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80篇
  免费   98篇
  国内免费   100篇
林业   420篇
农学   251篇
基础科学   302篇
  125篇
综合类   1823篇
农作物   159篇
水产渔业   139篇
畜牧兽医   986篇
园艺   304篇
植物保护   169篇
  2024年   29篇
  2023年   87篇
  2022年   94篇
  2021年   107篇
  2020年   104篇
  2019年   154篇
  2018年   177篇
  2017年   102篇
  2016年   114篇
  2015年   131篇
  2014年   242篇
  2013年   232篇
  2012年   246篇
  2011年   224篇
  2010年   275篇
  2009年   241篇
  2008年   198篇
  2007年   236篇
  2006年   208篇
  2005年   189篇
  2004年   198篇
  2003年   208篇
  2002年   178篇
  2001年   117篇
  2000年   88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107篇
  1997年   82篇
  1996年   32篇
  1995年   31篇
  1994年   21篇
  1993年   23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27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10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5篇
  1979年   2篇
  1965年   1篇
  1962年   1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采用田间试验,单因素随机区组排列,以豆科牧草柱花草和禾本科牧草扭黄茅和孔颖草为试验材料,研究适量氮磷肥的施用对3种牧草旺盛期生长及土壤氮磷吸收的影响和效果。试验结果表明,与未施氮磷肥比较,氮磷的施用有利柱花草、扭黄茅和孔颖草旺盛期(7-9月)的生长,3种牧草物候期有所延迟,可以提高3种牧草旺盛期绝对生长量,显著增加了孔颖草总生物量和氮吸收量(P0.05)。与未施氮肥对比,施氮(施纯氮120 kg·hm~(-2))有利柱花草和孔颖草对氮的吸收,显著提高柱花草含氮量和孔颖草氮的吸收量(P0.05),促进柱花草和孔颖草的生长,提高柱花草和孔颖草地上部和地下部生物量,提高扭黄茅地上部的生长量和生物量。与未施磷肥对比,施磷(施纯磷75 kg·hm~(-2))显著提高孔颖草氮的吸收量(P0.05)。本研究为3种牧草和其他牧草氮磷的施用提供理论依据,即:适量的氮磷施用有利3种牧草产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992.
布鲁氏菌病是由布鲁氏菌侵入机体所引起的人畜共患的传染性疾病,可造成牲畜流产和不孕等病症,人感染后发烧和全身乏力,给畜牧业生产和人的健康造成巨大损害。近年来布病在多地呈复发趋势,由多种因素所造成。本文就布病的起源、目前的流行趋势、诊治方法及防控措施进行综述,为布病研究及防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阿根廷是以农牧业为主的国家,杂草的种类较多,对农作物的危害较重。现将阿根廷公布的28种(属)有害杂草名录报道如下。野艾 Artemisia verlotorum;菟丝子属 Cuscuta Spp.;钾猪毛菜 Salsola kali;蟛蜞菊Wedelia glauca;芹叶钩吻 Conium maculatum;飞廉属 Carduus spp.水飞蓟 Silieummarianum;藜属 Chenopodium spp.;剌苍耳 Xanthium spinosum;田旋花 Convolvulusarvensis;莎草属 Cyperus spp.;地肤 Kochia scoparia;假高粱 Sorghum halepense;苋  相似文献   
994.
甘肃河西地区地处欧亚大陆腹地,气候极端干燥,年平均降水量约40—200mm。水源缺乏,农、林、牧生态系统十分脆弱。雪线与冰川后退,总经流减少11.77%,泉水减少17.8%。祁连山森林遭受破坏,森林面积减少16.5%,因此,恢复与稳定河西生态系统是发展河西工农业生产,改善人民生活环境的首要战略任务。主要措施是:防止雪线和冰川后退,保护和扩大祁连山水源涵养林,大力营造绿洲农田防护林,保护和封育荒漠天然植被,改善现有水利设施,加强水利工程建设,减少水份的散失量、提高水资源的合理利用率。  相似文献   
995.
试验通过研究2~10日龄乳鸽体重、消化器官重量、血清蛋白质代谢、胰腺和小肠黏膜消化酶活性等指标的变化规律,揭示乳鸽消化道早期发育特性。选取出壳后2、4、6、8、10日龄白卡奴乳鸽30羽(每个日龄6羽),屠宰取样。结果表明:1)日龄对乳鸽早期体重(含卵黄重)、腺胃、肌胃、肝脏、胰腺、小肠的器官重量和器官指数;血清总蛋白、白蛋白、尿酸、尿素氮含量;胰腺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总活性,脂肪酶比活性,小肠黏膜二糖酶(蔗糖酶和麦芽糖酶)及碱性磷酸酶总活性和比活性均影响显著(P0.05)。其中,发育模式随日龄变化表现为线性增加的指标包括:肝脏、胰腺、小肠的器官指数(P0.01);体重,肌胃、腺胃、胰腺、肝脏、小肠的器官重量(P0.01);血清总蛋白和白蛋白含量(P0.01);胰腺淀粉酶、脂肪酶、胰蛋白酶总活性,胰腺脂肪酶比活性(P0.05);小肠黏膜二糖酶(麦芽糖酶和蔗糖酶)和碱性磷酸酶总活性和比活性(P0.01)。血清尿酸、尿素氮含量,胰蛋白酶比活性发育规律表现为线性下降(P0.05)。腺胃和肌胃的器官指数表现为先上升后下降(P0.05)。2)肠段对乳鸽小肠黏膜麦芽糖酶和蔗糖酶总活性影响显著(P0.05)。3)日龄与肠段的交互作用对麦芽糖酶总活性、蔗糖酶总活性和蔗糖酶比活性影响显著(P0.05)。结果提示,随着日龄变化,乳鸽机体蛋白质代谢能力不断增强,沉积水平不断提高,消化系统发育迅速,生长速度高于机体生长,自身胰腺和小肠黏膜水解酶活性不断增强,10日龄时,机体发育水平显著提高。因此,2~10日龄阶段是乳鸽出壳后消化生理机能趋于完善的重要阶段。  相似文献   
996.
近几年,随着舍饲羊养殖结构的不断发展和调整,使舍饲羊养殖规模化养殖和标准化养殖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虽然国家出台了相关的优惠政策,当地畜牧机构也对标准化养殖和疾病预防进行大力的宣传,但是在实际的舍饲养羊的饲养管理和羔羊疾病预防中普遍存在很多问题.本文主要对舍饲羊养殖的饲养管理技术和羊疫病的防治进行分析和总结,希望为舍饲养羊和羊疫病预防提供一点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997.
狗趣杂谈     
狗是人类最早的"朋友"——六畜之一。考古发现证明,远在新石器时期人们就养狗。狗的用途广泛,能为主人看门守护,能帮助主人打猎,在寒冷地带还能拉雪橇……因此,凡是有人居住的村落几乎都有狗。  相似文献   
998.
某规模化猪场的哺乳仔猪出现以呕吐、水样腹泻、脱水为主的病症。病猪腹泻特点及治疗措施如下。1特点1.1易感猪日龄扩大,2~20周龄猪均可发病(包括哺乳母猪)。1.2哺乳仔猪发病率和死亡率可达100%。病猪呕吐,水样腹泻,其他症状不明显。1.3免疫、反饲(强毒免疫)防治效果不好。1.4腹泻易复发,有的猪场反复发作4次以上。1.5腹泻持续时间长达数月,最长可达半年。1.6季节气温高的情况下腹泻依然发生。1.7母猪也有轻微的腹泻症状和食欲减退。2防治2.1生物安全措施发病单元搞好生物安全措施,减少新发病例,减缓腹泻传播速度,确保无发病单元免受感染,加强无发病单元猪的补料教槽和清洁工作。  相似文献   
999.
规模化猪场的数量逐年递增,规模不断增大,同时饲养人员专业水平不高,缺少对疾病防控的重视以及日常卫生管理措施不当等都会造成规模化猪场疾病防控出现问题,造成严重的疾病后果,进而影响猪场养殖的经济效益以及消费者的身体健康效益。因此,饲养者要保证饲料的质量,营造卫生清洁的猪场环境,定期做好相应的疫苗注射工作,提升疾病防控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000.
正仔猪的饲养是整个生猪生产过程中的关键阶段,直接关系到养猪的经济效益。断奶仔猪由于消化机能还不完善,免疫力较低,易受病原微生物感染而引发腹泻等疾病。本文概述了断奶仔猪成活率降低的原因,并介绍了如何通过营养调控技术提高其养殖成活率,以供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场等相关人员参考。在现代规模化养殖模式下,为提高母猪的繁殖效率和栏舍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猪场大多实施仔猪早期断奶,即在21~28日龄时断奶。但早期断奶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