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2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32篇
林业   47篇
农学   30篇
基础科学   24篇
  33篇
综合类   188篇
农作物   7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104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2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30篇
  2013年   13篇
  2012年   23篇
  2011年   1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6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20篇
  2005年   18篇
  2004年   21篇
  2003年   26篇
  2002年   21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9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10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5篇
  1984年   8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1篇
  1963年   1篇
  1958年   1篇
  195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41.
贺兰山不同海拔植被下土壤团聚体分布及其稳定性研究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以贺兰山不同海拔植被下0—20,20—40 cm土层土壤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粒径团聚体含量及团聚体稳定性随海拔升高的变化特征,探讨其与土壤理化性质之间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0—20 cm土层,0.25~0.053 mm团聚体为主要团聚体类型,随海拔增加,水稳性大团聚体(>0.25 mm)含量增加,<0.053 mm团聚体含量减少,表明土壤团聚体随海拔增加呈现由小粒径向大团聚体转变的趋势。20—40 cm土层,水稳性大团聚体含量在中海拔(2139 m)达到最高,占比为65.73%。平均重量直径(MWD)和几何平均直径(GMD)在0—20,20—40 cm土层均呈现随海拔升高先增加后减小的趋势,并在2139 m处达到峰值。不同海拔梯度土壤团聚体MWD和GMD与土壤有机碳(SOC)、全氮(TN)、全磷(TP)粉粒以及砂粒含量呈正相关,与黏粒含量、pH呈负相关。贺兰山不同海拔植被下土壤团聚体稳定性总体表现为中海拔>高海拔>低海拔,较高含量的大团聚体和土壤养分是团聚体稳定的关键要素。  相似文献   
542.
依据农业的多元功能和低碳农业的本质特征,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判断相结合的方法,从经济功能、社会功能、生态功能、文化休闲功能4个方面建立基于多元功能的低碳农业发展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AHP)确定各指标权重。在对各指标进行无量纲化处理的基础上,采用加权综合指数法计算综合评价指数,并对山东省低碳农业发展情况进行实证分析。  相似文献   
543.
[目的]研究疏浚底泥投放对投放土壤的影响。[方法]以蔬菜(苋菜和空心菜)、牧草(黑麦草和紫花苜蓿)、粮食作物(大豆和玉米)为投放对象,研究秦淮河南京市区段疏浚底泥不同比例投放对投放土壤的影响。[结果]牧草植物土培后土壤中全氮含量比其他2类植物高。3类植物土培后土壤中氨氮含量的最大值为3.1~11.7 mg/kg。粮食作物土培后土壤中硝态氮含量比其他2类植物低的多。植物栽培后,土壤中全磷含量的最大值均大于751.5 mg/kg,土壤中速效磷含量均随着底泥施用量的增加而增加,土壤中有机质含量的最大值为18.2~25.0 g/kg。[结论]该研究为筛选合适的疏浚底泥投放对象和研究疏浚底泥土地投放的生态风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44.
用白叶枯非亲和性菌株G-3-1,G-3-2,78-3的活/死细胞剪叶法,分别于孕穗期对高感的金刚30和中抗的74-105水稻品种植株的顶部展开叶连续3次(间隔4d)诱导接种,7d后在同一叶片及其上一叶接种亲和性菌株76-25,结果发现两品种的被接种叶及紧接其上的一叶均获得了诱导抗性,活体诱导物较死体诱导物诱导的抗性强,74-105品种获得的抗性较金刚30强,金刚30,74-105及抗病的南粳15经78-3活细胞诱导接种的叶片组织液,对78-3和76-25菌株的生长有显著的抑制作用;抗病品种的正常和受伤叶片组织浓也有抑菌作用,但均较诱导叶弱,从前述3个水稻品种的胚及叶片组织提取凝集素并纯化,经测定,二者对供测的5个白叶枯菌株均有凝集作用,但对非亲和性菌株的凝集作用比对亲和性菌株强;洗去胞外多糖可增加这种凝集作用;凝集素对病原菌无抑菌作用;诱导处理后叶片的凝集素含量与未诱导处理者无明显差异,初步认为凝集素在诱导抗性的初始阶段起着寄主对病原菌的识别作用,且其半抗原糖具有诱导抗性的活性。  相似文献   
545.
主要从枣疯病症状、检测方法、致病机理、对枣树生理代谢的影响、传播途径和方式、防治技术等几个方面的研究进展作简要概述,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546.
通过对市区主要绿地进行地下水位及土壤理化性状的调查,结果表明:本市常年地下水位偏高,平均雨季(0.83m)高于旱季(1.20m),越近海受大潮期的影响越大;土壤容重高于正常值0.12~0.42g/cm3,总孔隙度比正常值低近10%;土壤的pH值以微酸性为主,有机质含量极低。对本市园林土壤的主要特征有了较明确的了解,确定了土壤地下水位是影响绿化树种抗风性能的主要外因。    相似文献   
547.
春小麦α-淀粉酶活性及其与穗发芽抗性的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用改进的凝胶扩散法对国内外57个春小麦品种(系)在灌浆后35 d进行了穗发芽抗性和α-淀粉酶活性的测定.结果表明:不同春小麦品种的穗发芽抗性及α-淀粉酶活性存在显著差异.来自黑龙江省的大部分主栽品种的穗发芽抗性中等,红粒品种的穗发芽抗性比普通白粒品种强,在白粒品种中也存在抗性极强的品种.穗发芽率与种子中α-淀粉酶活性存在显著正相关,α-淀粉酶活性可作为鉴定穗发芽抗性的生化指标.  相似文献   
548.
花粉管通道法将Bt毒蛋白基因导入优良玉米自交系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以杂交育种中广泛使用的优良玉米自交系为材料,用花粉管通道法介导质粒pGBIL04(actin.Bt.35S.bar)DNA的转化,经对T0代1403株植株Basta抗性筛选和PCR分子鉴定,共获得5株PCR阳性植株,分别为授粉后8,12,14,18h导入所得,总的平均转化率为0.36%。结果表明:只要掌握好导入时机,在玉米上用花粉管通道法转基因是完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549.
当前,数字化已经成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核心着力点,也是农村土地治理未来改革的关键方向之一。针对传统农村土地征迁中存在交易成本过高问题,该研究基于交易成本理论视角,探索了农村土地征迁数字化改革的"需求挖掘-底线划定-功能支撑"三维系统框架,强调要在厘清政府、用地单位、土地原权益主体的基本需求、核心需求和冲突需求的基础上,坚持治理的法律底线、空间底线和监管底线,进而分类设计各个数字化现实与未来功能模块以充分降低交易成本、集成多元共享、提升运作效率。结果表明:该系统框架能够有效指导浙江省智慧"数字征迁"系统的开发设计,通过"需求挖掘"满足了政府、用地单位、村集体和农民三类主要参与者的基本与核心需求,分析化解了信息不对称、话语权博弈、冲突传导等问题;通过"底线划定"明确了征迁流程法律与空间的执行边界,实现了征迁全流程监管系统构建并稳定了征迁环境;通过"功能分析"统筹了数字征迁的现实功能与升级功能,最终能够降低协商与决策成本,执行与监管成本,以及管理与沉没成本。此外,该系统框架也能为未来农村土地治理数字化转型提供参考,助推提升国土空间数字化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  相似文献   
550.
【目的】通过分析2004—2019年间中国水稻相对产量差的时空变异特征、驱动因素以及不同地力水平下相对产量差对氮肥的响应,为实现水稻增产和氮肥合理施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数据来源于2004—2019年间农业农村部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设置在全国主要稻区的408个监测点,包括东北地区24个、长三角地区110个、长江中游地区138个、西南地区56个、华南地区80个。以各监测点施肥区与不施肥区水稻产量之差代表由肥料投入及由此引起的土壤性质改变所贡献的相对产量,利用高产农户统计法获取最高相对产量(HRY)和平均相对产量(ARY),HRY和ARY之差为相对产量差(GRY)。根据不施肥区产量,将各区域土壤地力划分为低、中、高3个水平,结合随机森林模型探讨不同区域GRY的主要驱动因素,计算不同地力水平下GRY与氮肥用量的关系。【结果】2004—2019年间,全国水稻HRY为4.98~6.86 t/hm2,ARY为3.06~3.47 t/hm2,GRY为1.92~3.41 t/hm2。不同区域相比,HRY和GRY均是西南(水稻–其他作物轮作)>长三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