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2篇
综合类   2篇
畜牧兽医   38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
家蚕、桑叶粗提物降血糖的作用效果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进一步开发高效、多剂型的蚕、桑降血糖制剂,研究了不同品种的家蚕和桑叶粗提物降血糖的体外和体内实验效果。结果表明:家蚕提取物的降血糖效果明显优于桑叶粗提物;蚕品种间存在差异,桑品种间差异显著。灌胃家蚕和桑叶粗提物4周后的动物,其餐后血糖值分别降低了33.48%和24.24%。对不同蚕、桑品种降血糖差异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资源昆虫(家蚕)的食用与药用价值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如今,发展生物技术同发展信息技术一样被认为是在发展国民经济中起到重要的作用,正受到世界众多国家的普遍重视,以期在发展农业领域同发展工业一样获得极大的技术革新.以追求高产量的传统型农业正向开发功能利用增加农业附加值、提高农产品质量、开发以生物技术为基础的现代农产品以及发展环保型农业技术的转移.  相似文献   
13.
同时蒸馏萃取与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分析蚕蛹挥发性成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同时蒸馏萃取(SDE)法结合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对缫丝蚕蛹和鲜蚕蛹中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与比较。结果表明:从缫丝蚕蛹中鉴定出54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分子质量为84~394 D,其中酯类2种、醇类7种、烃类18种、醛酮类6种、硫化物3种、芳香类11种以及其他化合物7种;从鲜蚕蛹中鉴定出16种主要挥发性化合物,分子质量为92~354 D,其中酯类2种、醇类1种、烃类5种、醛类1种、硫化物1种、芳香类3种以及其他化合物3种。2,4-二(1,1-甲基乙基)-苯酚在缫丝蚕蛹和鲜蚕蛹的挥发性成分中的质量分数最高,分别为7.38%和31.00%,其次为磷酸三丁酯,质量分数分别为5.98%和10.06%。缫丝蚕蛹和鲜蚕蛹中含有的挥发性成分的协同作用构成了它们各自特有的气味。  相似文献   
14.
生物卫星搭载家蚕试验研究现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就利用生物卫星搭载家蚕试验的研究进行了较全面的综述,介绍了这方面研究的最新进展。  相似文献   
15.
本文综述了生物小分子活性物质如胰蛋白酶抑制剂、丝蛋白酶抑制剂等在蚕茧丝中的分布、品种间的差异及这些小分子活性物质N端氨基酸序列分析等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6.
蛹虫草的人工培育、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桂仲争  朱雅红 《蚕业科学》2008,34(1):178-184
蛹虫草是由蛹虫草真菌(Cordyceps militaris)寄生在鳞翅目昆虫蛹或幼虫体上所形成的菌虫复合体。作为一种药用真菌,可作为冬虫夏草(Cordyceps sinensis)的代用品。就蛹虫草的生物学特性、培育技术、有效成分及其主要药理作用进行了综述,为有效地开发利用蛹虫草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蛹虫草是一种药用真菌。从人工培养的蛹虫草中提取蛹虫草多糖(CMPS),采用Ⅳ型胶原酶灌流法分离大鼠肝细胞进行原代培养,研究蛹虫草多糖对CCl4诱导大鼠原代肝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结果表明:蛹虫草的子实体和基质都含有丰富的多糖,其中基质中的多糖含量最高,约为子实体的2~4倍;CMPS可明显降低由CCl4诱导的损伤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谷草转氨酶(AST)、谷丙转氨酶(ALT)的活性水平和丙二醛(MDA)的含量水平,显著提高由CCl4诱导的损伤肝细胞培养上清液中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和诱导损伤肝细胞的存活率。试验结果提示CMPS对大鼠原代培养肝细胞损伤有直接保护作用,该作用可能与其抗氧化作用有关。  相似文献   
18.
家蚕粉含有丰富的营养组成和显著的降血糖效果,已被越来越多的实验所证实并为人们所接受,正为解除糖尿病患者的痛苦发挥积极的作用。研究表明,家蚕粉降血糖是与抑制小肠粘膜α-麦芽糖苷酶活性有关,起到弥补内分泌(胰岛素)失调  相似文献   
19.
全蚕粉(SP)降血糖的作用效果及其机理的研究   总被引:36,自引:11,他引:25  
研究了全蚕粉及其对实验鼠降血糖的作用。初步检测发现全蚕粉中含有三碘甲腺原氨酸 (T3) ,不含甲状腺素T4。试验证明全蚕粉具有显著降血糖的效果。添加 0 1%的全蚕粉饲喂高血糖实验鼠 4周 ,摄食后 1h和 2h的血糖值分别降低了 13 81% (p <0 0 5 )和 11 0 7%。T淋巴细胞转化率提高 35 % (p <0 0 1)。实验还对全蚕粉降血糖的作用机理进行了探讨 ,认为全蚕粉的降血糖作用可能与抑制小肠粘膜α 麦芽糖苷酶活性有关  相似文献   
20.
分别对缫丝蚕蛹中的水溶性和碱溶性蛋白组分进行营养学评价,为高效开发蚕蛹食品提供依据;通过蚕蛹蛋白酶解产物对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的体外抑制活性试验,探讨蚕蛹蛋白作为天然降压药品原料的利用潜力。营养学分析表明:蚕蛹蛋白水溶性和碱溶性组分中的氨基酸种类齐全,且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的质量分数分别为41.2%和39.2%,明显高于WHO推荐的氨基酸组成模式(>36%);蚕蛹水溶性蛋白有第1~第4限制性氨基酸(依次为亮氨酸、异亮氨酸、缬氨酸和苏氨酸),而蚕蛹碱溶性蛋白仅有第1和第2限制性氨基酸(依次为蛋氨酸+胱氨酸、异亮氨酸),2种溶解性蛋白的生物效价均较低,在开发利用中,应补充限制性氨基酸或与其它蛋白搭配使用,以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体外ACE抑制活性试验表明,蚕蛹的水溶性蛋白和碱溶性蛋白的碱性蛋白酶酶解产物均具有较强的ACE抑制活性,IC50值分别为0.121、0.113 mg/mL,2种蛋白有可能成为降血压肽生产原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