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农学   2篇
  1篇
综合类   17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1篇
  2019年   3篇
  2014年   4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1.
秩次分析法评价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以1998--1999年全国北方片花生区试资料为例,用秩次分析法评价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的产量结果。结果表明,用秩次分析法评价农作物品种区域试验可以解决不均衡试验的区试资料给联合方差分析带来的困难,对参试品种作出比较客观公正的评价。  相似文献   
12.
为了探索冀东地区玉米播期与禾蓟马发生量和玉米产量之间的关系,以生产常用玉米品种郑单958为试材,在4月30日~7月19日每隔10d设定1个播期,研究了9个不同播期处理对禾蓟马发生量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确定冀东地区玉米禾蓟马为害率较低且产量较高的适宜播种日期。结果表明:随着播期的推迟,禾蓟马发生量呈增加一减少一增加的趋势,玉米产量呈减少一增加一减少的趋势,其中,4月30日播种的玉米未见到禾蓟马发生、产量最高,5月10日和6月29日播种的玉米虫害率较低、产量较高,但3个播期处理的玉米产量差异均不显著。建议冀东地区春播玉米选择4月30日~5月10日播种,夏播玉米选择6月29日前后播种,以降低禾蓟马对玉米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唐山地区设施蔬菜播种面积90万余亩,其中温室播种面积28万余亩,大中小棚播种面积62万余亩。随着设施蔬菜种植年限延长,土壤中病菌和害虫存活量逐渐增多,特别是老棚区由于病菌和害虫造成蔬菜产量减少、品质下降,种植成本上升。近几年蔬菜根结线虫病在我地区设施蔬菜生产田危害多种蔬菜作物,一般造成减产10%-20%,严重的达75%以上,并逐年加重。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引进的具有优良田间农艺性状的马铃薯种质材料进行块茎及全粉色泽品质分析,探究贮藏环境对马铃薯块茎内成分及全粉色泽品质的影响,丰富全粉加工型马铃薯种质资源.【方法】将引进的11个马铃薯种质材料分别贮藏在4、25℃条件下0、60、120 d后进行块茎及全粉色泽品质分析,测定材料块茎内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的含量,分析在不同贮藏条件下块茎和全粉的色泽变化特性,分析块茎内淀粉、可溶性糖、还原糖的含量与块茎和全粉色泽的相关性.【结果】试验材料在25℃贮藏120 d时块茎和全粉的色泽变化最大.短时期内60 d、4℃低温贮藏环境对马铃薯鲜薯块茎和全粉色泽影响的程度显著大于25℃贮藏环境,而在长时间120 d、4℃低温贮藏环境对马铃薯鲜薯块茎和全粉色泽的变化具有抑制效应.在贮藏过程中,马铃薯块茎色泽的变化与块茎内可溶性糖和还原糖含量显著相关,块茎内可溶性糖含量越高,其全粉的光泽度越暗.【结论】马铃薯块茎内可溶性糖含量与其全粉色泽显著相关,是判定全粉加工型品种的重要指标.引进材料中CIP301040.63和CIP397067.2是适合全粉加工的潜在品种及优良亲本材料,可有效补充我国马铃薯种质资源,有利于全粉加工型马铃薯品种的选育.  相似文献   
15.
[目的]研究"噻虫嗪+咯菌腈"拌种对玉米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用7 g噻虫嗪和0.25 ml咯菌腈拌种2 500 g进行玉米种子处理,确定其对玉米根、茎、叶的鲜重、干物质重量、茎基直径、穗位、倒伏率、空秆率、穗行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及其产量的影响。[结果]"噻虫嗪+咯菌腈"拌种,可以促进玉米植株营养体生长旺盛,增加植株鲜重和干物质的形成,使得玉米茎秆粗壮,须根发达,降低倒伏率、空秆率和穗位,增加籽粒饱满度,千粒重增加15 g,产量比对照提高16.56%。[结论]"噻虫嗪+咯菌腈"拌种对玉米生长发育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最佳种植密度有利于对不同叶型马铃薯品种的田间管理,而且在高产同时可以获得最佳产量组分。为研究马铃薯叶型和种植密度的相互关系,找到不同叶型品种的最佳种植密度,选取株型直立的中晚熟代表品种Atlantic(叶上冲型)和甘农薯7号(叶平展型),固定行距70cm,设置30、25、20、15和10cm 5个株距,测定了植株性状、叶绿素荧光参数和块茎产量组分,并分析了不同种植密度下2个品种性状差异以及植株性状和产量组分之间的相关性。田间鉴定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株高、节间距、披垂度和叶面积指数增加,茎粗、垂角和叶夹角降低,光合系统Ⅱ最大光化学效率Fv/Fm增加,但实际光化学效率ΦPSII降低。相对于叶上冲型品种Atlantic,叶平展型品种甘农薯7号披垂值显著增加。株距为15~30cm时,2个品种种植密度的提高均可以显著增加单株产量、单株结薯数和小区产量。结果表明,叶平展型品种甘农薯7号在株距25cm、叶上冲型品种Atlantic在株距20cm时,植株冠层结构分布最佳,商品薯率和小区产量较高,为最适种植密度。  相似文献   
17.
油炸薯条需要具有明亮均匀的色泽,马铃薯生育期内块茎基部或顶部发生的末端糖化会使油炸薯条呈现出褐色末端。分析块茎中与末端糖化相关的成分含量和色泽参数,结合基因型和基因型与环境互作(genotype+genotype and environment interactions, GGE)模型筛选抗末端糖化薯条加工型品种,为薯条加工型品种的选育和种植提供理论依据。选择综合农艺性状优良的8个品种(系)分别种植于2个不同生态类型区:河西灌区(永昌)和高寒阴湿区(渭源)。收获后分别储藏于常温(20℃)、低温(4℃),分别于15 d和60 d测定块茎基部与顶部的淀粉、果糖、葡萄糖、蔗糖和游离氨基酸含量。炸条后检测薯条基部和顶部色泽,评价块茎糖化末端类型。分析试点、品种、储藏条件及其互作效应对块茎末端糖化的影响,结合GGE模型分析参试品种(系)末端糖化的适应性和稳定性。结果表明,永昌试点中有6个品种(系)块茎出现基部和顶部末端糖化现象,其中5个基部糖化, 1个顶部糖化。渭源试点中, 9个品种(系)块茎出现基部和顶部末端糖化现象,其中4个基部糖化, 5个顶部糖化。永昌试点品种(系)基部和顶部色差平均值低,...  相似文献   
18.
[目的]筛选对玉米田禾蓟马[Frankliniella tenuicornis (Uzel)]具有较好防治效果的高效、低毒型药剂.[方法]研究了7种杀虫剂对玉米田禾蓟马的田间防治效果.[结果]7种杀虫剂对禾蓟马均具一定防治效果,其中乙基多杀菌素330 ml/hm2处理的防治效果最高,药后3、7、14 d分别达到84.30%、83.30%和82.34%.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药后14 d防治效果均高于80%,且差异不显著.[结论]建议在禾蓟马初发期使用乙基多杀菌素、溴氰虫酰胺进行喷雾防治.  相似文献   
19.
马铃薯块茎质地品质的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马铃薯块茎质地综合评价有利于对马铃薯加工品质性状的细分和准确定位用途,辅助马铃薯品种的选择和选育,同时加快马铃薯产品的开发。【方法】 以主栽马铃薯品种块茎为材料,采用穿刺、二次压缩(texture profile analysis,TPA)和剪切3种质构检测模式分析块茎质构参数:穿刺距离、穿刺起始力、穿刺速度、压缩形变量、压缩速度、压缩间隔时间、压缩起始力、剪切起始力和剪切速度;根据最佳质构测试参数测定8个不同品种块茎质地参数,分析质地参数间的相关性和块茎品质评价最佳质地参数。【结果】 鲜块茎穿刺最优参数:探头型号为圆柱金属探头(TMS 2 mm Steel),穿刺距离为2 mm,起始力为2.5 N,检测速度为50 mm·min-1;TPA压缩最优测试因素(鲜/熟):鲜、熟块茎圆柱体样品直径和高度均为10—15 mm,检测探头的选择对鲜块茎质地无显著差别,熟块茎最优探头型号为圆柱铝制探头(TMS 36.0 mm Aluminum Cylinder);最优参数(鲜/熟):形变量50%/60%,检测速度60 mm·min-1/80 mm·min-1,间隔时间6 s/10 s,起始力均为0.7 N;剪切最优参数(鲜/熟):长方体样品(30 mm×15 mm×10 mm),探头型号为轻型单刀探头(TMS Perspex Knife Edge),检测速度均为60 mm·min-1,起始力为1 N/0.5 N。不同品种块茎相关性分析表明,弹性与薯皮脆性存在显著相关性,与穿刺和剪切其他质地参数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鲜块茎穿刺、TPA压缩与剪切质地参数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0.410—0.959);熟块茎TPA压缩和剪切质地参数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性(0.441—0.952)。【结论】 穿刺、TPA压缩和剪切质构检测模式适合鲜块茎质地品质的客观评价,其中,薯皮硬度、薯皮脆性、TPA硬度、内聚性、咀嚼性和剪切硬度可作为比较鲜块茎质地差异的重要参数;TPA压缩和剪切质构检测模式适合熟块茎质地品质的客观评价,其中,TPA硬度、粘附性、内聚性、弹性、咀嚼性和剪切硬度可以作为比较熟块茎质地差异性的重要参数。  相似文献   
20.
【目的】对选育的14份番茄品系果实品质进行多元分析及综合评价,为适宜河西荒漠地区栽培的加工番茄新品种选育和杂交亲本选配提供理论依据。【方法】以河西荒漠绿洲区的215,511,512,513,515,516,517和L8,L9,L10,L11,L12,L13、L14共14份番茄品系的成熟果实为材料,测定其单果质量、果实硬度、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可溶性蛋白、可溶性糖、番茄红素、VC、可滴定酸、总酚、类黄酮含量等11项指标,用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综合评价番茄果实品质。【结果】(1)不同番茄品系间果实品质性状差异较大,变异系数为15.45%~41.99%,其中单果质量变异系数最大。相关性分析表明,可溶性糖与番茄红素含量、果实硬度和类黄酮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P<0.05),果实纵径与横径和单果质量呈极显著正相关(P<0.01),可溶性蛋白与总酚含量呈显著正相关(P<0.05)。(2)主成分分析显示,提取的5个主成分为果实纵径和可溶性糖、总酚、VC、番茄红素含量等品质因子,其累积贡献率为88.542%,包含了全部指标的大部分信息。(3)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在欧氏距离为7.5时,14个番茄品系可分为3类,各类群间果实品质差异较大,聚类结果与主成分分析结果基本一致。(4)215果实品质综合评价得分最高,其次为516和L8,三者适宜作为加工型番茄品种选育、遗传改良和加工的材料。【结论】14份番茄品系果实品质表现出丰富的遗传多样性,具备筛选优良加工型种质的可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