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1篇
林业   2篇
农学   2篇
基础科学   2篇
  1篇
综合类   21篇
畜牧兽医   16篇
植物保护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1年   5篇
  2010年   7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71 毫秒
41.
影响安徽农村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深入分析了影响安徽农村中学体育课程资源开发和利用的因素,提出相应解决问题的建议,为安徽省农村中学因地制宜地开发和利用本地区的体育课程资源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42.
应用RT-PCR技术对贵州省不同时期不同禽源NDV分离株(肉鸡源P1株与BY株、蛋鸡源H2株与FW株、七彩山鸡源N98株、越南斗鸡源DQ株、鸵鸟源TN株及鸽源GZ株)F蛋白基因进行扩增、克隆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8株NDV贵州分离株F基因长度均为1 662 bp,可编码553个氨基酸;NDV贵州分离株间核苷酸同源性为84.0%~99.7%,氨基酸同源性为87.5%~99.3%;与国内外NDV参考毒株(LaSota株、B1株、F48E9株、CH2 000株和TW2 000株)的核苷酸同源性为84.2%~98.9%,氨基酸同源性为87.2%~98.6%;GZ株和TN株为基因II型,DQ株、N98株、P1株和H2株为基因VII型(均为VIId亚型),BY株和FW株为基因IX型。表明,不同时期NDV贵州分离株的基因型不同,近年流行的ND疫情主要是由基因VII型NDV引起,与国内其他省市ND流行趋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43.
链球菌通用PCR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建立链球菌快速检测方法,根据链球菌延伸因子EF-Tu基因设计合成1对通用引物,对链球菌属及其他属细菌进行PCR检测.结果表明,所设计的通用引物对猪链球菌2型和无乳链球菌均能扩增出1条大小为197 bp的特异性DNA条带,而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表皮葡萄球菌、粪肠球菌、大肠埃希氏菌、枯草芽孢杆菌、绿脓杆菌、都柏林沙门氏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均呈阴性反应;经对PCR产物进行测序分析表明,扩增片段与GenBank上链球菌相应序列的同源性达90%~98%;对链球菌DNA样本不同稀释度的检测显示,该PCR的最低检出量可达0.1 ng/mL;利用PCR检测方法对11株链球菌分离物进行检测,结果均能扩增出与预期大小相一致的目的条带,与传统生化鉴定结果符合率达到100%.这些结果表明,已成功建立了链球菌PCR检测方法,并可应用于临床链球菌的鉴定.  相似文献   
44.
养猪场4种繁殖障碍性疫病的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为了解六盘水市8个规模养猪场及54个散养户猪群的猪细小病毒(PP)、猪伪狂犬病毒(PR)、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及猪Ⅱ型圆环病毒(PCV2)的4种疫病免疫与感染情况,采用乳胶凝集试验和间接ELISA试验,分别对其抗体水平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免疫猪群中猪细小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及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抗体阳性率分别为70.8%、68.2%和57.3%;非免疫猪群中猪细小病毒感染、猪伪狂犬病、猪繁殖障碍与呼吸综合征及猪Ⅱ型圆环病毒感染抗体阳性率分别为28.9%、10.3%、11.4%和67.1%。表明,免疫猪群均检测出相应抗体,且多次免疫效果明显优于1次免疫,整个猪群存在隐性感染。  相似文献   
45.
根据Genbank犬瘟热病毒(CDV)毒株序列分别设计融合蛋白F和附着蛋白H全基因的2对引物,以2个CDV扬州分离株(CDV-YZ0101、CDV-YZ0102)为模板RT-PCR扩增出H基因和F基因2个片段,将其克隆进pGEM-Teasy载体,并进行序列分析。结果表明:H基因的开放阅读框架(ORF)为1824bp,2种分离株间核苷酸和编码氨基酸同源性达98%左右,与中国长春分离株、美国、日本分离株的同源性分别为96%、93%~95%和9。%~91%。氨基酸分析显示扬州分离株与其他分离株的H蛋白有8~9个可能的天冬酰胺糖基化位点,而OP-CDV疫苗株只有4个类似位点。扬州分离株与长春分离株同属一个系,与美国、日本分离毒株以及疫苗株相比,均存在着明显的差异。F基因ORF为1989bp,不同毒株间的核苷酸及编码氨基酸差异主要表现在信号肽区域,而编码的F0前体蛋白表现出较高同源性(97%~99%),且所有的13个半胱氨酸残基、4个可能的天冬氨酰糖基化位点和2个疏水区域均完全一致。因此CDV F与H蛋白基因相比有很高的同源性,证明中国分离株与国外参考株有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