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23篇
  免费   6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82篇
农学   54篇
基础科学   30篇
  11篇
综合类   227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218篇
园艺   40篇
植物保护   25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10篇
  2020年   11篇
  2019年   13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31篇
  2013年   26篇
  2012年   33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36篇
  2009年   30篇
  2008年   4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29篇
  2003年   30篇
  2002年   27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30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8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18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15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79年   1篇
  1965年   1篇
  1964年   3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741.
为探讨猪常见高热性传染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月某猪养殖场78头感染猪流感的病猪展开研究,运用随机数字法将研究样本分为两组,分别为常规组(n=39)与联合组(n=39),常规组病猪给予西药治疗,联合组在西药基础上联合中药展开治疗,对比两组病猪各症状消失时间。结果中,联合组病猪呼吸恢复正常时间为(1.42±0.25)d、食欲恢复时间为(3.17±0.58)d、关节酸痛症状消失时间为(3.12±0.58)d、咳嗽消失时间为(3.01±0.26)d、体温恢复正常时间为(2.47±0.23)d,均明显短于常规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得出结论,在猪养殖过程中,各种高热性传染病均较为常见,养殖人员应明确各种高热性传染病的病因、症状及预防方式,在猪感染高热性传染病后可采用中西药联合方式对病猪进行治疗,缩短病猪症状消失时间,促进病猪康复,保障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742.
为了解目前广东省猪伪狂犬病毒(PRV)野毒株的特点,本试验于2020年采集广东省四会市某猪场临床疑似PRV感染发病猪的组织样品,运用PCR、细胞分离培养、间接免疫荧光和病毒生长曲线测定等方法进行病原的分离和鉴定,随后将获得的病原接种新西兰白兔分析其致病性,并对该病原的主要毒力基因进行克隆、测序和遗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样品经PCR检测可扩增出PRV特异性阳性条带;接种PK-15细胞后出现明显的细胞病变效应(CPE),纯化后将获得病原命名为GDSH2020;生长曲线结果显示,在感染细胞60 h后病毒滴度即达到最高(106.625 TCID50/mL)。GDSH2020株接种新西兰白兔2 d后即出现体温升高、注射部位奇痒、啃咬等症状,并在接毒后3~4 d全部死亡。GDSH2020株gB、gC、gD、gE和TK基因氨基酸序列分析结果显示,与参考毒株(Kaplan、Becker等)相比,gE基因氨基酸序列在第48、496位分别插入1个天冬氨酸,与国内变异株特征一致;而gC基因氨基酸序列有4个位点突变(S102P、H103R、A336V和T393A);...  相似文献   
743.
建设数字乡村,既是推动浙江农村共同富裕先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行的重要手段,也是浙江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举措。本文通过对浙江省乡村产业数字化的相关调研,基于乡村产业数字化现状,系统总结了“5G+农业应用”“产业大脑+数字工厂”“农业+文旅+新零售”等3大浙江省乡村产业数字化发展的典型模式,并对乡村产业数字化政企协作不够“亲”“清”“智”等问题,提出了相关对策建议:建立健全政企协作制度机制,发挥政府引导作用;完善权责清单管理制度,提高政企服务透明度,强化监督检查;政府加快传统决策向数字决策转变,推进数据价值化进程,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相似文献   
744.
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俗称“蓝耳病”,是由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PRRSV)引起的母猪流产、死胎、木乃伊胎、返情不孕、仔猪呼吸道症状等免疫抑制性传染病。不同发病年龄表现差异很大,传播快、发病率高、影响广。  相似文献   
745.
利用原核表达载体pET28a和pColdⅠ与猪细小病毒VP2基因分别构建重组表达质粒,并采用与伴侣蛋白共表达和低温诱导表达猪细小病毒VP2蛋白,并以电镜观察、血凝效价测定等进行鉴定。结果显示,2个表达载体均能对重组蛋白进行可溶性表达。冷休克载体组pColdⅠ-VP2蛋白在上清中表达效率更高且杂蛋白较少,诱导时不需要额外添加L-阿拉伯糖,表达过程工艺相对更简单。纯化后的pColdⅠ-VP2蛋白具有一定的免疫反应性,能在体外组装成病毒样颗粒(virus-like particles, VLPs),且具有血凝活性,使用206佐剂混合乳化重组蛋白免疫豚鼠后,血清中能检测到高滴度血凝抑制抗体。上述结果为进一步研究新型安全高效的猪细小病毒疫苗提供了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746.
本研究基于木瓜蛋白酶主要作用于赖氨酸和精氨酸等氨基酸、谷氨酰胺转氨酶催化蛋白质赖氨酸的ε-氨基和谷氨酸的γ-酰胺基结合的酶学特性,在利用木瓜蛋白酶催化苦杏仁蛋白限制性水解,使得更多赖氨酸残基暴露出来的基础上,利用谷氨酰胺转氨酶催化水解物的交联反应,从而改善苦杏仁蛋白的胶凝性,确定交联改性的最佳条件:谷氨酰胺转氨酶添加量16 U/g,交联温度38℃,pH值7.0,交联时间1.5 h,制得改性产物的胶凝性比改性前提高了209.43%,溶解性、持油性、乳化性也显著提高,起泡性、起泡稳定性略有提高,而持水性、乳化稳定性比改性前显著降低。改性产品的特性显著区别于天然苦杏仁蛋白,可为食品工业提供多样化的功能性蛋白。  相似文献   
747.
宏泉 《内蒙古林业》2023,(11):21-22
<正>一袋一袋、一丛一丛,郁郁葱葱、生机盎然,这是鄂托克旗成功移植、繁育野生四合木的喜人画面。人工繁育30余万株、成活率75%以上,这是当地有史以来四合木人工繁育株数最多、成活率最高的范例。乡土专家在无任何先进科技支撑的条件下,凭借多年培育苗木的经验,总结第一手技术成果,填补了野生四合木人工移植、繁育的空白,让四合木在鄂托克旗重焕生机。  相似文献   
748.
针对油菜精量播种种子运移环节中排种器排出的单粒有序种子流在导种环节被破坏,造成播种均匀性降低的问题,该研究对导种过程种子流有序性进行分析,明确破坏种子流有序状态的主要原因是种子与导种管管壁的随机碰撞,而导致碰撞发生的主要因素是导种管曲线、内径和长度。导种过程离散元仿真试验表明,在相同内径及长度的导种管中,种子通过直线型导种管较S型导种管碰撞次数变异系数平均降低2.1个百分点,时间变异系数平均降低1.8个百分点;较抛物线型导种管平均碰撞次数变异系数降低0.5个百分点,平均时间变异系数降低0.5个百分点;在相同曲线及长度的导种管中,种子通过32 mm内径导种管较25 mm碰撞次数变异系数降低7.2个百分点,时间变异系数降低2.6个百分点;在相同曲线及内径的导种管中,无论缩短导种管的哪一部分长度均能降低碰撞次数及碰撞次数变异系数。种子流通过某一导种管的碰撞次数变异系数越大,时间变异系数越大,种子流下落轨迹越离散,种子流有序性越差,导种管曲线对种子流有序性的影响小于内径及长度。台架试验结果表明,采用直线型导种管较S型导种管粒距合格指数平均提高3.2个百分点,漏播指数和重播指数平均降低2.0和1.2个百分点;较抛物线型导种管粒距合格指数平均提高2.8个百分点,漏播指数和重播指数平均降低2.0和0.8个百分点;内径38 mm的导种管较25 mm导种管,粒距合格指数提高11.4个百分点,漏播指数和重播指数分别降低4.6和6.8个百分点;长度20 cm的导种管较80 cm导种管,粒距合格指数提高27.6个百分点,漏播指数和重播指数分别降低10.6和17.0个百分点;随导种管长度增加或内径缩小,粒距逐渐从以设定株距为中心的正态分布渐变为重播指数较高的指数分布。为降低导种环节影响,建议油菜精量播种机导种管曲线采用直线型、内径不小于25 mm、长度不超过40 cm。研究结果揭示了导种管结构对种子流有序性的影响机制,可为导种装置设计与优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