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7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5篇
畜牧兽医   32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6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4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31.
金华猪适宜屠宰体重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金华猪的适宜屠宰体重,将近3年来屠宰测定的金华猪按屠宰体重分为三组,分别为65~70 kg、70~75 kg和75~80 kg 3个阶段。结果表明,金华猪体重在70~75 kg时屠宰,屠宰率为68.58%,瘦肉率为53.92%,三点平均膘厚3.19 cm,系水力为0.392,胴体肉质理想,综合分析认为金华猪体重在70~75 kg时屠宰比较适宜。  相似文献   
32.
为探讨不同饲养模式对B型金华猪胴体及肉质的影响,选取24头体重相近的B型金华猪随机分成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1组用20%苜蓿草粉替代基础饲粮,试验2组分别由4户农户饲养,饲喂番薯藤、米糠、牧草等。试验猪在体重达75 kg左右时每组随机选取6头屠宰,测定胴体肉质指标。试验结果表明,3组试验猪生长、胴体性状以传统饲喂模式组最差,瘦肉率为50.55%,3点平均背膘厚达3.81 cm,与其他两组相比均差异极显著(P〈0.01);3组试验猪胴体肉质性状指标均在正常范围内。  相似文献   
33.
对金华猪胴体背最长肌、背膘、板油三个部位和猪油的脂肪酸组成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其中油酸、棕榈酸、硬脂酸、亚油酸、豆蔻酸和棕榈油酸占总脂肪酸比例的96%以上。背最长肌肌内脂肪油酸含量为47.5%高于背膘、板油和猪油(P0.01)。板油亚油酸含量为9.1%高于肌内脂肪和猪油(P0.01)。板油和背膘中的α-亚麻酸均高于肌内脂肪(P0.01)。肌内脂肪中测出微量的EPA和DHA。猪油的饱和脂肪酸总和46.8%,高于其它部位(P0.01)。肌内脂肪单不饱和脂肪酸51.1%高于其它部位(P0.01),板油单不饱和脂肪46.4%高于背膘45.0%(P0.01)。板油多不饱和脂肪酸为9.8%高于其它部位(P0.01)。肌内脂肪、背膘、板油三部位的饱和脂肪酸∶单不饱和脂肪酸∶多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分别为1∶1.16∶0.11、1∶0.99∶0.22和1∶1.06∶0.23。综上所述,金华猪背膘、板油为较好的膳食脂肪,具有一定的开发价值。  相似文献   
34.
金华猪素以肉质鲜美著称,且具有耐粗饲等特性。许梓荣(1982)研究指出,当饲粮中粗纤维水平达8.78%时,金华猪增重速度最快,而长白猪生长速度随饲粮粗纤维水平的提高(从3.78%到13.28%)呈直线下降趋势。  相似文献   
35.
乏情俗称不发情,使指青年母猪6 ̄8月龄或经产母猪断奶15d后仍不发情,其卵巢处于禁止状态,非病理性的无周期的生理现象。乏情降低了母猪的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增加了养猪成本,由于规模化猪场采取密集型的饲养方式和现代的繁殖方式,使母猪出现乏情的几率大大的增加。目前母猪乏情已成为危害养猪业发展的一个重要因素。  相似文献   
36.
选择同批次的60头金华猪仔猪进行饲养,在45、90、150、270日龄分别选择4头金华猪进行屠宰,测定眼肌面积,并采集背最长肌和血清样品,分别用于水解氨基酸和游离氨基酸及其衍生物的测定.试验结果显示:随着日龄增加,金华猪眼肌面积显著(P<0.05)增大.肌肉水解氨基酸中:必需氨基酸含量和总氨基酸含量在45日龄至270日...  相似文献   
37.
本试验旨在探究不同肥瘦率的金华猪回肠、结肠真菌菌群结构差异及其与体脂沉积的相关性.试验选择270日龄的同批次金华猪35头,测定背膘厚、眼肌面积和瘦肉率,并选择瘦肉率最低(高脂肪组,H组)和最高(低脂肪组,L组)的金华猪各5头,采集回肠、结肠内容物用于真菌测序分析.结果表明:1)不同肥瘦率金华猪的瘦肉率与背膘厚存在显著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