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99篇
  免费   122篇
  国内免费   210篇
林业   439篇
农学   320篇
基础科学   141篇
  242篇
综合类   2210篇
农作物   227篇
水产渔业   140篇
畜牧兽医   956篇
园艺   411篇
植物保护   145篇
  2024年   43篇
  2023年   144篇
  2022年   133篇
  2021年   117篇
  2020年   136篇
  2019年   208篇
  2018年   204篇
  2017年   117篇
  2016年   125篇
  2015年   139篇
  2014年   275篇
  2013年   222篇
  2012年   307篇
  2011年   303篇
  2010年   310篇
  2009年   236篇
  2008年   264篇
  2007年   237篇
  2006年   169篇
  2005年   205篇
  2004年   142篇
  2003年   136篇
  2002年   129篇
  2001年   105篇
  2000年   111篇
  1999年   71篇
  1998年   86篇
  1997年   78篇
  1996年   65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7篇
  1993年   64篇
  1992年   4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6篇
  1988年   13篇
  1987年   16篇
  1986年   18篇
  1985年   10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9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2篇
  1965年   2篇
  1959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981.
教学改革的关键是课程改革,其核心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更新。在调整教学内容的基础上,采用生动的教学手段,加强实验教学,注重理论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整体思维、逻辑思维和独立学习的能力。  相似文献   
982.
翠蕹是从泰国引进的蔬菜品种,具有优质高产、口感好等特点,在我市种植已6年.由于种子繁育较困难,推广面积受到制约,通过近几年实践摸索,现将其留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983.
根据紫山药的生长特性,结合阳新本地气候特点和土壤特点,以紫山药组培苗和紫山药薯块为材料,采用浅生槽定向栽培技术和尼龙爬藤网搭架,于2013~2014年在阳新县城东新区现代蔬菜科技示范园示范种植紫山药,对紫玉山药的浅槽定向栽培的经济效益进行了分析,介绍了栽培技术经验。  相似文献   
984.
不同稻草还田模式下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特征及温室效应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采用静态箱-气相色谱法对南方双季稻田稻季无草翻耕冬季休闲(CK)、周年稻草焚烧还田翻耕(BST)、稻季稻草覆盖免耕冬季高桩(SNTH)、稻季稻草覆盖免耕冬季翻埋(SNTB)和稻季稻草翻耕还田冬季稻草翻埋(STB)5种稻草还田模式下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进行观测,分析双季稻田周年CH4排放特征及其温室效应,旨在探索双季稻田CH4减排最佳的稻草还田方式及土壤耕作调控技术模式。结果表明:早、晚稻季CH4排放总量分别占全年CH4排放总量的43.9%和52.1%,冬闲季CH4排放比例很小,仅为4.0%;稻草还田显著增加了周年CH4排放总量(P<0.05),增加幅度为25.9%~92.8%(P<0.05),与STB处理相比,SNTH处理和SNTB处理均能显著降低CH4排放(P<0.05);不同稻草还田处理周年CH4温室效应大小顺序为:STB>BST>SNTB>SNTH>CK。可以看出,双季稻田稻季稻草覆盖免耕还田、冬季翻埋稻草还田或留桩还田能显著减缓因稻草直接还田CH4排放引起的温室效应,在南方双季稻区是一项可行的CH4周年减排的稻草还田调控技术模式。  相似文献   
985.
水土流失现状分布复核调查是开展水土保持规划工作的基础,为了编制符合实际水土保持工作需要的规划,需要对当地的水土保持现状、特点、成因进行详细的调查,并以此为主要依据进行水土保持区划、划定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治理区、易发区及有针对性地安排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吸取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浙江省水土保持情况普查的成功经验,充分应用3S技术,以小流域为基本调查单元,对安吉县水土流失现状进行实地调查,摸清了安吉县水土流失现状分布、水土流失成因,为下一步的规划编制垫定翔实的数据支撑及现场调查依据。  相似文献   
986.
湄潭辣椒种植历史悠久,常年种植面积13 333 hm2,尤其以圆形椒(泡椒品种)种植为特色,为了稳定湄潭黔北优质泡椒基地的地位,加快辣椒产业化建设步伐,特引进黔辣10号(圆形椒杂交种)优质品种,并研究不同密度下其生育性状、经济性状、产量性状的变化。结果表明,黔辣10号种植密度在3 000株/667 m2时,单株结果数47个,产量为1 765.35 kg/667 m2,表现良好。建议黔北海拔700~900 m区域,黔辣10号种植密度为3 000株/667 m2。  相似文献   
987.
  目的  分析竹类植物不同组织部位及不同处理方法对其基因组大小的影响,可提高植物基因组大小测定精度。  方法  以竹类植物叶片和笋为材料,以水稻Oryza sativa为参照,设置细胞核染色时间为1、3、5、7、9、12、18、24和30 min共9个梯度,利用流式细胞仪对不同组织部位及处理的基因组大小进行分析。  结果  ①对同一竹种而言,其叶片和笋流式峰形图相似,基因组大小仅存在微小差异,差值为0.04~0.20 pg。②不同竹种对染色时间要求不同,其中,唐竹Sinobambusa tootsik、花叶唐竹Sinobambusa tootisik f. albo-striata、平安竹Pseudosasa japonica var. tsutsumiana、曙筋矢竹Pseudosasa japonica f. akebono、美丽箬竹Indocalamus decorus、花叶赤竹Sasaella glabra f. albo-striata及红秆寒竹Chimonobambusa mamorea f. variegata染色1 min即达到最大荧光峰值,孝顺竹Bambusa multiplex和黄皮绿筋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染色3 min达到最大峰值,茶竿竹Pseudosasa amabilis var. amabilis和柳叶细竹Thyrsostachy ssiamensis染色5 min达到最大峰值,仅黄皮刚竹Phyllostachys sulphurea(叶片)7 min达到最大峰值。③12个竹种的荧光强度在1~30 min内存在较大变化,除茶竿竹、柳叶细竹、孝顺竹叶片及唐竹笋外,其他竹种的荧光强度变化值均在5%以上,特别是平安竹和花叶赤竹变化更大,分别为12.93%和12.88%。④热带木本竹种孝顺竹和柳叶细竹基因组大小为(1.64±0.54)~(2.69±1.01) pg,其他10个温带竹种基因组大小为(3.76±1.51)~(5.73±1.85) pg。10个温带竹种中,刚竹属Phyllostachys竹种基因组较小,大小为(3.76±1.51)~(3.91±0.95) pg,其他竹属的一些竹种基因组较大,大小为(4.82±0.54)~(5.73±1.85) pg。  结论  ①竹类植物叶片和笋均可作为基因组大小分析材料,细胞核染色时间对基因组大小测定结果存在一定影响,染色时间以3~5 min最佳。②热带木本竹种基因组大小明显小于温带木本竹种,温带木本竹种中,刚竹属竹种的基因组大小明显小于其他竹种。图1表5参29  相似文献   
988.
<正>芦笋又名石刁柏,刚出土的嫩茎有鲜美芳香的风味,纤维柔软可口,生食、炒食、做汤均可。芦笋因其独特的营养和药用价值,被列为世界名菜之一,深受消费者喜爱。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芦笋必将成为人们餐桌上的常见佳菜。芦笋是多年生宿根植物,种植一次,可以连续采收10年以上,对气候适应性强,具有很高的经济效益,发展潜力大。兴山县位于湖北省西部、长江西陵峡北侧、大巴山余脉与巫山余脉交汇处。海拔109-2426米,年平均降水量900-1200毫  相似文献   
989.
哈尼梯田景观水源林区土壤水分垂直变化与持水性能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采用ThetaProbeML2x土壤水分测定仪和环刀取样法对哈尼梯田景观水源林区主要植被类型(林地和草地)下0—300cm土层的土壤水分特征及其持水性能进行了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各样地〔样地Ⅰ(林地),样地Ⅱ(林地),样地Ⅲ(草地)〕土壤水分垂直分布为"双峰"波动型,样地Ⅰ和Ⅲ波动弱,样地Ⅱ波动剧烈,拐点出现在60,140和230cm土层附近,土壤水分运动趋势在拐点处受邻层土壤含水量影响大;(2)粉沙性质地土壤(样地Ⅱ)水分变异系数高于黏性质地土壤(样地Ⅰ,Ⅲ);林地土壤水分变异系数大于草地土壤;(3)样地Ⅰ土壤和草地Ⅲ土壤蓄水量均较样地Ⅱ高,且其值相近,黏性壤土的蓄水能力优于粉沙性土壤;(4)水源林区0—160cm土层最大持水量和毛管持水量由大到小均表现为:样地Ⅰ样地Ⅲ样地Ⅱ;非毛管持水量由大到小表现为:样地Ⅱ样地Ⅰ样地Ⅲ,样地Ⅰ和样地Ⅲ的土壤水源涵蓄能力较强,样地Ⅱ土壤调节水分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99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