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获取类型
收费全文 | 975篇 |
免费 | 35篇 |
国内免费 | 47篇 |
专业分类
林业 | 88篇 |
农学 | 56篇 |
基础科学 | 124篇 |
102篇 | |
综合类 | 320篇 |
农作物 | 25篇 |
水产渔业 | 56篇 |
畜牧兽医 | 168篇 |
园艺 | 57篇 |
植物保护 | 61篇 |
出版年
2024年 | 11篇 |
2023年 | 40篇 |
2022年 | 37篇 |
2021年 | 52篇 |
2020年 | 33篇 |
2019年 | 49篇 |
2018年 | 43篇 |
2017年 | 24篇 |
2016年 | 35篇 |
2015年 | 36篇 |
2014年 | 85篇 |
2013年 | 57篇 |
2012年 | 47篇 |
2011年 | 38篇 |
2010年 | 41篇 |
2009年 | 38篇 |
2008年 | 32篇 |
2007年 | 29篇 |
2006年 | 35篇 |
2005年 | 17篇 |
2004年 | 26篇 |
2003年 | 22篇 |
2002年 | 23篇 |
2001年 | 33篇 |
2000年 | 14篇 |
1999年 | 10篇 |
1998年 | 6篇 |
1997年 | 13篇 |
1996年 | 12篇 |
1995年 | 8篇 |
1994年 | 6篇 |
1993年 | 11篇 |
1992年 | 19篇 |
1991年 | 9篇 |
1990年 | 6篇 |
1989年 | 13篇 |
1988年 | 8篇 |
1987年 | 6篇 |
1986年 | 5篇 |
1985年 | 6篇 |
1984年 | 5篇 |
1983年 | 5篇 |
1981年 | 4篇 |
1980年 | 2篇 |
1979年 | 1篇 |
1978年 | 1篇 |
1960年 | 1篇 |
1959年 | 1篇 |
1955年 | 2篇 |
排序方式: 共有105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从安宁温泉出发,沿螳螂川河谷北行,约莫半个时辰,车窗外几个谷堆似的茅舍便赫然映入眼帘。友人说,青龙谷生态示范区到了。 相似文献
52.
概述了珠江公园不同环境中植物造景的主要特征,分析了该公园植物构成的点、线、面空间形态在景观塑造中的作用,指出公园植物造景应从空间塑造和游人感受的角度出发,综合运用形式美的法则,使塑造的植物景观符合环境的空间特性并具有形式上的美感。 相似文献
53.
在秋冬季节,利用离心风机和轴流风机对储粮进行通风降温,都能取得较好的降温效果,但能耗相差很大。离心风机降温快,但耗电多;轴流风机降温慢,但耗电少。通过对比试验,探索经济、有效的降温方式。 相似文献
54.
本文对许昌市花木产业现状与当前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通过以本地花卉资源为优势,培育花卉龙头企业,提高花木产业化水平,通过区域积聚实现产业化规模经济,实现许昌花木产业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5.
56.
57.
黄土区果农复合系统种间水分关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黄土区7种典型果农复合类型,进行野外实验布设。利用土钻取样和烘干称重法进行土壤含水量的测定,研究了不同果农复合类型土壤水分含量的水平方向变化与垂直剖面变化规律,分析了黄土区果农复合类型种间水分竞争关系。研究表明,在水平方向上,果农复合类型土壤水分含量的变化与林带的方位、距离有关,果农复合对水分竞争并不显著,树木对光遮蔽作用的强弱,才是影响土壤水分水平变化的主要因素。在垂直方向上,根系对土壤水分的竞争区域主要在0-60cm土层范围内。同单作作物土壤水分的比较得出,苹果和其它农作物的复合有助于土壤水分的保持;核桃、桃与其它农作物的复合,则表现为不同的影响,即对玉米的协助大于竞争,对花生的竞争大于协助。 相似文献
58.
本刊应广大花卉摄影爱好者的要求,特将《摄影世界》有关怎样拍好花卉盆景的文章加以转载。照片构图如果用长焦距拍摄数朵花或整个盆景,就需要合适的背景。背景最好是用单张纸板 相似文献
59.
黄土半干旱区林草复合优化配置与结构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草复合系统是我国干旱与半干旱地区陡坡农林复合的主要模式之一。该文在综述黄土高原林草复合模式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对黄土半干旱区林草复合优化配置与结构调控研究进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适宜黄土半干旱区林草复合的造林树种为刺槐和油松,草种为以苜蓿为代表的豆科类优质牧草。并对目前晋西黄土区林分密度研究进行了分析,根据水量平衡原则确定了适宜于在黄土高原推广应用的林分合理密度计算公式。在对黄土高原林草复合研究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黄土高原林草复合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旨在为黄土高原退耕还林及水土保持人工林建设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0.
典型森林树种对大气颗粒物湿沉降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典型森林树种油松和侧柏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在2种树的冠层不同高度处(8,6,4,2m)布设湿沉降监测装置进行定位监测,比较单位叶面积滞尘量和降水对叶表面颗粒物冲刷率来分析2种树种对于大气颗粒物湿沉降的影响,并分析了树冠层不同高度颗粒物湿沉降以及不同粒径颗粒物湿沉降通量的变化规律,最后通过叶片显微结构来分析2种树种滞尘差异的原因。结果表明:(1)油松单位叶面积的滞尘量高于栓皮栎;降雨对2种树种叶面上大气颗粒物的冲刷率表现为栓皮栎高于油松。(2)油松枝下高2m处滞尘能力最强,大气颗粒物湿沉降通量最小;栓皮栎树冠中部4m处滞尘能力最强,且湿沉降通量最小。(3)油松冠层下部对于10~100μm污染物具有明显的截留作用,而栓皮栎的树冠上部对其具有更明显的截留作用。对于0.4~3μm和3~10μm颗粒物,油松的截留能力要强于栓皮栎。(4)油松和栓皮栎在叶表面显微结构的差异导致两者吸附颗粒物能力不同,油松叶片具有更多的褶皱、开度和密度较高的气孔以及相对较深的沟槽使其具有更强的吸附颗粒物的能力。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