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71篇
  免费   18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8篇
  19篇
综合类   252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330篇
园艺   8篇
植物保护   18篇
  2024年   24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49篇
  2021年   56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47篇
  2018年   41篇
  2017年   27篇
  2016年   12篇
  2015年   23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35篇
  2012年   38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27篇
  2009年   32篇
  2008年   23篇
  2007年   21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9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21.
猪生长激素(pGH)是猪生长发育性状重要的候选基因之一。采用PCR RFLP技术检测藏猪pGH基因+159~+734 bp片段的Dra I、Apa I和Msp I酶切多态性。结果显示,藏猪群体中Dra I酶切全部切开,无多态;Apa I酶切具有4个等位基因,出现5种基因型,其中CC基因型(299A/432C)频率最高,为0.7857;藏猪群体Msp I酶切出现3种基因型,杂合性CT基因型频率最高,为0.5089,等位基因C和T频率分别为0.5580和0.4420。经比较,藏猪pGH基因Dra I酶切位点与其他猪种一样无多态性,而Apa I酶切出现了特异的432突变位点,Msp I酶切等位基因分布相对均衡,表现出与其他猪种的差异。  相似文献   
22.
群体密度对冬油菜壮苗和越冬有很大影响。密度太大,往往影响个体发育,形成弱苗,导致冬油菜越冬率降低;密度过小,虽有利于个体生长发育,但容易造成地力、光、热、水等自然资源浪费,同时容易造成苗势,营养体过大,形成旺苗,易受病虫害危害,反而不利于越冬。因此,合理的群体密度是提高壮苗率,保障冬油菜安全过冬的必要条件。通过研究表明,在西藏拉萨地区,当冬油菜密度在4—6万株/亩的情况,能得到较高产量。  相似文献   
23.
陕北半干旱风沙区人工纯林土壤性质极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人工或天然纯林内,由于树种生物生态学特性的单一性、对物质吸收利用的选择性和对环境效应的特殊性,土壤性质呈现偏离原平衡态、并朝某个方向非平衡或极端化发展的现象被作者称为极化。充分认识和了解土壤极化的方向和程度对维持森林可持续发展和防止土壤退化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作者根据土壤极化的概念,提出了抗极化域(W)、抗极化度(R)、极化度(P)和极抗比(I)等土壤极化的表征指标,并采用多样地多样点混合采土法,对陕北半干旱风沙区进入成熟生长期的不同树种纯林和混交林土壤性质进行了广泛测定和极化分析,结果表明:①不同树种林地属于强度以上极化(|P|>0.15)的土壤性质分别为:油松林地的生物学性质;小叶杨林地的微量元素和化学性质;刺槐、旱柳和柠条林地的生物学、化学性质;沙棘林地的微量元素和生物学性质;紫穗槐林地的化学、生物学性质和微量元素。②除了油松纯林会引起土壤的严重贫养化外,刺槐纯林会引起土壤的富养化,柠条和旱柳纯林会引起土壤的富养化和生物学性质改善,小叶杨、沙棘和紫穗槐纯林会引起土壤的严重富养化和微量元素富集。③主要树种纯林抗土壤各种性质极化能力大小顺序均为小叶杨>油松>刺槐;相对于林木抗极化能力,油松纯林土壤各种性质的绝对综合极抗比均在轻微之下(Ia≤0.40),小叶杨纯林均属基本稳定(Ia≤0.15),刺槐纯林土壤的微量元素极化程度严重(Ia=0.61)、生物和化学性质极化程度中等(Ia为0.47~0.54)、物理性质极化程度轻微(Ia=0.40)。   相似文献   
24.
2006年4~6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所有事件记录法,对藏北黑颈鹤Gins nigicollis繁殖前期的昼间行为进行了详细观测。结果表明:①黑颈鹤昼间行为活动时间分配具有一定的节律性。各种行为所占时间百分比大小依次为:取食43.69%,警戒21.78%,保养21.69%,运动7.57%,杂项3.18%,繁殖2.09%。②各种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在雌雄个体间具有一定的差异。雄鹤的警戒和运动行为比雌鹤高,且警戒行为具有极显著差异(P〈0.01),其他4种行为雌性较高。③黑颈鹤的各种行为表现出一定的节律性。11:00以前,各种行为活动相对稳定,11:00之后依次出现了3个取食高峰和1个保养高峰,且呈上升趋势;其他4种行为无明显峰值,并呈下降趋势。④雌雄鹤的取食、警戒和保养行为在不同时段上表现出同步性和异步性。雄鹤取食高峰集中在中午(12:00~14:00),雌鹤的取食高峰分散在一天中的早(8:00),中(12:00,14:00)和晚(17:00)3个时期。讨论了繁殖前期黑颈鹤性别间的行为差异,并与黑颈鹤东部种群以及其他鹤类的行为进行了对比。图2表1参35  相似文献   
25.
青稞(裸大麦)是西藏的第一大粮食作物,在西藏已经有几千年的种植历史。50年代后,在西藏开始进行了青稞的育种工作,经历了农家品种的大面积种植、对农家品种进行系统选育和杂交选育等过程。经过老前辈的努力和艰辛工作,目前,我区有70多个青稞品种,为西藏的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以往的青稞育种工作基于传统的选育方法,主要是对表型形状的利用和初步研究,即便做了大量的田间工作也很难选育出优良品种,效率极低。本文结合分子标记技术在近几年植物研究中的广泛应用,试图谈论西藏青稞育种的新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26.
为了促进西藏饲草种植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燕麦为研究对象,开展生物有机肥部分替代化肥,增加有机肥用量对燕麦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研究,探索生物有机肥在燕麦上的应用效果。试验设定不同的生物有机肥施用比例,通过对比不同处理下的株高、分蘖、饲草产量、籽粒产量等差异,确定有机肥的施用量,从而达到土壤环境改善、肥料利用效率提高、优质饲草生产的目的。结果表明,在化肥施用量减少30%的情况下,增施有机肥有利于增加燕麦的株高、分蘖数、成穗数和千粒重,株高的增加量与增施有机肥的量成正比;增施有机肥还可以提高燕麦的籽粒和秸秆产量,且对籽粒产量的增加更为明显。增施50%有机肥处理的籽粒产量最高,为3 513.35 kg/hm2,比常规化肥处理高13.87%,两者差异极显著;而其秸秆产量无显著差异,最高为17 515.95 kg/hm2;燕麦增施有机肥的过程还存在累计效应。  相似文献   
27.
细果角茴香中总黄酮的提取及含量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热回流法和超声波法提取细果角茴香中的总黄酮,结合NaNO2-Al(NO3)3-NaOH体系分光光度法测定细果角茴香中的总黄酮含量,并对细果角茴香中总黄酮的提取方法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利用超声波法提取细果角茴香中的总黄酮效果较好;且在甲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20、超声波提取2次、提取时间分别为2.0h和1.5h的条件下提取效果最好,测得总黄酮的含量为15.44mg/g。NaNO2-Al(NO3)3-NaOH体系分光光度法操作简捷,测定结果准确可靠。  相似文献   
28.
近些年,我国养殖行业得到了较为稳定的发展,并且所取得经济效益也颇丰.而奶牛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并且还能提高整个养殖业的经济效益,故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奶牛养殖业.但是,在养殖过程中,由于饲养员不科学的操作,导致奶牛常常出现乳滞的情况,这样就大大影响了奶牛的产量,并且也会给整个奶牛养殖业的发展造成影响.因此,就应及时的找...  相似文献   
29.
牧民对环境保护的响应是生态保护战略有效实施的关键,主体参与意愿直接影响生态保护项目实施的成效和可持续性,是区域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前提。通过对三江源地区约283户藏族牧民通过翻译进行结构式访谈,采用Logistic模型从主体角度探讨了牧户愿意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响应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三江源区域约87%的牧户认为生态保护对牧户有好处,但受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影响只有近70%的牧户是在政府主导下基于有限理性而被动的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响应。(2)三江源牧户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响应的意愿主要受当地政府的保护力度及牧户对生态保护外部性的认知水平、生计水平、外界接触程度、工作机会的正影响,并受牧户的年龄、离中心城镇的距离和区域气候恶劣情况等因素的负影响,系数依次为:2.22、3.98、1.93、2.26、1.48、-1.63、-2.43、-0.92。(3)牧户的生计水平、退化感知和外部性认知是影响三江源牧户参与生态保护意愿的关键因素,牧户参与生态保护意愿的概率不仅仅是牧户出于自身利益和未知风险考虑下被动的响应,更是当地政府的环境知识宣传和保护投入影响下个体的抉择结果。(4)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解决牧户的单一化生计问题,构建完善地生态补偿机制让牧户分享生态保护的外部性效益,并激励牧户主动参与生态保护行为响应,才能最终实现区域生态保护、牧户幸福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多赢局面。  相似文献   
30.
基层畜牧兽医队伍是是现代畜牧兽医技术推广、畜禽防疫与检疫的主力军,他们服务基层,面向"三农",承担贯彻党和国家发展畜牧产业大政方针,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疫病、畜牧兽医先进实用技术的推广等诸多公益服务性职能,为畜牧业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现代畜牧业的快速发展,对基层畜牧兽医队伍要求越来越高,目前基层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与社会发展不适应,已成为制约畜牧业发展的瓶颈,亟需加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