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3篇
  1篇
综合类   23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6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5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5篇
  2005年   8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6篇
  199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反刍动物瘤胃真菌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瘤胃真菌是瘤胃微生物区系中一人种功能菌,有着自身的分类学位置和生活周期,在反刍动物瘤胃内纤维物质消化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并参与瘤胃内淀粉及蛋白质的降解过程,本文综述了瘤胃真菌的分类学位置、生活周期、在饲料降解中的作用及此领域沿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32.
本试验旨在利用体外发酵法评价棉秆与甜菜渣混合发酵产物的产气特性和营养品质并筛选出最佳发酵组合。甜菜渣的添加比例分别为10%、30%和50%,尿素添加比例分别为0.1%、0.2%和0.3%,菌液添加比例分别为0.05%、0.1%和0.2%,食盐添加量为0.2%的三因素三水平的正交试验设计,研究各组发酵产物的营养品质,筛选出最佳的发酵条件。结果表明,48 h累积产气量I组与K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A、D、F组差异显著(P<0.05);G组显著高于K组56.03%(P<0.05);其他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I组可消化有机物(DOM)和代谢能(ME)最高,分别为722.40 g·kg-1和9.75 MJ·kg-1;各组慢速降解参数(b),I组与K组差异极显著(P<0.01),与A、D、F组差异显著(P<0.05);G、H组与K组差异显著(P<0.05);各组快速降解参数(a)、产气速率(c)差异不显著;H组氨态氮浓度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K组与D和F组差异不显著(P>0.05);H、I组可溶性糖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0.05),H组显著高于B组44.06%、K组31.23%,K组与其他各组差异显著;pH值、乳酸和微生物蛋白则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H组的总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最高,为100.31 mmol·L-1,显著高于除G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乙酸和丁酸浓度也最高,显著高于除G和I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丙酸浓度则为G组最高,显著高于除H组外的其他各组(P<0.05);同时,其乙酸/丙酸(A/P)最低,显著低于A、B、C和K组(P<0.05)。通过对棉秆与甜菜渣混合发酵产物隶属函数分析及综合价值排序得出各组隶属函数平均值分别为I组(0.719)>H组(0.692)>F组(0.595)>G组(0.591)>C组(0.407)>E组(0.400)>B组(0.395)>K组(0.374)>D组(0.307)>A组(0.243)。综上,以干物质基础棉秆与甜菜渣比例50∶50,添加尿素0.1%,复合菌液0.2%,食盐0.2%的I组,其混合发酵产物的体外产气量最高,可消化有机物和代谢能最大,乙酸和丁酸浓度较高,发酵组合综合价值排序最高,为最佳发酵组合,可作为饲喂反刍动物的粗饲料。  相似文献   
33.
本试验旨在研究寡果糖诱导瘤胃酸中毒对山羊瘤胃发酵、蹄组织结构、蹄部炎症因子及金属蛋白酶表达的影响。采用随机区组设计,将8头健康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波杂山羊(波尔山羊×长江三角洲白山羊)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诱导酸中毒的试验组,每组4头。其中试验组山羊瘤胃寡果糖灌注量为21 g/kg BW。分别于灌注前(0 h)和灌注后4、8、12、24和48 h采集瘤胃液,同时分别在0、4、8、24和48 h通过颈静脉采集血液,灌注后48 h屠宰2组山羊,采集蹄组织。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山羊瘤胃液p H、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平均值显著降低(P0.05),血液和瘤胃液中乳酸和脂多糖浓度平均值显著提高(P0.05);组织形态学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山羊蹄组织中次级表皮蹄小叶和次级真皮蹄小叶的长度变短,蹄小叶形状不规则;实时定量PCR检测结果显示,较对照组比较,试验组山羊蹄组织中基质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物-1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降低(P0.05),白细胞介素-6、膜型基质金属蛋白酶-1和基质金属蛋白酶-2的mRNA的相对表达量显著升高(P0.05)。结果提示,寡果糖诱导山羊急性瘤胃酸中毒可导致山羊瘤胃发酵紊乱,提高瘤胃液和血液中脂多糖与乳酸浓度,导致山羊蹄组织相关炎症因子与金属蛋白酶表达改变,最终引发山羊急性蹄叶炎。  相似文献   
34.
研究了厌氧真菌木聚糖酶粗酶的提取方法及其性质。结果表明 ,在 2 0℃ ,厌氧真菌木聚糖酶粗酶的硫酸铵最佳盐析饱和度为 70 %。 4 5℃烘干得到木聚糖酶粗酶制剂 ,该制剂比活力为 75 6 2U·g-1 。对其性质的初步研究表明 ,该酶的最适温度为 5 0℃ ,最适pH值为 5 0~ 6 0。此外 ,其酶活性在 37~ 5 0℃、pH4 0~ 1 1 0范围内较稳定  相似文献   
35.
旨在研究断奶前补饲粉状精料和颗粒料对羔羊生长性能及整个胃肠道发育的影响,为颗粒料在幼龄反刍动物上的合理使用提供依据。试验选取18只体重相近、体况良好的新生湖羊(公羔),在其12日龄时与母羊分离,饲喂按一定比例配置好的羊奶粉(羊奶粉:水=1:10)。经过3 d适应期后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n=9)和试验组(treatment group,n=9):对照组羔羊自由采食粉状精料,试验组羔羊自由采食颗粒料。两组羔羊每只每天均给予相同的奶粉量(600 mL·d-1),所有羔羊自由饮水。试验过程每天记录羔羊采食量,每周于晨饲前称量羔羊体重。羔羊42日龄时颈静脉采血后屠宰采样,称量胃肠道各部位重量,采集胃肠道各部位组织样品进行上皮形态测定。结果显示,与补饲粉状精料相比,补饲颗粒料显著增加羔羊第6周龄(P=0.047)的平均日采食量,显著增加羔羊第4(P=0.030)和第5周龄(P=0.019)的平均日增重。早期补饲颗粒料显著增加第4(P=0.048)、5(P<0.001)和6周龄(P<0.001)的羔羊体重。与补饲粉状精料相比,补饲颗粒料对羔羊胃肠道重量和肠道长度无显著(P>0.05)影响;显著增加羔羊瘤胃乳头的长(P<0.001)、宽(P<0.001)和上皮吸收面积(P=0.038),但对瘤胃上皮乳头个数(P=0.230)无显著影响。通过HE染色观察胃肠道上皮结构,结果显示,与补饲粉状精料相比,补饲颗粒料显著增加了羔羊瘤胃上皮颗粒层厚度(P=0.027),但对瘤胃上皮角质层(P=0.577)、棘基层(P=0.153)和上皮总厚度无显著影响(P=0.486)。补饲颗粒料显著增加了羔羊十二指肠绒毛高度(P<0.001)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01)、显著降低了十二指肠隐窝深度(P=0.010)。补饲颗粒料显著降低了空肠隐窝深度(P=0.010)、对空肠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有增加的趋势(P=0.087),但对空肠绒毛高度无显著影响(P=0.258)。补饲颗粒料显著增加了回肠绒毛高度(P<0.001)和绒毛高度与隐窝深度的比值(P=0.002),但对回肠隐窝深度(P=0.761)无显著影响。两组羔羊盲肠上皮(P=0.266)和结肠上皮(P=0.526)厚度无显著差异。以上结果表明,与补饲粉状精料相比,补饲颗粒料显著促进了羔羊瘤胃上皮和小肠上皮的发育,但对后肠上皮的发育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36.
延胡索酸对瘤胃微生物发酵活力及乳酸浓度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分别以0.6 g玉米粉+0.4 g稻草片段(3 mm)及1 g稻草片段(3 mm)为底物,收集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4头本地山羊的瘤胃液,在体外厌氧条件下,研究了不同浓度(4、8、12 mmol.L-1)延胡索酸对瘤胃微生物发酵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各浓度延胡索酸均可显著提高体外培养体系中总产气量和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提高总挥发性脂肪酸中丙酸的含量,降低乙酸与丙酸的浓度比和发酵液中乳酸的浓度(P<0.05),显著提高瘤胃微生物对稻草的降解率(P<0.05),且对各指标的影响程度具有明显的剂量效应.因此,延胡索酸可提高瘤胃微生物体外发酵活力,减少乳酸累积量.  相似文献   
37.
【目的】探讨日粮中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中性洗涤纤维(NFC/NDF)比对山羊瘤胃发酵、瘤胃细菌与瘤胃产乳酸菌菌群结构组成,以及瘤胃产乳酸菌、总细菌与大肠杆菌数量的影响。【方法】试验选用4只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健康阉割的长江珠三角白山羊,采用自身对照试验设计,共分3期进行,每期15 d,依次饲喂 NFC/NDF比值分别为0.42(Ⅰ期)、1.04(Ⅱ期)、2.73(Ⅲ期)的3期日粮,分别于第13、14和15天采集瘤胃内容物。采用PCR/DGGE(denaturing gradient gel electrophoresis)分析瘤胃微生物区系结构,采用real-time PCR定量瘤胃内容物中总菌、乳酸杆菌、牛链球菌与大肠杆菌数量。【结果】随日粮中NFC/NDF比值提高,瘤胃pH显著降低(P<0.05);瘤胃液中乳酸、乙酸、丙酸、丁酸、异丁酸、戊酸、异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total violate fatty acid,TVFA)浓度均显著增加(P<0.05),而乙酸与丙酸比显著降低(P<0.05);DGGE图谱分析表明,来自NFC/NDF比值不同的瘤胃样品分别聚成一族;real-time PCR测定表明,随NFC/NDF比值提高,乳酸杆菌数量显著增加(P<0.05),总细菌数量显著下降(P<0.05),牛链球菌及大肠杆菌数量未发生显著变化(P>0.05)。【结论】瘤胃发酵模式受日粮NFC/NDF比值的影响,随NFC/NDF比值增加,瘤胃发酵从乙酸型发酵转向丙酸型发酵;同时,瘤胃微生物区系组成发生改变,瘤胃细菌总量下降。  相似文献   
38.
本实验旨在探究饲喂高精料日粮对山羊瘤胃和盲肠发酵、生物胺生成与吸收的影响研究。试验选用6头装有永久性瘤胃瘘管的雄性波杂山羊,随机分成低精料组与高精料组,实验期24 d。结果显示,与低精料组相比,饲喂高精料日粮的山羊瘤胃液中总挥发性脂肪酸、乙酸、丙酸、丁酸、戊酸、总支链脂肪酸、酪胺、腐胺、组胺、甲胺和色胺浓度显著性增加(P<0.05),而瘤胃pH和乙丙比显著降低(P<0.05);饲喂高精料日粮的山羊盲肠内容物中的乙酸、丙酸、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上述5种生物胺浓度显著增加(P<0.05);同时,瘤胃和盲肠静脉血中的上述5种生物胺的浓度显著提高(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瘤胃液中酪胺、腐胺、甲胺和色胺浓度与瘤胃静脉血所对应的生物胺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且盲肠内容物中酪胺、腐胺、甲胺和色胺与盲肠静脉血中对应的生物胺的浓度呈显著正相关(P<0.05)。结果说明,饲喂高精料日粮促进了山羊瘤胃和盲肠发酵,提高了瘤胃与盲肠内容物中生物胺浓度,暗示高精料日粮可能提高消化道上皮的通透性,促进消化道上皮对生物胺的吸收。  相似文献   
39.
体外法评定甘露寡糖和甜菜汁对肠道微生物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厌氧收集的仔猪25日龄断奶当天回肠、结肠食糜作为接种物,甘露寡糖(MOS)和甜菜汁(SBP)为底物,体外发酵48 h,测定产气量及挥发性脂肪酸(VFA)浓度,以研究MOS和SBP对仔猪肠道微生物影响.结果表明,MOS组和SBP组产气量、产酸量都高于对照组,且呈剂量效应.在回肠,MOS各组乙酸比例显著低于对照,丙酸和丁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SBP组以乙酸发酵为主,但其比例随剂量增加而下降,而丁酸比例则随之显著上升.在结肠,MOS和SBP各组的丁酸比例均显著高于对照;MOS组乙酸比例随剂量增加而下降,SBP组仍以乙酸为主,但剂量效应不明显.以上结果提示,MOS和SBP具有促进肠道微生物发酵,提高肠道丁酸比例的潜在益生作用.  相似文献   
40.
非降解寡糖的作用机理及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 非降解寡糖的生理功能1.1 促进机体肠道内有益菌增殖 非降解寡糖不能被单胃动物自身分泌的消化酶吸收,但进入肠道后段可作为营养物质被动物肠道内固定的有益菌利用,从而使有益菌大量增生,起到了有益菌增殖因子的作用。同时,非降解寡糖产生的酸性物质可降低整个肠道的pH值,抑制有害菌(如沙门氏菌等)的生长提高动物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