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18篇
  免费   105篇
  国内免费   118篇
林业   229篇
农学   188篇
基础科学   209篇
  201篇
综合类   1215篇
农作物   145篇
水产渔业   171篇
畜牧兽医   762篇
园艺   343篇
植物保护   78篇
  2024年   12篇
  2023年   52篇
  2022年   81篇
  2021年   78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104篇
  2018年   101篇
  2017年   35篇
  2016年   64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125篇
  2013年   85篇
  2012年   135篇
  2011年   112篇
  2010年   100篇
  2009年   134篇
  2008年   131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55篇
  2005年   95篇
  2004年   102篇
  2003年   118篇
  2002年   84篇
  2001年   304篇
  2000年   269篇
  1999年   175篇
  1998年   60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53篇
  1995年   50篇
  1994年   57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32篇
  1991年   39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37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3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9篇
  1983年   23篇
  1982年   21篇
  1981年   13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3篇
  1978年   4篇
  1976年   3篇
  1961年   2篇
  1959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54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41.
长期施肥对薄层黑土酶活性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29年的长期定位试验,对不同的施肥方式下薄层黑土酶活性及肥力进行了研究,探讨长期施肥对土壤酶活性及与土壤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化肥与有机肥配合施用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碱解氮、有效磷含量,增强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相关分析结果显示,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活性与有机质、全氮、全磷、有效磷、碱解氮呈显著正相关。土壤脲酶、磷酸酶、转化酶、过氧化氢酶、脱氢酶综合活性可以反映长期施肥后薄层黑土质量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942.
于2008年夏天选择三个典型样点对"绿色南京"林业建设新增林的土壤生物多样性的群落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三个样点中,共捕获地表凋落物节肢动物1305只,隶属12纲21目,其中真螨目为优势种群,占总节肢动物的70%,常见种群或稀有种群分别为11目和14目。由于机场高速杨树防护林秣陵镇西段(样点III)真螨目的高度集中,其优势度最高,而多样性指数、均匀度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最低;土壤线虫优势种群为植食线虫和食细菌线虫,而食真菌、捕食、杂食线虫均为常见种群;土壤原生动物中,鞭毛虫为优势种群,占原生动物总个体数的70~90%,其次为变形虫,而纤毛虫比例最小,在1~5%左右;新增林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微生物的群落结构。  相似文献   
943.
  目的  为了探讨苕子-玉米轮作模式下不同水肥管理对苕子养分累积量及玉米季土壤含水量、水分特征曲线、水稳性团聚体组成、有机质、玉米籽粒产量的影响。  方法  于2017年在云南省农业科学院嵩明县试验基地布置苕子-玉米轮作大田试验。将玉米季部分肥料前移至绿肥季、在绿肥季设置灌溉处理作为调控措施,设10个处理。于苕子盛花期采样测定苕子养分累积量,于玉米生长时期实时监测土壤温度和含水量,于玉米收获期采样测定各处理的玉米产量、土壤有机质、水分特征曲线和团聚体组分等指标。  结果  绿肥季施氮磷肥和灌溉处理玉米籽粒产量最高。整个玉米季,冬闲处理土壤含水量总体最低,绿肥季施氮磷肥处理土壤含水量总体较高。冬闲处理土壤饱和含水量最低,各种绿肥季施肥处理土壤饱和含水量和田间持水量较对照处理均有提高。绿肥季灌溉和施肥措施不同程度的增加了土壤 > 2 mm团聚体含量,减少了0.25 ~ 2 mm和 < 0.053 mm团聚体含量。绿肥季不施肥,进行灌溉处理的 > 0.25 mm水稳性团聚体含量(WSAC0.25)、几何平均直径(GMD)和团聚体系数(KCTP)较对照处理分别降低了9.10%、17.52%和33.25%,其中WSAC0.25降幅显著。  结论  玉米季肥料前移至绿肥季不仅不影响玉米籽粒产量,绿肥季进行施肥灌溉还可有效增加后茬玉米籽粒产量。种植绿肥可以提升土壤持水能力,绿肥季施肥或灌溉处理可在土壤低吸力范围内进一步优化土壤持水性能。绿肥季施肥处理可通过较大幅度增加土壤中 > 2 mm团聚体含量来提高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而绿肥季不施肥,进行灌溉处理则是通过更大幅度减少0.25 ~ 2 mm团聚体含量来降低水稳性团聚体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944.
[目的] 对2000—2019年东江源区域生态环境变化进行分析,从而为该区水源地的保护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东江源为研究对象,选取2000,2004,2009,2014和2019年5期的Landsat影像数据,提取绿度(NDVI)、湿度(WET)、干度(NDBSI)和热度(LST)4项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法与遥感生态指数(RSEI)法,对东江源生态环境质量进行了评价分析。[结果] 2000—2019年研究区的RSEI指数分别为0.356,0.538,0.332,0.608和0.637,生态环境质量呈现上升、下降和上升趋势,总体上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较好的区域主要分布在植被覆盖率较高的中部和东南部,较差的区域主要分布在人类活动密切的东部和西北部的城镇区。研究区内优良等级的生态环境质量占主导地位,其面积比例由2000年的0.204 9%上升到2019年的92.346 4%,生态环境明显变好。热度(LST)和干度指标(NDBSI)重心偏移变化较小,为1.616 km和1.482 km,而绿度(NDVI)和湿度指标(WET)受人口密度和开发程度的影响,绿地分布和土壤含水量随着建设用地的开发而开始分散,使偏移量增大。[结论] 在2000—2019年,除城市交通造成周边的环境质量下降外,其余地区较之前都有明显的改善。植被覆盖和城市用地之间的关系是造成东江源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成因。  相似文献   
945.
重金属复合污染对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重金属复合污染比单一污染更符合实际,针对土壤中重金属的复合污染在土壤微生物活性、群落结构等方面的影响、研究机理和方法以及土壤微生物生态特征在土壤修复和污染评价中的作用进行综述,并提出了建议和意见.  相似文献   
946.
农杆菌介导甜橙遗传转化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7,自引:5,他引:7  
为改良柑桔品种,以普通溆浦甜橙(Citrussinensiscv Xupu)实生苗上胚轴为外植体,建立了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体系,并把chit42基因和phyB基因导入其中.上胚轴经农杆菌工程菌液浸染后,在共培培养基(MS+3mg/LBA)上培养3d,然后分别转移到含有100mg/L Kan(卡那霉素,Kanamycin)和500mg/L Cef(头孢噻肟霉素,Cefotaxime)的选择培养基上培养14d后,上胚轴开始分化抗性芽,chit42基因和phyB基因的抗性芽再生率分别为27.8%和35.6%.将抗性芽在筛选培养基上培养30d后用茎尖微芽嫁接成苗.目前,嫁接苗在温室中生长良好,经PCR鉴定为转化植株.  相似文献   
947.
奶牛粪蚯蚓堆肥的基质配方及对草莓育苗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将奶牛粪蚯蚓堆肥与泥炭、珍珠岩和蛭石按不同比例进行复配,然后进行草莓育苗生长试验,通过分析草莓生长情况,筛选出适合草莓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方。结果表明,复配后育苗基质的理化性质优良,适合草莓生长。与常规基质相比,添加不同量蚯蚓堆肥的育苗基质均不同程度促进了草莓母株和一级子苗的生长(除蚯蚓堆肥完全替代泥炭处理外),随着蚯蚓堆肥比例的增加,草莓植株生长情况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所有处理中,以蚯蚓堆肥占育苗基质物料总体积1/3的配比处理(替代50%的泥炭)的综合效果最好,较常规基质能显著提高草莓母株和一级子苗的品质,母株的株高、生物量、根系形态指标、相对叶绿素含量(SPAD值)和过氧化物酶活性,以及一级子苗功能叶的叶柄长、叶面积和SPAD值等,该配方可推荐用于架式草莓工厂化育苗生产。  相似文献   
948.
为探究蚓粪和益生菌互作对大棚番茄地土壤线虫数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设置CF(单施化肥)、CF+BM(化肥配施巨大芽孢杆菌)、CF+BA(化肥配施解淀粉芽孢杆菌)、VC(单施蚓粪)、VC+BM(蚓粪配施巨大芽孢杆菌)和VC+BA(蚓粪配施解淀粉芽孢杆菌)6个处理。结果表明:与单施化肥相比,单施蚓粪有助于土壤线虫数量的提高,而蚓粪配施益生菌相比单施蚓粪对线虫数量的提高更加显著;化肥配施益生菌在盛花期时对土壤线虫数量提高不显著,收获期时有显著提高但效果不及蚓粪配施益生菌。单施化肥或蚓粪提高了植食性线虫短体属(Pratylenchus)的相对丰度,且单施蚓粪提高幅度显著高于单施化肥。与单施化肥相比,单施蚓粪显著降低了食细菌线虫比例,而化肥配施益生菌显著降低了食细菌线虫和植食性线虫比例,增加了食真菌线虫比例。蚓粪配施益生菌相比单施蚓粪显著增加了食细菌和食真菌线虫比例,降低了植食性和捕杂食性线虫比例。与单施化肥或蚓粪相比,蚓粪配施益生菌对瓦斯乐斯卡指数(WI)、食真菌线虫与食细菌线虫比率(F/B)和植食性线虫成熟指数(PPI)均能够产生积极影响,且效果优于化肥配施益生菌。综合比较可以发现,与单施化肥或蚓粪相比,蚓粪配施益生菌能够减缓植食性线虫增长,土壤环境和线虫群落趋于健康和稳定,是值得推荐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949.
材积模型是编制立木材积表的关键,通常用经验材积方程来预测材积量。由于树木生长具有不确定性,传统的材积方程很难有效地对模型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做出测算,导致目前活立木材积测算的准确率较低。为了提高活立木材积的测算准确率,将粒子群(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PSO)算法引入到活立木材积模型中,并用支持向量回归机(support vector machine,SVM)优化参数。PSO-SVM将活立木胸径和树高数据输入到SVM中学习,将SVM参数作为PSO中的粒子,把活立木实测材积值作为PSO的目标函数,然后通过粒子之间相互协作得到 SVM 最优参数,对活立木测算材积值进行模型测算并采用实测材积值验证。论文应用电子经纬仪与人工量测立木地径、胸径相结合的方法,通过软件计算求得400组树高、树干材积值;然后对300组数据集以活立木胸径和树高作为输入数据,材积为输出数据,采用粒子群耦合支持向量机(PSO-SVM)算法训练得到模型,并用100组数据进行预测;最后引用经典Spurr材积模型算法、BP神经网络算法和PSO-SVM算法进行了对比,其结果表明,PSO-SVM算法预测准确率最高,预测值与实测值间复相关系数达0.91,平均误差率为0.58%。  相似文献   
950.
不同生活型蚯蚓蚓粪化学组成及其性状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王斌  李根  刘满强  蒋洋杨  焦加国  陈欢  胡锋  李辉信 《土壤》2013,45(2):313-318
蚓粪已经渐渐成为国内外研究者所关注的一个焦点,而对蚓粪化学成分及性状的研究也逐渐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本文研究比较了两种不同生活型蚯蚓蚓粪和对照土壤之间的化学组成及性状的异同.结果表明:蚓粪和对照土壤相比,有着更高的pH和电导率值,且差异显著(P<0.05);蚓粪比对照土壤有着更多的碳水化合物和更少的多酚类物质,差异分别达31.36~ 33.81 mg/kg和4.28 ~ 5.08 mg/kg;同时,蚓粪内酸解氨基酸含量要比对照土壤高出3.84~5.06mg/g;植物激素GA3相对于对照土壤增幅达35%~ 114%,而IAA的增幅则为78%~236%.在相同的环境下,同样生物量的环毛蚓(威廉环毛蚓)和爱胜蚓(赤子爱胜蚓)对蚓粪pH值、碳水化合物和多酚含量的作用无显著差异(P>0.05);对蚓粪电导率、植物激素和氨基酸含量的影响爱胜蚓要显著大于环毛蚓.总之,蚓粪的pH值、电导率和化学组成与对照土壤相比都有着显著的差异,不同生活习性的蚯蚓蚓粪也会有着一定的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