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5篇
  免费   1篇
林业   1篇
农学   7篇
  3篇
综合类   50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5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5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31.
<正>段华是安仁县羊脑乡源田村青年农民。2009年,退伍回家、致富无门的他在《湖南农业》上看到有关牧草养牛的信息后受到启发,走上了科学养牛致富之路。他前期投资50万元,在深山里建起了20多间牛栏,又到江西引回良种种牛,并种植优质牧草3.3公顷。现在他的肉牛养殖场不断壮大,几年来,共出栏肉牛150多头,创利润50多万元。为了带动更多的农户养牛致富,2013年他成立了养牛专业合作社,合作社统一采购、统一销售,定期技术交流,成员涉及安  相似文献   
32.
菜地、药草地、林木苗圃等旱地作物往往容易遭受地老虎、金龟子等地下害虫为害,一般药物防治效果不理想。实践证明,茶枯(茶籽饼)对消灭地老虎、金龟子等地下害虫有奇效,而对各种作物无药害,且有较好的肥效作用。把经过稻草烧黑的油茶饼捶碎后,泡在开水里搅拌成浓液,洒在地下害虫为害处,能很快杀灭害虫。第一次浸液洒完后,桶内所剩余渣,可继续添加开水浸液洒施。  相似文献   
33.
农田氮、磷向水体迁移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农田氮、磷向水体迁移,不仅造成化肥的利用率低,农业生产成本上升,还对水环境造成污染,引起水体富营养化。综合评述了农田氮、磷向水体迁移的原因及其控制方面的国内外研究进展。氮、磷肥的过量施用和施用比例不合理是导致农田氮、磷向水体迁移的主要原因;氮、磷向水体迁移量受土壤质地、施肥种类、降雨条件等因素影响;相应措施如优化土地利用、合理施肥和处理农田径流等均可有效地降低农田氮、磷向水体迁移风险。在当前的非点源污染治理中,应采取有力措施控制农田养分流失。  相似文献   
34.
树叶可喂鱼     
山区树木资源丰富,农户习惯采集树叶作饲料饲养牛、猪、鸡、兔等.因树叶营养丰富、适口性强、易消化、成本低廉、加工简便,可代替部分精饲料.开发利用树叶作饲料,确实大有可为.  相似文献   
35.
本试验以槠叶齐盆栽茶苗为材料。研究了土壤水分胁迫下茶树的若干生理变化。结果表明:(1)在短期(12天)缓慢的土壤水分胁迫影响下,茶树叶片的叶细胞相对透性和脂质过氧化水平丙二醛含量增加,其增加的速度,下部年老的越冬叶片大于上部年轻的夏春叶片。经相关分析,叶细胞相对透性与丙二醛含量呈明显的正相关,(2)经短期(12天)缓慢的土壤水分胁迫处理后,茶树叶片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变化趋势各异,但在胁迫处理的初期均表现增加,其增加的量上部年轻的夏春叶片大于下部年老的越冬叶片,恢复供水后,酶活性趋向恢复。对茶树干旱伤害的机理及其抗旱性等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36.
目前,在农业生产上使用的塑料薄膜,主要成分是一种高分子化合物,这种高分子化合物在自然条件下很难分解,可在土壤中残存二十年以上;长期使用农膜覆盖的农田,土壤中的残膜逐年增加(据调查,土壤中地膜残留量一般占投入量的1/3),土壤中残膜过多有很多弊端:一  相似文献   
37.
正玉米收获后,一些农户喜欢把玉米棒长期吊挂在楼下、屋檐下保存,说这样通风干燥。但据笔者向有关专家咨询得知,这种保存方法弊多利少。破坏营养玉米所含脂肪、蛋白质和维生素C、B2、胡萝卜素等营养素,很容易因高温和阳光照射被破坏,玉米吊挂在屋檐下会长期遭阳光直射,既降低了营养价值,吃起来口感也不好。吸附毒物空气中飘浮大量有害物质,玉  相似文献   
38.
<正>前段时段,一则关于葡萄打了避孕药的视频在微信、微博上大量传播。视频中,一位"果农"模样的男子,一边搬运葡萄,一边称无籽葡萄"是蘸了避孕药的,我们自己也不吃,吃了会绝育"。正是这样无中生有的谣言,让不少葡萄产区的产品销售受到严重影响,使果农近一年的辛劳付诸东流。据《农民日报》(2016年9月30日)报  相似文献   
39.
对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技术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深化人工湿地的研究与应用奠定基础。人工湿地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起来的一种废水处理技术,具有氮磷去除能力强、运转维护方便、运行费用低、对负荷变化适应性强等优点,已广泛应用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石油开采废水、养殖废水治理等领域。根据布水方式和水流形态的不同,人工湿地可分为表面流人工湿地、水平潜流人工湿地和垂直流人工湿地3大类。研究证实,人工湿地对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有较好的去除效果,其去除机理与植物根系吸收、微生物分解和系统内部物理化学作用有关。近年来我国利用人工湿地技术在处理生活污水、养殖废水、橡胶废水、油田废水、造纸废水、制革废水及印染废水等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但我国的人工湿地技术还比较落后,存在耗地多、工艺杂乱、管理不规范等问题,有待通过深入研究来加以完善,以增强人工湿地的应用效能。  相似文献   
40.
据报载,某个体户生产销售的食用菌产品竟然违法使用了甲胺磷等剧毒农药,对人体有极大危害.但该个体户却在产品的外包装上贴着"绿色食品"的标志,混进绿色产品市场.显然,这不仅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利益,也破坏了绿色产品的可信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