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31篇
园艺   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7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聚合酶螺旋反应(polymerase spiral reaction,PSR)是基于环介导等温扩增技术(LAMP)和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建立的一种新型恒温体外核酸扩增技术,其利用混合引物的设计思路和BstDNA聚合酶的链置换活性,实现了在体外等温条件下的核酸扩增,表现出灵敏性及特异性较PCR显著提高,引物设计较LAMP简单等优点,在保证检测灵敏、特异的同时,耗时相对较短,且操作简便,对仪器设备要求低,可肉眼直观判定结果,特别适用于公共卫生、动物健康、食品安全和生物防御等领域的快速诊断。本文介绍了PSR技术的原理及其在病原微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以期为相关领域的检测技术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布鲁氏菌病(Brucellosis)是由布鲁氏菌(Brucella.spp)引起的慢性多器官损伤性人兽共患传染病。动物感染可引起流产和不育,人类感染会引起发热、肌肉和关节疼痛等,严重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1]。该病严重威胁着养殖业健康发展、人类食品安全和公共卫生安全。鉴于此,在“同一健康”理念下,世界卫生组织(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WHO)、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Food and Agriculture Organization of the United Nations,FAO)、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rld Organization for Animal Health,WOAH)和世界贸易组织(World Trade Organization,WTO)等国际组织高度重视对布鲁氏菌病的防控,在明晰全球防控重点任务、倡导良好的技术操作规范、制定风险产品的国际贸易标准、协调多部门跨学科合作等方面发挥重要作用,诸多国家和地区的布鲁氏菌病防控水平在上述国际组织的指导下均取得积极进展。目前,我国家畜布鲁氏菌病防控形势严峻,本文...  相似文献   
13.
江苏省首例非洲猪瘟的现场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8年8月18日,江苏省连云港市某养猪场发生不明原因生猪疫情。技术人员第一时间赶赴现场开展现场诊断和调查工作,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等多角度开展现场诊断,判定为非洲猪瘟临床可疑病例。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实验室检测确诊此次疫情。此次疫情符合非洲猪瘟急性发病特点。本报告将为现阶段我国非洲猪瘟疫情排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  相似文献   
14.
最近研究发现,塞尼卡谷病毒(SVV)是引起猪原发性水疱病(PIVD)的主要原因,可导致感染猪的鼻吻、蹄冠部出现水疱性病变,新生仔猪死亡。近年来,猪塞尼卡谷病毒病陆续波及加拿大、美国、巴西、中国、泰国和哥伦比亚等国,值得高度关注。本文介绍了猪塞尼卡谷病毒病的发现、流行现状及临床表现。提示我国应重视该病的防控工作,具体措施包括:建立健全动物水疱性疫病诊断处置方案;做好追溯研究,加强主动监测;分析病毒基因分子进化规律,关注SVV演变;继续进行病毒致病机制及宿主抗感染免疫机制等基础研究;制定SVV诊断国家标准,同时开发快速、灵敏、方便的现场诊断方法及高通量鉴别诊断方法;研制新型安全有效的SVV疫苗;加强饲养管理,提高生物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15.
我国首例非洲猪瘟的确诊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2018年8月1日,辽宁省报告沈阳市一养猪户饲养的猪陆续发生不明原因死亡,病死猪剖检发现脾脏异常肿大,疑似非洲猪瘟病毒感染。国家外来动物疫病研究中心采集病料进行了检测,确诊为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序列分析发现,其B646L/p72基因序列417个碱基与俄罗斯毒株100%匹配,与俄罗斯和东欧目前流行的格鲁吉亚毒株(Georgia 2007)属于同一进化分支。这是我国发现的首例非洲猪瘟。疫情来源有待进一步调查。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我国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的Q热流行情况,在7个规模奶牛场采集233份奶牛血清,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Q热抗体检测;采集103份棉拭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Q热病原检测。结果显示:从233份血清中检测到Q热阳性抗体34份,血清学阳性率为14.59%;从103份棉拭子样品中检测到Q热病原核酸12份,病原学阳性率为11.65%;7个规模奶牛场均存在不同程度的Q热病原感染,阳性率介于3%~33%。结果表明,我国北方地区规模奶牛场Q热流行较为广泛,应引起养殖场和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有必要加强Q热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监测以及新型诊断技术研发,以控制该病在动物间传播,降低人员感染风险。  相似文献   
17.
从宿主细胞的选择、连续传代、培养条件、添加病毒保护剂、改变细胞基因结构等方面对促进病毒感染细胞的方法进行概述,为病毒在细胞上的增殖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非洲猪瘟(African swine fever,ASF)是由非洲猪瘟病毒(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ASFV)感染引起的一种急性、热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给养猪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本研究利用重组酶聚合酶扩增技术(RPA),针对ASFV B646L (p72)基因设计了3组引物和探针,并进行筛选、反应条件优化、灵敏性、特异性和重复性试验,建立了实时荧光RPA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在39℃、20 min内即可检测10个拷贝的DNA分子,且与猪瘟病毒、猪圆环病毒2型、猪细小病毒、猪伪狂犬病病毒均无交叉反应,检测5.5×106至5.5×100拷贝/μL共7个稀释度样品在各时间点的荧光强度,变异系数范围在0.38%~28.30%。该等温、快速扩增方法可用于ASFV的定性检测,为中国ASFV感染的早期诊断提供技术支持,对疫情暴发后相应控制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9.
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PA快速检测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非洲猪瘟是一种跨境动物疫病,对世界养猪业危害严重。目前,该病的流行范围越来越广。为防止该病传入我国,当前急需建立快速、简便、可靠的检测方法。本研究通过分析非洲猪瘟病毒B646L基因保守区域,设计并合成了特异性引物和exo探针,建立了检测非洲猪瘟病毒的实时荧光RPA方法。利用该方法可在20 min内完成检测过程,最低可检测到16拷贝/反应;与猪的其他常见病原核酸无交叉反应;与荧光PCR方法具有相似的灵敏度和特异性;利用该方法对100份国内临床样品进行检测,结果均为阴性。本研究所建立的非洲猪瘟病毒实时荧光RPA检测方法具有简单、快速、敏感性高、特异性强的优点,在临床鉴别诊断、检验检疫和病原监测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0.
曼氏无针乌贼的海水网箱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曼氏无针乌贼(Sepiella maindronide Rochebrune)俗称乌贼、墨鱼、墨斗鱼、海猫等,隶属软体动物门,头足纲,十腕目,乌贼科,无针乌贼属.在中国东、黄渤海均有分布.乌贼的经济价值很高,可食部分约占总重的92%,其肉洁白如玉,具有鲜、嫩、脆的特点,乌贼干制品及其生殖腺干制品均为海味佳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