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2篇
  2篇
综合类   10篇
农作物   6篇
畜牧兽医   13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2年   8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日粮锌 硒水平对肉鸡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7,自引:3,他引:17  
为了探讨微量元素锌和硒互作对肉鸡小肠黏膜结构的影响,将24只1日龄AA肉鸡随机分为3组,分别饲喂添加有高锌高硒(锌1000mg/kg,硒5mg/kg)、低锌低硒(锌34mg/kg,硒0.08mg/kg)和常锌常硒(锌50mg/kg,硒0.15mg/kg)的日粮45d后,观察小肠黏膜的形态结构变化。结果表明,高锌高硒或低锌低硒组肉鸡的小肠黏膜结构有明显的损伤,表现为黏膜厚度和绒毛高度下降,绒毛高度/腺窝深度的比值减少,肠黏膜上皮细胞萎缩。尤其是高锌高硒对空肠的损伤最为严重。而常锌常硒组肉鸡小肠黏膜的形态结构正常。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按锌50mg/kg和硒0.15mg/kg的比例添加,对于维持小肠黏膜的正常形态结构是合适的;过高或过低的锌和硒对小肠黏膜有毒性作用,且高锌和高硒可相互促进其毒性作用。  相似文献   
32.
人工干燥种子不同处理发芽率测定结果表明,在相同的发芽条件下,人工干燥储藏30d后,常规发芽方法发芽率为71%,储藏40d后进行常规试验发芽率为84%,采用自然晾晒储藏40d的发芽率为91%,用3%H2O2处理24h的发芽率为93%,比常规发芽处理的发芽率高9个百分点,采用剥壳处理的发芽率为91%,与自然晾晒的种子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3.
枝江市地处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适宜的气候、复杂的种植结构以及病虫害的多样性使我市农作物病虫害发生一直呈偏重趋势。据专业统计,2010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害发生面积49.7万hm2,防治面积63.9万hm2,挽回损失2.4万kg,折合经济效益约为1.2亿元。近几年来通过大力发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组织,在农作物病虫害的防控上取得了一些长足的发展。  相似文献   
34.
通过探讨种植密度对棉花产量构成的影响,探索在枝江地区栽培技术措施条件下,棉花群体达到单株成铃率和单位面积总成铃数较高的最佳密度。2007年湖北省枝江市老年科技工作者协会进行了棉花栽培密度调研,分析结果表明,低密度栽培的单铃重和单株铃数较高,适度密植的单位面积铃数较多,单位面积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35.
枝江市地处江汉平原与鄂西山区的过渡地带,水稻种植常年为双季,2006年早稻种植6500hm2,中稻种植面积1.27万hm2,晚稻种植面积7300hm2,稻飞虱是我市水稻主要害虫之一。在我市常年为中等偏重发生,但2006年的发生为害时期之早,发生面积之广,田间虫量之高,为害时间之长为历史罕见,现  相似文献   
36.
为系统研究超声气力喷雾对稻飞虱的防治效果,该文利用自制的超声气力喷雾系统,搭建稻飞虱超声气力喷雾试验平台,模拟水稻稻飞虱的生长环境。研究药液浓度、喷雾高度、移动速度、气力值不同作业参数对超声气力雾化幅宽、雾滴粒径的影响规律,并试验验证超声气力喷雾稻飞虱防治效果。试验结果表明:当喷头移动速度160 mm/s、流量5.5 mL/min时,其雾化率高,雾化效果更好,并且流量为5.5 mL/min时,农药利用率更高;通过统一其他参量发现:不同气力值下,粒径的平均值基本相同,都在25 um左右,并且在气压值为20 kPa,雾化宽幅达到240 mm;雾滴形成后,在叶片上的附着效果受到喷雾流量、雾滴直径、风速以及叶片倾斜角度的影响;对比普通喷雾,超声气力喷雾的农药利用率提高了35%~45%,对稻飞虱的控制效果提高了10%~36%。该项试验研究结果对于改进施药机具和技术却相对落后的现状,提高机械化化学农药防治技术具有指导意义和实际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7.
防治水稻稻纵卷叶螟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稻纵卷叶螟是我市水稻的主要害虫,近年来发生危害日益猖獗,对产量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38.
1有害生物发生概况1·1发生面积据统计分析,全年农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33·29万hm2。其中水稻5·1万hm2,小麦1·35万hm2,棉花6·76万hm2,油菜1·87万hm2,蔬菜7·28万hm2,农田杂草6·76万hm2,农田害鼠4·17万hm2。1·2发生种类及程度我们对8种农作物69种有害生物进行系统监测,综合平均发生程度为中等发生,其中水稻、油菜、柑桔、梨树、杂草等农作物有害生物为中等偏重发生,蔬菜、桃树、害鼠为中等发生,棉花、小麦为中等偏轻发生。监测69种有害生物中,主害代大发生的有害生物:水稻有稻纵卷叶螟、第5代稻飞虱,梨树有梨瘿纹,柑桔有粉虱、锈壁虱…  相似文献   
39.
王旭  刘云超  欧阳江城  关连珠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8):4530-4531,4534
[目的]为污染土壤的控制和修复治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实验室土柱法,研究外源水溶性镉在红壤中的迁移和形态转化。[结果]在非饱和水分条件下,外源水溶性镉进入红壤90 d后并未向15~30 cm土层迁移,而是集中在0~15 cm层次;外源水溶性镉进入红壤(0~15 cm)30 d后水溶态镉迅速向其他形态转化,其形态分布以交换态为主,其次为残渣态、铁锰氧化物态、水溶态、碳酸盐结合态、有机结合态。在其后的60 d内,外源Cd各形态的百分比随时间的变化幅度较小,其中交换态镉分别占总量的76.55%和72.31%。[结论]绝大部分外源Cd进入红壤90 d后未转化为相对稳定的形态,对土壤—植物系统的污染存在着潜在的危害。红壤对外源水溶性镉的吸附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和络合作用。  相似文献   
40.
江城 《花木盆景》2022,(1):91-93
<正>"忙忙碌碌的一年将要过去,很快就是一年的春节来临,石友们都有何感触呢?我遴选了一些有代表性的虎石,希望能带给广大石友以真诚而美好的祝愿一—新春福虎送吉祥,金虎进家富满堂。在新的一年祝大家虎年大吉,虎气冲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