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65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55篇
林业   168篇
农学   81篇
基础科学   66篇
  43篇
综合类   444篇
农作物   84篇
水产渔业   35篇
畜牧兽医   236篇
园艺   174篇
植物保护   20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5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30篇
  2017年   23篇
  2016年   28篇
  2015年   41篇
  2014年   56篇
  2013年   44篇
  2012年   40篇
  2011年   63篇
  2010年   70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6篇
  2007年   59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35篇
  2003年   31篇
  2002年   43篇
  2001年   33篇
  2000年   37篇
  1999年   37篇
  1998年   19篇
  1997年   20篇
  1996年   27篇
  1995年   9篇
  1994年   31篇
  1993年   17篇
  1992年   20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12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12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4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6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3篇
  1965年   3篇
  1959年   5篇
  1958年   3篇
  1957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5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宁夏干寒地区分离储气恒压式干发酵沼气技术及效益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宁夏南部山区的西吉县是全国有名的贫困县之一,基本为高寒干旱地区。农作物产量极低,燃料、饲料、肥料十分缺乏。农村生活用能90.9%为生物质能,畜粪40%多,秸秆60%多被烧掉还不足需能50%,只有依靠砍树、挖草根。农业生态成恶性循环,节能增能是极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2.
试验以青藏高原青海省高寒草地中广泛分布和退化草地补播改良中的常用牧草品种-‘青牧1号’老芒麦为研究对象,在青藏高原东北部,青海湖湖东地区设置1龄到6龄老芒麦自然生长田,6龄老芒麦施肥田和老芒麦连续施肥田(6年)的3个处理,测定老芒麦地上生物量和穗部特征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青牧1号老芒麦2龄和3龄地上生物量较高,3龄后逐年降低。青牧1号老芒麦地上生物量变化情况,可以分为4个阶段,1龄期,2~3龄期,4~5龄期和6龄期。老芒麦单穗重从2龄到5龄逐渐增加,6龄显著性降低。青牧1号老芒麦从2龄到5龄,单株穗重占比逐渐升高,6龄开始降低。6龄田施用氮肥和磷肥均显著提高了老芒麦地上生物量,氮肥增产效果优于磷肥。高氮(N75)处理下6龄老芒麦地上生物量最高。6龄青牧1号老芒麦单穗重在N60处理下最高。长期施肥可有效提高老芒麦地上生物量,N60P75处理下地上生物量最高,在N75P75处理下6龄老芒麦单穗重最高。长期不施肥,6龄老芒麦茎重比例最高。N45P90长期施肥处理下,茎秆重量比例下降,穗重和叶重比例相对增加明显。N60P90和N75P75长期施肥处理下,也可有效提高单株老芒麦穗重的比例。  相似文献   
83.
试验筛选出斑马水塔花的诱导愈伤组织培养基MS+6-BA1.0mg·L-1+NAA0.2mg·L-1,愈伤组织诱导率达96.7%;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2.0mg·L-1+NAA0.2mg·L-1,增殖倍数达8~9倍;生根培养基MS+KT 0.5mg·L-1+NAA0.5mg·L-1,生根率达100%。幼苗经炼苗后,移栽到经菌肥处理的甘蔗渣∶泥炭土∶珍珠岩=6∶3∶1的基质上,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4.
广义的园林当包括寺庙园林、陵墓园林、祭坛园林。近年考古的重大发现之一红山文化遗址,是距今5500~6000年黄帝时代集祭坛、寺庙、陵墓为一体的大型上古文化园林,其中就有令人振奋惊喜的女神、龙、鸟雕塑。内蒙古赤峰市喀喇沁左旗红山文化遗址东山嘴、牛河梁女神庙  相似文献   
85.
耐寒相思苗木培育及造林试验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耐寒相思的引种育苗、造林试验,对照耐寒相思部分自然分布区和我国部分适生区气候条件和生长情况进行分析,初步确定银荆、黑荆、黑木相思在重庆低海拔地区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造林试验地区可以扩大栽培面积;肯氏相思不能适应重庆的气候条件,不宜继续栽培;灰木相思因为数据不足,还有待进一步的观测。  相似文献   
86.
以心叶球兰叶片为外植体,愈伤组织诱导和继代增殖培养基MS+6-BA2.0mg.L-1+NAA0.5mg.L-1+2,4-D1.0mg.L-1+GA1.0mg.L-1+白糖3%,诱导的愈伤组织多,生长旺盛,增殖倍数为2~3倍;丛芽诱导培养基MS+KT0.5mg.L-1+NAA0.5mg.L-1+GA1.0mg.L-1+白糖3%,芽的诱导率为79.3%;在丛芽增殖及复壮培养基1/2MS+IBA1.0mg.L-1+白糖2%上,有20%~30%玻璃化丛芽转为绿色苗,玻璃化单芽经复壮培养长成绿色苗;诱导生根培养基为1/2MS+IBA0.5mg.L-1+白糖2%,玻璃化生根率为56.4%,淡绿色苗生根率达91.1%。瓶苗移栽基质泥炭土∶珍珠岩∶甘蔗渣(1∶1∶1)的成活率最高,达91.4%。  相似文献   
87.
目前 ,苗木生产发展迅猛 ,苗木数量也急剧攀升 ,但通道绿化和城市园林绿化所需的大规格苗木却严重短缺 ,如何培育大苗是当前苗农急需掌握的技术措施。大规格苗木要具有发达的根系、一定的高度和优美的树形 ,因此 ,培育大苗要采取科学的育苗技术措施 ,如适地适苗、适宜的育苗密度、移植、整形修剪、合理施肥灌溉、及时中耕除草等 ,其中重要的就是要进行移植和整形修剪。1 移植1 .1 移植季节一般树种移植在春季土壤解冻后或秋季树木落叶前进行 ,常绿树种也可在雨季生长期进行移植。北方地区由于冬季寒冷 ,春季干旱 ,在春季地解冻后应立即进…  相似文献   
88.
采用假叶树的幼嫩茎段为外植体组织培养,对加入适合的植物激素作筛选试验,结果表明:MS+ZT 2.0 mg·L-1+IBA 0.5 mg·L-1培养基愈伤组织的诱导率最高;MS+ZT 1.5 mg·L-1+IBA 0.2 mg·L-1培养基分化不定芽效果最佳,并且在MS+ZT 1.0 mg·L-1-1.5 mg·L-1+IBA 0.2 mg·L-1培养基上继代增殖培养增殖系数可达45倍;不定芽在1/2MS+NAA 1.0+1.5 g·L-1活性炭的培养基上,生根率达100%;生根小苗移栽珍珠岩与泥炭土(1∶1)基质上,成活率达95%以上。  相似文献   
89.
限制水生动物对植物蛋白利用的原因及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水生动物对饲料中蛋白质的需求比畜禽要高,大约占饲料干物质的30%~50%左右,这主要是由于水生动物对碳水化合物利用能力要远远低于禽畜类。鱼粉由于其适口性好,氨基酸配比合理,消化率较高已经成为水产饲料工业中的主要蛋白质来源。然而,由于世界鱼粉市场供需不  相似文献   
90.
岱衢族大黄鱼为我国优质大黄鱼养殖群体,养殖中所投喂的饵料往往影响着鱼体和肌肉营养成分、体色和肉色,这些均为衡量岱衢族大黄鱼品质的重要指标.本试验旨在通过测定岱衢族大黄鱼鱼体和肌肉营养成分、体色和肉色指标,研究投喂鲜杂鱼和配合饲料对岱衢族大黄鱼品质的影响.试验设置2组,分别投喂鲜杂鱼和配合饲料22个月,采样后所测鱼体和肌肉营养成分指标包括干物质、粗蛋白质、粗脂肪、粗灰分和氨基酸含量,体色和肉色指标包括L、a、b值.结果表明:与投喂鲜杂鱼相比,投喂配合饲料显著降低了岱衢族大黄鱼全鱼的粗脂肪含量(P<0.05),但显著提高了肌肉的粗脂肪、亮氨酸(Leu)、赖氨酸(Lys)、谷氨酸(Glu)、总必需氨基酸、总呈味氨基酸和总氨基酸含量(P<0.05);饵料类型对岱衢族大黄鱼的体色和肉色无显著影响(P>0.05),但岱衢族大黄鱼体表不同部位颜色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背部相比,腹部的颜色较亮,且偏红黄.由此得出,相较于鲜杂鱼,采用配合饲料养成的岱衢族大黄鱼肌肉具有更高的营养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