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8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11篇
林业   2篇
农学   16篇
基础科学   2篇
  22篇
综合类   40篇
农作物   5篇
畜牧兽医   16篇
园艺   5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5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7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小麦是我区重要粮食作物,在提高小麦亩产的合理栽培技术方面,已有不少研究资料,并在生产上得到推广应用。但是这些研究结果绝大部分是在单因子试验或多因子试验条件下取得的,在应用时多为人为地组装配套。而对各措施的互相影响研究不够,随着研究手段的进步,有可能运用多因子回归  相似文献   
32.
带状留茬间作对防治干旱地区农田风蚀沙化的生态效应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对内蒙古阴山北麓旱农区不同类型耕地土壤风蚀及其影响因素的野外观察与室内分析,揭示了该地区风蚀气候侵蚀力的特点及风蚀作用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观察研究了粮草、糖薯和灌草带状间作及其残茬覆盖度对减轻农田土壤风蚀的作用,指出在农田防护林不完善的阴山北 麓旱农区,采用带状留茬间作轮作具有良好生态效应,可以有效地控制农田风蚀沙化,减轻风蚀危害,进而明确了不同类型退化农田应采用的带状留茬间作轮作方式与增产增收配套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3.
为鉴定与筛选优良绿肥用豌豆品种资源.收集我国不同地区的50份豌豆品种及品种资源作为供试材料,经过3年田间试验和室内考种试验,根据豌豆的11项性状指标,采用K-均值聚类分析和相关性分析对豌豆种质资源进行初步评价.绿肥用豌豆叶部性状变异范围大于荚部性状;各指标中,叶片宽的变异范围最大,变异系数为196.68.在划分的5个类...  相似文献   
34.
35.
张琦  段玉  苏越  蒋琪琪  王春庆  宾羽  宋震 《中国农业科学》2022,55(22):4398-4407
【目的】 构建基于柑橘叶斑驳病毒(citrus leaf blotch virus,CLBV)的表达载体,通过系统表达抗菌肽提高植物抗病性,为柑橘溃疡病、柑橘黄龙病等病害的防控提供新型技术手段。【方法】 基于前期构建的侵染性克隆pCY-CLBV201,在外壳蛋白基因终止子后插入亚基因组启动子序列及多克隆位点,构建病毒表达载体pCLBV202。在多克隆位点插入绿色荧光蛋白(green fluorescent protein)基因(gfp),通过农杆菌介导接种、荧光观察验证pCLBV202-GFP表达GFP的情况。克隆天蚕的抗菌肽(cecropin B,CB)基因并构建重组载体pCLBV202-CB,通过农杆菌介导分别注射接种本氏烟和真空浸润接种柑橘实生苗,筛选阳性植株并分别注射接种和根灌接种烟草青枯病菌及针刺离体叶片接种柑橘溃疡病菌,同时设空载体接种植株为对照,通过症状观察、发病率及病情指数评价接种植株的烟草青枯病抗性;通过柑橘叶片的病斑数量、发病率及菌落浓度评价其溃疡病抗性。【结果】 pCLBV202-GFP接种烟草和尤力克柠檬后,均可以在系统新叶上观察到绿色荧光,在烟草上表现更为明亮,说明基于CLBV的表达载体构建成功。接种青枯病菌后,处理组(pCLBV202-CB)较对照组(pCLBV202)发病时间延迟4 d。在接种后第24天(24 dpi),处理组发病率为14.3%,对照组发病率为100%,差异显著。处理组相对于对照组的抗性指数为-2.66,抗性评价为高抗,表明利用pCLBV202-CB系统表达CB增强了对烟草青枯病的抗性。尤力克柠檬叶片针刺接种柑橘溃疡病菌,7 dpi时,处理组病斑数为47个,发病率为43.5%,对照组病斑个数为73个,发病率为67.6%。菌群数变化检测发现,处理组菌群数小于对照组菌群数,表明利用pCLBV202-CB系统表达CB增强了尤力克柠檬的溃疡病抗性。【结论】 构建了基于CLBV的病毒表达载体pCLBV202。利用pCLBV202在本氏烟和柑橘中系统表达CB可以提高植株对细菌性病害的抗性,这为柑橘细菌性病害的防控提供了新技术。  相似文献   
36.
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的生态问题与农业可持续发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黄土高原北部农牧交错带气候干旱,丘陵沟壑遍布,生态环境脆弱,自然条件恶劣,经济相对落后。因此,如何解决水土流失和植被退化问题,促进区域社会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成为令人关注的问题。分析了我国黄土高原农牧交错带的水资源、土地资源和植被资源的现状,从退耕还草、种植结构调整、发展节水集雨灌溉农业和庭院经济四个方面论述了实现本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途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37.
氮磷钾平衡施用对油用向日葵产量及肥料效率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为明确施用氮、 磷、 钾化肥对油用向日葵产量的影响,以及油用向日葵对氮、 磷、 钾养分的吸收规律和利用效率,于2008~2010年在内蒙古河套及土默川的向日葵典型种植区域进行了9 项次田间肥料试验,结果表明,油用向日葵施用氮、 磷、 钾肥均有增产效果,其中氮肥增产效果最好,钾肥其次,磷肥增产最少,增产幅度分别为20.5%、 14.4% 和 11.5%,每公斤 N、 P2O5 和 K2O分别增产油用向日葵籽粒3.5、 5.0 和 4.6 kg。施用氮、 磷、 钾化肥的养分当季利用率分别为34.3%、 14.8%和50.2%。生产100 kg油用向日葵籽粒分别需要N、 P2O5 和 K2O 4.99、 1.74 和 6.78 kg。以上重要参数的确定为向日葵的科学施肥提供了理论依据,是油用向日葵实现增产增效的基础。  相似文献   
38.
阴山北麓农牧交错地带,气候干旱冷凉,种植结构单一,生产能力低而不稳。农业生产不仅要考虑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同时要考虑其水分消耗数量。作物的热能产值反映了其综合生产能力。文中采用能值研究方法,通过田间试验、实验室分析测试对该地区三年主要作物的热能产值、耗水量及其生物产量和经济效益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当地主要作物的热能值大小依次为:向日葵>玉米>马铃薯>草玉米>草谷子>草莜麦>油菜>莜麦>小麦>胡麻>箭筈碗豆>山黧豆。考虑到热能值、生物产量、经济效益和水分生产能力,该地区种植结构调整首先应考虑马铃薯的种植,其次是向日葵,然后是饲草和杂粮。优化作物布局,可以获得作物综合生产能力和环境资源保护的双赢,能够促进资源合理利用与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9.
基于产量及环境友好的玉米氮肥投入阈值确定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为了寻求河套灌区玉米高产与环境友好双赢的氮肥投入阈值,该文采用田间试验和室内分析化验相结合的方法,在内蒙古五原县连续三年定位研究了不同施氮水平对河套灌区玉米产量、土壤N素残留量及氮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施氮量的增加,籽实产量呈先增加后下降的趋势,2 m土壤矿质氮质量分数呈指数增加趋势。随着施氮量及施氮年限的增加,土壤剖面N素含量呈增加趋势。随着土壤深度的增加,在0~80 cm土层间土壤N素含量呈下降趋势。盈余率为0时,施氮量为237 kg/hm2,籽实产量为13.7 t/hm2,2 m土壤矿质氮为478 kg/hm2,土壤氮素回收率为24%,植株氮素回收率为41%,土壤-玉米系统总回收率为65%;95%最高产量到最高产量为13.2~13.9 t/hm2,对应施氮量为193~291 kg/hm2,2 m土壤矿质氮为419~563 kg/hm2,氮素盈余率为-19%~23%,土壤氮素回收率为21%~26%,植株氮素回收率为41%,土壤-玉米系统总回收率为62%~67%。施氮量193~291 kg/hm2是既保证玉米产量又满足土壤氮素盈余较少、土壤-玉米系统氮素回收较高的合理施氮阈值。该研究为河套灌区玉米合理施用氮肥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0.
在众多农机产品中,旋耕机作为拖拉机的配套农机具成为近年来农机市场上新的亮点。旋耕机的使用极大地提高了土地耕作效率,只需一次旋耕作业即可完成传统耕作的全部内容。旋耕机具有防疏松土壤、秸秆还田、增加土质肥力和消灭土层中害虫的功能,广泛用于平原、山区及丘陵地带的各种土质田块的作业任务,水旱田兼用,具有广泛适应性,旋耕机是取代犁的较为理想的农机具。目前国内生产的旋耕机品种型号较多,均以手拖或四轮拖拉机为配套动力,市场上以手拖底盘为配套动力的产品居多,适合单个农户家庭使用。根据主、从动链轮布置的位置不同,旋耕机分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