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8篇
  19篇
综合类   252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3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禽脑脊髓炎(AE)是主要侵害雏鸡的病毒性传染病,以共济失调和快速震颤为特征,该病传播迅速,既可垂直传播,又可水平传播,危害极大。该病病原为禽脑脊髓炎病毒(AEV),病毒为RNA病毒。  相似文献   
32.
随着我国畜牧业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迫切需要大批集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实践能力于一身,以扎实理论基础为支撑,具有吃苦耐劳奉献精神的农学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这无疑对现有的农学类研究生及本科生培养模式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研究方向。文章就基于搭建青藏高原生态保护与畜牧业高科技研究示范基地平台,开展以示范基地+科研项目、示范基地+导师团队、示范基地+协同创新中心、请进来+走出去为途径的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探索。其旨在对农学类学生培养模式进行深层次的创新探索,力求为推进学生培养模式的改革提出有价值的合理化建议。  相似文献   
33.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电解质平衡对妊娠后期和泌乳期母猪生产性能、血浆生化指标和乳成分的影响。选取健康妊娠90 d的母猪(大白×长白)6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头。处理1组妊娠和泌乳阶段Na+K-Cl值为-80 m Eq/kg,处理2组妊娠和泌乳阶段Na+K-Cl值为0 m Eq/kg,处理3组妊娠和泌乳阶段Na+K-Cl值分别为160和200 m Eq/kg,处理4组妊娠和泌乳阶段Na+K-Cl值为300 m Eq/kg。结果显示:处理1组泌乳母猪平均日采食量显著低于其他各处理组(P0.05)。处理1组和处理2组妊娠和泌乳后期尿液p H显著低于处理3组和处理4组(P0.05);处理3组尿p H显著低于处理4组(P0.05);处理1组断奶后母猪尿液p H显著低于处理2组(P0.05)。与其他各组相比,处理1组和处理2组显著体高了断奶当天母猪血浆钠浓度(P0.05);处理1组母猪断奶当天血浆钾浓度显著高于处理4组(P0.05)。处理1组母猪妊娠107 d血浆氯浓度显著高于处理3组和处理4组(P0.05)。处理1组显著提高妊娠107 d母猪血浆Ig A和Ig M的含量(P0.05),而处理1组血浆Ig G含量显著高于处理3组(P0.05);处理1组分娩和断奶当天母猪血浆Ig G含量显著高于处理3组(P0.05)。处理1组和处理2组初乳和常乳中Ig G和Ig A含量显著高于处理3组(P0.05)。结果表明:降低日粮离子水平可以降低尿液p H,提高镁离子的利用率。日粮电解质平衡对妊娠后期母猪具有重要作用,泌乳母猪日粮中适宜离子浓度为-80 m Eq/kg。  相似文献   
34.
温室气体不仅是引起气候变化的主要因素,并对气候具有重要的反馈作用,鉴于近年来藏北地区温度明显升高,降水逐步增加,通过对藏北高寒草甸进行灌溉,以模拟未来降水增加对该生态系统生长旺季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水分增加显著促进草地地上生物量积累;灌溉促进高寒草甸CO2和N2O排放,但降低CH4吸收量;CO2和CH4排放量日变化与土壤湿度呈显著的线性相关关系(P<0.05),N2O与土壤湿度呈显著的二次项相关关系(P<0.05),三种温室气体排放均与土壤温度无显著相关关系(P>0.05)。综合上述研究结果认为,未来随着降水增加,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通量将明显增加,并对该地区气候变化产生正反馈作用;应结合高寒草地光合作用、土壤碳氮含量,对未来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净通量进行深入研究,以确定藏北高寒草甸温室气体排放在气候变化中扮演的角色。  相似文献   
35.
与自然生态系统不同,当今的农业生态经济系统是高度"人化"的系统。农业生态经济系统在人们的合理调控下,通过农业生态经济新秩序的建立,农村社会系统、农业经济系统和农业生态系统可以步入有序演化的轨道,实现可持续农业的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36.
青稞(裸大麦)是西藏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西藏已经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50年代后,在西藏开始进行了青稞的育种工作,经历了农家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对农家品种进行系统选育和杂交选育等过程。经过老前辈的努力和艰辛工作,目前,我区有70多个青稞品种,为西藏的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以往的青稞育种工作基于传统的选育方法,主要是对表型形状的利用和初步研究,即便做了大量的田间工作也很难选育出优良品种,效率极低。本文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在近几年植物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试图谈论西藏青稞育种的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37.
2006年4~6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记录法,对藏北黑颈鹤Gins nigicollis繁殖前期的昼间行为进行了详细观测。结果表明:①黑颈鹤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各种行为所占时间百分比大小依次为:取食43.69%,警戒21.78%,保养21.69%,运动7.57%,杂项3.18%,繁殖2.09%。②各种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在雌雄个体间具有一定的差异。雄鹤的警戒和运动行为比雌鹤高,且警戒行为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4种行为雌性较高。③黑颈鹤的各种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11:00以前,各种行为活动相对稳定,11:00之后依次出现了3个取食高峰和1个保养高峰,且呈上升趋势;其他4种行为无明显峰值,并呈下降趋势。④雌雄鹤的取食、警戒和保养行为在不同时段上表现出同步性和异步性。雄鹤取食高峰集中在中午(12:00~14:00),雌鹤的取食高峰分散在一天中的早(8:00),中(12:00,14:00)和晚(17:00)3个时期。讨论了繁殖前期黑颈鹤性别间的行为差异,并与黑颈鹤东部种群以及其他鹤类的行为进行了对比。图2表1参35  相似文献   
38.
陕北半干旱风沙区人工纯林土壤性质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人工或天然纯林内,由于树种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单一性、对物质吸收利用的选择性和对环境效应的特殊性,土壤性质呈现偏离原平衡态、并朝某个方向非平衡或极端化发展的现象被作者称为极化。充分认识和了解土壤极化的方向和程度对维持森林可持续发展和防止土壤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根据土壤极化的概念,提出了抗极化域(W)、抗极化度(R)、极化度(P)和极抗比(I)等土壤极化的表征指标,并采用多样地多样点混合采土法,对陕北半干旱风沙区进入成熟生长期的不同树种纯林和混交林土壤性质进行了广泛测定和极化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林地属于强度以上极化(|P|>0.15)的土壤性质分别为:油松林地的生物学性质;小叶杨林地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性质;刺槐、旱柳和柠条林地的生物学、化学性质;沙棘林地的微量元素和生物学性质;紫穗槐林地的化学、生物学性质和微量元素。②除了油松纯林会引起土壤的严重贫养化外,刺槐纯林会引起土壤的富养化,柠条和旱柳纯林会引起土壤的富养化和生物学性质改善,小叶杨、沙棘和紫穗槐纯林会引起土壤的严重富养化和微量元素富集。③主要树种纯林抗土壤各种性质极化能力大小顺序均为小叶杨>油松>刺槐;相对于林木抗极化能力,油松纯林土壤各种性质的绝对综合极抗比均在轻微之下(Ia≤0.40),小叶杨纯林均属基本稳定(Ia≤0.15),刺槐纯林土壤的微量元素极化程度严重(Ia=0.61)、生物和化学性质极化程度中等(Ia为0.47~0.54)、物理性质极化程度轻微(Ia=0.40)。   相似文献   
39.
为了促进西藏饲草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燕麦为研究对象,开展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增加有机肥用量对燕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探索生物有机肥在燕麦上的应用效果。试验设定不同的生物有机肥施用比例,通过对比不同处理下的株高、分蘖、饲草产量、籽粒产量等差异,确定有机肥的施用量,从而达到土壤环境改善、肥料利用效率提高、优质饲草生产的目的。结果表明,在化肥施用量减少30%的情况下,增施有机肥有利于增加燕麦的株高、分蘖数、成穗数和千粒重,株高的增加量与增施有机肥的量成正比;增施有机肥还可以提高燕麦的籽粒和秸秆产量,且对籽粒产量的增加更为明显。增施50%有机肥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为3 513.35 kg/hm2,比常规化肥处理高13.87%,两者差异极显著;而其秸秆产量无显著差异,最高为17 515.95 kg/hm2;燕麦增施有机肥的过程还存在累计效应。  相似文献   
40.
为探讨水体Zn2+对鱼类的影响, 并筛选出有效的生物标记物, 以花斑裸鲤Gymnocypris eckloni幼鱼(体质量为10 g±3 g) 为试验对象, 分别以1、 2、 5、 10、 20 mg/L Zn2+为胁迫浓度, 计算24、 48、 72、 96 h时的半致死浓度 (LD50), 经1 mg/L Zn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