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篇
  免费   3篇
  国内免费   2篇
综合类   27篇
水产渔业   19篇
畜牧兽医   2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8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防止建鲤幼鱼培育阶段间甲酚的中毒提供参考,研究了间甲酚对建鲤(Cyprinus carpiovar.Jian)幼鱼的急性毒性。结果表明:建鲤幼鱼暴露于不同浓度的间甲酚溶液中,其致死率随着间甲酚浓度的增加和时间的延长呈增加趋势,表现出明显的时间-剂量效应。间甲酚24h的LC50为32.33mg/L,95%可信限为28.81~36.27mg/L;48h的LC50为22.91mg/L,95%可信限为20.93~25.07mg/L;72h的LC50为22.32mg/L,95%可信限为19.91~25.18mg/L;安全浓度(SC)为2.23mg/L,属于中等毒性。  相似文献   
42.
本研究于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测量并分析了梵净山地区粗须白甲鱼的传统形态特征和现代框架特征。结果表明:梵净山地区粗须白甲鱼平均全长是体长的1.2倍,体长分别是体高、头长、尾柄高和尾柄长的4.82倍、4.90倍、11.65倍、5.56倍,头长分别是眼径、吻长和眼间距的4.19倍、3.16倍、2.40倍。粗须白甲鱼的肥满度系数K=1.76±0.27,体长(H)与体质量(M)的函数关系式为M=0.019 3H2.9623(R2=0.972 6),体长(H)与肠长(L)成线性相关关系,线性回归方程为L=2.228 1H-5.426 9(R2=0.923 3)。  相似文献   
43.
运用石蜡包埋组织切片法和HE染色对粗须白甲鱼肌肉组织进行组织学探究和分析,结果表明:粗须白甲鱼骨骼肌的肌纤维大小各异,形状不规则,其间含有一定量的结缔组织,血管和神经等结构。粗须白甲鱼心肌纤维之间的结缔组织非常发达,心肌纤维排列犹如平滑肌组织,具有不明显横纹,肌核为长梭形,分布在中间。粗须白甲鱼肌肉组织结构与普通鱼类相同,表现出对其生活环境的适应性及结构和功能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44.
2011年7月至2013年8月,对梵净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小口白甲鱼资源进行了调查,通过对小口白甲鱼的资源现状、种群结构、生长特征和食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小口白甲鱼资源处于衰退状态,平均体长为(9.71±2.0) cm,是以低等藻类为主的植食性鱼类.鉴于目前情况,应采取应对措施,禁止非法过度捕捞,开展宣传教育,进行人工繁殖,实现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5.
2017年1—12月逐月采集锦江河中野生黄颡鱼Pelteobagrus fulvidraco标本138尾,取微耳石,在60℃的烘箱中烘烤24h;取体前端5~7枚脊椎骨,煮沸3min,自然晾干。采用直线、幂函数、多项回归方程中最高相关系数的拟合公式和Kolmogrov-Smimow双样本验证估算年龄与计数年龄间的相同性,研究耳石重量与年龄的关系。结果表明:黄颡鱼的耳石重量与年龄成正相关,不同年龄组间耳石重量差异显著(P<0.05);耳石重量的频率分布能分离体长相近而年龄不相同的个体,与耳石磨片的年龄观察结果基本一致,即耳石重量和年龄之间的关系显著相关(P<0.05)。因此,耳石重量可直接确定锦江河黄颡鱼的年龄或作为验证根据耳石的钙化构造来判定年龄的精确性。  相似文献   
46.
为了探讨普安银鲫(Carassius auratus gibelio)早期发育中乙酰辅酶A羧化酶α(acetyl-Co A carboxylas eα,ACCα)和脂肪酸合成酶(fatty acid synthase,FAS)表达特点及葡萄糖和维生素C溶液分别浸泡对它们的影响,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ACCα和FAS基因在普安银鲫卵黄囊期的表达情况及mRNA表达水平,并检测了葡萄糖、维生素C对这两种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结果显示,FAS和ACCα基因在普安银鲫内源营养期、混合营养期和外源营养期均有表达。普安银鲫卵黄囊期ACCα和FAS mRNA表达量呈"下降-上升"变化。在15 g/L葡萄糖处理组中,从内源营养期发育到外源营养期,FAS和ACCα的mRNA表达量呈上升变化,且2种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在30 mg/L维生素C处理组中,FAS和ACCα的mRNA表达量呈上升变化,且在混合营养期和外源营养期,2种基因的表达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普安银鲫发育至混合营养期时,机体内脂质合成代谢减弱。适宜水平的葡萄糖和维生素C均能诱导ACCα和FAS mRNA的表达,有利于鱼体内脂质的合成。  相似文献   
47.
为确定赤眼鳟肠道菌群结构和潜在功能,本实验采用16S rRNA测序技术分析健康的赤眼鳟肠道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潜在功能。结果表明,赤眼鳟肠道菌群在门、属、种水平上的优势菌分别是放线菌门(Actinobacteri)、厚壁菌门(Firmicutes)等,绿丝菌属(Chloronema)、醋酸杆菌属(Cetobacterium)等和索氏鲸杆菌(Somerae)、邻单胞菌(Shigelloides)等;KEGG通路L1、L2、L3水平最富集的分别是新陈代谢(73.09%)、碳水化合物代谢(11.26%)和萜类和类固醇的生物合成(1.99%)。赤眼鳟肠道菌群与其他鱼类有共性也有个性,为赤眼鳟的健康养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8.
田宏胤    梁正其    谭庆东    覃欢欢    蔡蝶    牛吉友  龙娆   《现代农业研究》2023,(2):121-125
为了探讨稻田引入黑斑蛙后,分析不同海拔高度下稻蛙共作对水稻生长性状及光合作用的影响,分别于水稻 的返青期、分蘖期,抽穗期,成熟期测定水稻的株高、分蘖数、叶绿素含量和净光合速率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不同海 拔高度的不同密度处理组株高均显著高于水稻单作,其中,抽穗期,白元村的水稻株高、分蘖数、叶绿素相对含量以及 净光合作用速率均明显高于坪峨村和七百渡村。综上所述,在本试验的条件下,稻蛙共作技术是增产增效的生态种养 模式,在研究的三个海拔高度重,海拔高度为600m 左右比较适宜,本试验的相关结果为稻蛙(黑斑蛙)生态种养模式的 推广应用提供科学的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