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94篇
  免费   45篇
  国内免费   27篇
林业   42篇
农学   50篇
基础科学   19篇
  179篇
综合类   255篇
农作物   38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43篇
园艺   106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0篇
  2023年   17篇
  2022年   17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7篇
  2013年   28篇
  2012年   25篇
  2011年   18篇
  2010年   40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9篇
  2007年   27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47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30篇
  2001年   23篇
  2000年   32篇
  1999年   27篇
  1998年   23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3篇
  1994年   16篇
  1993年   20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5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1篇
  196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8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50 毫秒
31.
大面积营造集约经营人工林对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于宁楼  宋磊 《林业科学》2003,39(5):44-51
分析了"世行贷款国家造林项目"(简称NAP)区内人工林地力衰退的现状和原因,阐明了NAP防止地力衰退采取的对策,并根据土壤肥力监测结果分析了NAP实施过程中土壤肥力的变化情况,提出了防止土壤肥力退化的措施.结果表明项目实施5a来,营造了138.5×104hm2的集约经营人工林,由于严格执行了"环保规程",有效地防止了土壤肥力的退化,土壤肥力不仅没有下降,而且略呈增加的趋势.项目区内热带片和亚热带片的速效氮和有机质略有下降外,土壤中的全氮、速效磷、速效钾、缓效钾等7种养分呈上升趋势.项目区华北-中原、辽东低丘岗地片,土壤中的各种养分含量逐渐增加,其中速效磷、速效钾和代换钙镁增加的速度最快.  相似文献   
32.
上海宝山区城市表土重金属累积的空间分布规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荣  胡雪峰  潘赟  苏玉  张甘霖 《土壤》2007,39(3):393-399
检测了上海宝山区127个表土样点的重金属含量。宝山区表土Zn、Cr、Cd、Pb、Cu、Ni、Mn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28.6、127.6、0.56、118.5、55.2、55.7、718.7mg/kg。其中Pb、Zn、Cd的含量分别是上海土壤背景值的5.6、3.0、2.8倍,受污染较明显。宝山区地表的重金属含量呈现出明显的空间分布规律:工业区地表,如吴淞、大场等地,多种重金属污染均很重,Zn、Cr、Cd、Pb、Cu的平均含量分别高达407.6、319.0、0.75、101.2、76.2mg/kg;马路绿地土壤Pb的累积较显著,平均为180.2mg/kg;远郊菜地土壤重金属污染不明显。  相似文献   
33.
莲雾因其具有较高的营养、药用、保健和观赏价值,获得了国内外学者的广泛关注,综述了莲雾营养成分的分析、代谢产物的分离鉴定及其利用价值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为莲雾高营养特性的研究和产业的发展提供技术和理论支撑,也为从事莲雾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提供有效的信息服务.  相似文献   
34.
随着纳米科技的快速发展,人工合成的金属纳米颗粒已在农业生产、生物医药、个人消费品等领域广泛应用。同时,越来越多研究表明植物也能介导金属纳米颗粒的合成。这些研究为制备金属纳米颗粒提供了新思路,但是,多数研究只局限于植物合成方法的表观描述,缺乏对过程及机理的深入研究。这不仅阻碍了金属纳米颗粒与植物相互作用的理论认知,还限制了植物合成方法的大规模应用。本文总结了近年来植物体内金属纳米颗粒的鉴别与表征方法及植物合成纳米材料的应用,重点对植物合成纳米颗粒的过程进行了梳理,发现有机酸、还原性糖类、蛋白质等生物成分都会参与纳米颗粒的生成过程。今后需研发更多的表征手段,以原位技术全面揭示植物合成金属纳米颗粒的机制。  相似文献   
35.
细胞色素P450酶(cytochrome P450)广泛参与植物次生代谢,是当前的研究热点。基于苦蘵转录组数据,分析并鉴定了部分苦蘵P450家族基因。共鉴定得到795个可能为P450家族基因的序列片段,并将它们聚类到25个不同的聚类(cluster)中,其中,有12个聚类具有组织特异性表达。最终拼接得到30个苦蘵P450家族基因的全长序列,它们与其他物种P450基因高度同源。进化分析表明,这30个苦蘵P450基因可归为9个P450亚家族。通过定量PCR技术,分析了多个P450基因在果实不同成熟阶段的表达变化。结果表明,9个P450基因随着果实成熟表达量上升,另外9个P450基因表达量则逐渐降低。以果实为材料,分析了P450家族基因在乙烯(ACC)与乙烯抑制剂(1-甲基环丙烯,1-MCP)处理下的表达变化。研究表明,部分P450家族基因在ACC和1-MCP处理下表现出相反的表达模式,这说明P450可能参与乙烯介导的果实成熟过程。克隆了3个果实特异表达的P450家族基因(comp164210、comp131532、comp152181),它们主要定位于细胞质和细胞膜中。本研究为苦蘵药用性状遗传改良提供了有价值的遗传信息。  相似文献   
36.
闽南-台湾浅滩渔场狗母鱼类食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张其永  杨甘霖 《水产学报》1986,10(2):213-222
本文对闽南一台湾浅滩渔场狗母鱼类(多齿蛇鲻、花斑蛇鲻和大头狗母鱼)的食料生物组成、摄食强度的季节变化以及消化器官与食性等方面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这三种狗母鱼类都属于游泳动物食性的底层鱼类,而且是同种残食的中级肉食性鱼类,其食料生物组成比较简单,主要摄食鱼类和头足类,还兼食长尾类、短尾类和口足类。被捕食对象的大小,随着捕食对象(多齿蛇鲻或花斑蛇鲻)叉长的增加而增大。狗母鱼类周年均有摄食,多齿蛇鲻和花斑蛇鲻在产卵盛期(3—4月)摄食强度较高。它们的消化器官的形态结构与其肉食性相适应,多齿蛇鲻和花斑蛇鲻的消化器官和食性相近似,比大头狗母鱼的食性较凶猛。  相似文献   
37.
剩余饲料量(Residual Feed Intake,RFI)是动物实际的饲料摄入量减去预期动物用于生长的饲料消耗量后得到的一个差值。利用1 642头(380头公猪、868头后备母猪和394头阉猪)并历经7代杜洛克猪测试所得到的数据,对剩余采食量(RFI)、采食量利用(RFI)、采食量(Feed Intake,FI)、日增重(Average Daily Gain,ADG)、背膘(Back Fat,BF)和眼肌面积(Loin Eye Area,LEA)进行遗传参数的估(Feed Intake,FI)、日增重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和相关计算。采用4种模型评估RFI。RFI1:包括了入试期、体重和ADG;RFI2:包括了入试期、体重、ADG和BF;RFI3:计和相关计算。采用BF;RFI3:包括了入试期、体重、ADG和LEA;RFI4:包括了入试期、体重、ADG、BF和LEA。然后再用最大似然法(REML法)对上述包括了入试期、体重、ADG对上述的动物模型进行遗传参数的估计。RFI的遗传力处于中等(范围在0.22~0.38)。相应对于FI,ADG和LEA的遗传力也处于中等(范围在0.45~0.49),但BF的遗传力较高(0.72)。FI与ADG的遗传相关较高,为0.84;FI与BF的遗传相关也较高,为0.67。LEA围在0.67。LEA与FI的遗传相关-0.42,LEA与ADG的遗传相关为-0.11,LEA与BF的遗传相关为-0.44。当BF没有包含在RFI的模型中时,BF与RFI的遗传相关较高(BF与RFI1的遗传相关为0.77,与RFI3的遗传相关为0.76);而相比之下,BF与RFI2的遗传相关为0.11;与RFI4的遗传相关为0.07。LEA与RFI的遗传相关都为负(范围为-0.30到-0.60)。与-0.60)。对ADG、LEA和肌内脂肪含量进行选择,当对RFI进行评估时,会得到比较小但与意愿相符合的遗传进展。4个RFI之间对之间的表型相关为0,遗传相关较低(0.17~0.23)。FI与所有的RFI都存在强相关,不管是遗传相关(0.56~0.77)还是表型相关的表型相关为还是表型相关(0.56~0.66)。结果显示:对RFI进行选择也许会导致FI的降低,BF也会变薄,LEA会增加。至于BF或LEA的改变量将相对(0.56的改变量将相对取决于RFI是否对BF进行?  相似文献   
38.
<正>我的兽医生涯从跨入兽医大学的校门开始算起,至今已有30个年头了,这30年,我坚持恪守本职,最终从阴霾走向了阳光。今天的我已深深地爱上了兽医这个职业,并在这个行业中踏实地实现着自己的人生价值。最初走上兽医这条道路的感受是不堪回首的。上大学后接触兽医理论时的情景至今历历  相似文献   
39.
<正>鸡禽是我国城乡居民主要肉食品之一,由于它饲养方法简单,所以鸡禽业的养殖发展非常迅速,在当今时代,传统的鸡禽养殖业已经从分散的、家庭散养方式,已形成规模性的养殖模式。随着规模性的鸡禽养殖发展,鸡禽病发生更需要加强防治,尤其是对鸡禽疾病防治工作必需最好,否则养殖户的损失就会非常巨大,但鸡禽的常见病比较易发,也无法彻底根除,在规模化的鸡禽养殖中,常常会导致鸡禽群体发病,而且具有感染性高、反复发作的特点。严重时可能全军覆灭,对养殖户造成严重的损失,因此,限制了国内养鸡业发展。为了鸡禽病的发生,必需对于鸡禽病的发生进行详细分析,从中找出鸡禽为什么易患病,怎样才能控制传染程度,根据鸡禽的发病原因,探讨有利的解决措施,这样才能繁荣我国养鸡业,提高我国鸡禽业的经济效益,也能杜绝鸡病危及其他动物和人类的健康。  相似文献   
40.
为研究5-羟色胺(5-HT)受体基因在不同猪种的表达及其与肉质的关系,试验选取淳安花猪与杜长大三元猪各12头,同时饲喂,达上市体重时分别屠宰,测定胴体、肉质性状及肌肉、脂肪中的5-HT受体基因表达量。结果表明:淳安花猪、杜长大三元猪的平均屠宰体重分别为88.1、102.4kg;淳安花猪的板油率、背膘厚、肌内脂肪等指标均显著高于杜长大三元猪(P〈0.05);屠宰率、眼肌面积杜长大三元猪显著高于淳安花猪(P〈0.05)。5-HT2A、5-HT7受体基因在2个猪种脂肪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肌肉组织(P〈0.05),杜长大三元猪的肌肉中5-HT2A、5-HT7表达量显著低于淳安花猪(P〈0.05),而脂肪中表达量两猪种间差异不显著。5-HT2A、5-HT7受体基因表达量与屠宰肉质指标之间基本呈负相关,尤其是肌肉中的5-HT2A表达量,呈较强负相关(杜长大三元猪)或显著负相关(淳安花猪)。研究初步认为,5-HT受体基因在中外猪种之间存在表达差异,并与屠宰肉质性状具有相关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