[结论]洱海中存在丰富的捕食线虫真菌资源,其生物多样性具有季节性变化的特点,产黏性菌网的捕食线虫真菌为洱海中捕食线虫真菌的优势种群。  相似文献   
113.
以灯盏花(Erigeron breviscapus)叶片为外植体,比较不同激素及其浓度对愈伤组织的诱导与分化、继代增殖、生根的影响.结果表明:诱导愈伤组织最佳的培养基是MS+KT 0.5 mg/L+2,4-D 10 mg/L和MS+2,4-D0.5 mg/L+6 BA 0.5 mg/L,诱导率为100%.二者相比,前者长出的愈伤组织较为紧密,而后者松散性好.MS+6 BA 0.5 mg/L+10%香蕉汁是诱导芽最佳的培养基,达87%;加入0.3 mg/L NAA的1/2MS培养基对生根较为有利,达83%.  相似文献   
114.
杂交牙鲆是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应用夏鲆(♂)和牙鲆(♀)进行人工杂交授精,获得的生长发育正常的杂交子代。在养殖过程中,杂交牙鲆表现出生长速度快、成活率高、抗逆性强、对环境的适应性强、不育等特点。  相似文献   
115.
1985~1989年黔西县发生一种人畜共患的急性恶性传染病,该病发病死亡率很高.经流行病学调查、临床观察、实验室诊断,确诊为狂犬病.为了扑灭该病,及时采取了综合防制措施,基本控制了该病的再发生.现报告如下.1 流行病学调查1985年以来,黔西县农户养犬数量增加,  相似文献   
116.
影响肉鸡鸡体着色程度的原因及对策余佳胜,曾邦藩尽管鸡体着色程度与其营养价值毫无关系,但我国广大消费者和养鸡户仍视为衡量肉鸡质量的主要的尺度之一,直接影响着市场的需求,因此肉鸡的着色效果问题一直困扰着饲养户及饲料厂。有效的肉鸡着色依赖于两类组织的着色—...  相似文献   
117.
聂荣邦 《作物研究》1994,8(1):30-32
化学抑芽剂抑芽敏(Prime+250EC)加入表面活化剂后,抑芽效力明显增强,抑芽率提高,因此可以通过加入活化剂来降低抑芽敏用量,从而降低烟草化学抑芽的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8.
蚕病防治     
家蚕饲养在室内,虽能免遭自然界风雨的侵袭,但蚕病的种类和发生量往往受到各个蚕期的气象条件和营养条件的影响。举例说,无论是哪一年,春蚕期蚕病危害少,茧质优,但在高温持续的早秋蚕期,是一年中产量最低,茧中病蚕,内印茧发生也多的  相似文献   
119.
瓜类栽培常发生枯萎病,为了避免为害和保持低温下的长势,而进行嫁接栽培。近年来由于瓜类急性萎凋病为害,尤以在连作地上,即使进行嫁接栽培,也常有发病。 一、发生现状与问题: 农林水产省蔬菜试验场在全国调查了嫁接栽培的实际效果。全国以西瓜嫁接栽培面积最多,占西瓜栽培总面  相似文献   
120.
应用敌马烟剂防治云杉网蝽的试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甘肃省舟曲林业局云杉落针的原因之一是由于网蝽的来害结果。1994年7-8月间,应用本课题组研制的新型敌马烟剂对云杉网蝽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林间防治试验以及大面积防治示范,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