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序方式: 共有9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草坪管理专业“网络虚拟教学实训基地”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草坪管理专业传统教学面临的场地、设备、师资和经费短缺等问题,设计了包括网络教学、网络虚拟实训和交流区3部分内容的网络虚拟教学实训基地系统。该系统具有教学信息共享、决策支持和查询、模拟操作和系统管理功能,借助甘肃农业大学校园网络教学系统平台,不仅实现了相关资源的信息共享,而且通过基于网络的模拟操作功能,突破了草坪管理专业实践教学受时间、地点限制的缺陷;同时,系统还提供了简单、全面的信息查阅和智能、专业的决策指导。系统信息量大,功能全面,方便使用,是一种全新的实践教学模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2.
93.
综合顺序分类系统(Comprehensive and Sequential Classification System,CSCS)作为一种开放式、能划分全世界潜在自然植被类型的分类系统,对全球自然植被的宏观认知和自然植被资源的适度利用与科学管理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研究基于CSCS理论,利用中国1982-2012年的气象数据(温度和降水量)和MODIS(Moderate-resolution Imaging Spectroradiometer)NDVI(Normalized Difference Vegetation Index)数据以及改进型CASA(Carnegie Ames Stanford Approach)模型模拟中国潜在自然植被NPP及其时空分布格局,并分析其对气候和地形的响应模式。研究结果表明:31年来中国潜在自然植被NPP总体上随着时间的推移呈现递增趋势,其在空间上的分布格局体现了明显的异质性,各CSCS类及类组的NPP差异较大;中国潜在自然植被NPP基本与温度、降水量和太阳辐射的时空变化保持一致,且随着高程、坡度和坡向的增加呈现出增加、降低和增加的趋势;各CSCS类型的NPP总体上体现了自然植被所需水热条件的水平和垂直地带性分布规律,与CSCS分类检索图保持一致性。研究结果对CSCS和全球变化的交叉研究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94.
通过全球气候变化下的中国草地NPP研究方法及估算模型的总结,分析中国草地NPP时空变化及其与影响因子间的相互关系,并提出中国草地NPP研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未来发展方向。全球气候变化下,遥感估测和生态遥感耦合模型因适合大尺度的草地NPP估算,成为最主要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模型。中国草地NPP在时间上表现为倒U字型和总体上升趋势的季节性、年际性变化,在空间上呈现出从东向西递减和阶梯式的水平、垂直地带性变化;这种时空上的变化主要与气候因子(温度和降水量)和人为因子等有密切的关系。全球气候变化下中国草地NPP的研究主要有基础数据不足、模型参数繁多和建模过程存在不确定性3个方面的问题。所以,解决问题并将其有机结合,是未来草地NPP研究的发展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95.
甘肃省近42年降水量变化时空分布格局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反距离加权法(IDW)、普通克里格(OK)、协同克里格(CK)、微地形多元回归+残差分析法(M-AMMRR)和改进的M-AMMRR法(I-AMMRR)进行甘肃省1970-2011年均降水量、降水趋势的空间插值与交叉验证分析,并进一步分析降水量时空变化.结果表明:(1)在建立气候要素与经纬度、海拔高度等回归关系的同时,考虑坡度和坡向等微地形因子并结合OK法进行残差分析的I-AMMRR插值方法能够显著提高降水量的模拟精度,最适于干旱半干旱区域.(2)甘肃省近42a年均降水量呈东南向西北递减的分布规律,气候带相应地由湿润区过渡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至干旱区.其中,干旱区面积最大,占全省面积的43%.(3)近42a来,除祁连山地、河西走廊中东部、北山山地部分地区外,甘肃省年均降水量均呈减少趋势,其中夏季呈减少、冬季呈增加、春秋季降水量变化趋势呈地域性分布.研究结果细化了甘肃省降水资源的分布状况,可为农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精细农业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96.
甘肃省草地蝗虫测报系统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现有的研究基础上,利用原有的数据进行大量计算机的拟合试验,并对甘肃省草地蝗虫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建立了一个具有准确预测预报草地蝗虫发生动态的系统模型。同时,利用所建立的模型,结合有关草地蝗虫的专家知识,在DET平台和网络系统上构建了“甘肃省草地蝗虫预测预报专家系统”软件,以便甘肃省草地防蝗工作有目的、有计划、有重点地进行。 相似文献
97.
呼伦贝尔草甸草原土壤呼吸及其影响因子对不同放牧强度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10年6-9月期间,采用LI-6400-09 Soil Chamber对呼伦贝尔草甸草原6个不同放牧强度处理下的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影响因子进行研究。结果表明,1)除R1外,土壤含水量、根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和枯落物等影响因子随着放牧强度增大而下降,而土壤温度却无统一的变化规律。2)试验期内,不同放牧强度下土壤呼吸速率的动态变化呈双峰型;土壤呼吸速率均值变化为:R1>R0>R2>R3>R4>R5,R0和R1间的差异不显著(P>0.05);除9月30日外,其余测试日下R0和R1的土壤呼吸速率均显著(P<0.05)高于R5。土壤呼吸速率随着放牧强度的增大,放牧效应加剧,以R4和R5最为强烈。3)放牧强度因素对土壤呼吸的作用随着放牧季节(日期)的变化而变化,且二者存在互作效应。控制时间的偏相关分析表明,土壤呼吸速率与土壤温度、土壤含水量、根系生物量、地上生物量、枯落物呈显著正相关;而与放牧强度之间呈极显著负相关。研究表明,在呼伦贝尔草甸草原,较低的放牧强度(R1)对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影响因子无不利影响,而较高的放牧强度(R4和R5)显著影响土壤呼吸速率及其影响因子的变化。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