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61.
63.
采用体外厌氧共培养技术,研究了山羊瘤胃真菌对瘤胃细菌发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瘤胃真菌与瘤胃细菌共培养24h内,瘤胃真菌对瘤胃细菌表现出一定的抑制作用,共培养组24h时底物稻草表观干物质消失率(5.85%)、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28.21mmol/L)及乙酸浓度(20.32mmol/L)显著低于瘤胃细菌培养组(10.49%、32.66mmol/L和24.39mmol/L);而共培养组在48h和72h时稻草表观干物质消失率(24.37%、29.04%)均高于瘤胃细菌培养组(21.69%、26.41%);试验结果同时显示,经灭菌处理的瘤胃真菌发酵液可显著降低瘤胃细菌对稻草片段的降解活力。 相似文献
64.
铬是肉鸡生产所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添加三价铬可提高应激肉鸡生长速度和饲料转化率,增加肉鸡胸肌重、减少腹脂率,提高肉鸡的体液免疫功能。对饲养在高湿环境下的肉鸡补铬具有提高生长性能、改善胴体品质和降低死亡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65.
66.
本试验旨在研究高谷物日粮对山羊小肠微生物发酵、上皮组织形态及微生物菌群数量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实验设计,将12头山羊随机分为两组,即全干草组(只饲喂粗饲料)和高谷物组(75%精料和25%粗饲料混合饲喂),每组6头,试验期为6周,试验结束后屠宰取小肠内容物及组织样品用于相关分析。结果表明,1)与干草组相比,饲喂高谷物日粮显著提高了空肠内容物中总挥发性脂肪酸(P=0.015)、丙酸(P=0.008)、丁酸(P=0.004)、异丁酸浓度(P=0.035),降低了乳酸浓度(P=0.008),但对pH值、乙酸、戊酸、异戊酸浓度及LPS含量无显著性影响(P>0.05)。与干草组相比,饲喂高谷物日粮显著提高了回肠内容物的总挥发性脂肪酸(P=0.007)、丙酸(P=0.013)、丁酸(P=0.008)、戊酸(P<0.001)、乳酸浓度(P=0.008)以及脂多糖含量(P<0.001),降低了pH值(P=0.005),但对乙酸、异丁酸和异戊酸浓度无显著影响(P>0.05);2)与干草组相比,高谷物日粮组山羊的十二指肠、空肠和回肠的绒毛高度和隐窝深度均显著升高(P<0.001);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显著降低(P=0.024);电镜结果表明,高谷物组空肠和回肠紧密连接受到破坏;3)与干草组相比,高谷物日粮组山羊回肠黏膜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提高(P<0.05),但对空肠黏膜中碱性磷酸酶活性无显著影响(P>0.05);4)Real-time PCR定量分析表明,与干草对照组相比,高谷物日粮山羊回肠拟杆菌门16S rRNA基因拷贝数显著降低(P=0.037),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细菌数量比值显著升高(P<0.001),但对厚壁菌门细菌基因拷贝数无显著影响(P>0.05);空肠中拟杆菌门基因拷贝数、厚壁菌门基因拷贝数以及厚壁菌门与拟杆菌门细菌数量比值无显著变化(P>0.05)。结果说明,饲喂高谷物日粮对回肠上皮组织形态及回肠微生物发酵具有显著影响,对其健康可能有不利影响。 相似文献
67.
利用体外产气量法研究绞股蓝皂甙对山羊瘤胃微生物体外甲烷产量及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包括2个部分,试验一研究了绞股蓝皂甙对瘤胃微生物甲烷产量及发酵特性的影响,试验二分析绞股蓝皂甙对瘤胃微生物发酵动力学参数的影响。试验以0.42 g羊草+0.126 g玉米+0.054 g豆粕为发酵底物,60 mL培养基中的绞股蓝皂甙添加量分别为0(对照),5,10,20和40 mg,发酵24 h。与对照组比较,发酵8 h,各处理组甲烷浓度显著下降(P<0.05),分别下降30.20%,43.49%,44.67%和75.8%;12 h,20 mg组显著下降(P<0.05),40 mg组极显著下降(P<0.01),处理组甲烷浓度分别下降6.97%,9.63%,18.90%和61.82%;24 h,10 mg组显著下降(P<0.05),40 mg组极显著下降(P<0.01),处理组甲烷浓度分别下降2.34%,9.39%,6.90%和20.73%,甲烷浓度与皂甙剂量之间有极显著的线性效应(P<0.01)。10 mg组的氢利用率极显著低于对照组,其他试验组无显著变化。10 mg组显著提高了TVFA及乙酸、丙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支链脂肪酸浓度(P<0.05),40 mg组丁酸的浓度极显著下降(P<0.01)。10 mg组和20 mg组乙丙比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着皂甙剂量增加,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支链脂肪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及乙丙比呈显著或极显著的二次方效应,丁酸同时具有极显著的线性效应。处理组原虫数量显著(P<0.05)或极显著下降(P<0.01)(40 mg组),且与皂甙剂量间存在极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方效应(P<0.01)。微生物蛋白含量没有显著变化,但呈上升趋势。10 mg组和40 mg组的氨态氮浓度显著升高(P<0.05),氨态氮浓度与皂甙剂量之间有显著的线性效应(P<0.05)。高剂量绞股蓝皂甙降低了微生物发酵的理论与实际产气量,并呈显著的线性和二次方效应,产气速率与皂甙剂量之间有着显著的线性效应。以上结果表明绞股蓝皂甙能改变瘤胃微生物发酵模式,降低瘤胃微生物的甲烷产量,提高VFA的产量,有利于饲料能量的利用,同时缓解甲烷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相似文献
68.
69.
70.
在过去 1 0年中 ,对反刍动物消化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瘤胃微生物区系研究取得了很大进展 ,但主要集中在瘤胃细菌及纤毛虫的数量、分布及作用等方面 ,而对瘤胃真菌研究较少。研究表明 ,瘤胃真菌可分泌一系列降解植物纤维及细胞壁的高活性复合酶 ,对饲料特别是大颗粒、大片段植物纤维有很强的降解能力 ,启示人们注意到瘤胃真菌在新型饲料开发上有潜力。本文就瘤胃真菌在饲料降解中的作用及其在未来饲料工业中的应用前景作一综述。1 瘤胃真菌的特点在Orpin于 1 975年首次发现绵羊瘤胃厌氧真菌以前 ,瘤胃微生物被认为由细菌和纤毛虫构成。…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