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6篇
  免费   2篇
林业   2篇
农学   1篇
基础科学   1篇
综合类   12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1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2篇
  2021年   5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2篇
  2012年   4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8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3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89年   1篇
  1984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51.
为研究光控增绒和埋置褪黑激素促进绒山羊在非产绒季节(5—8月份)长绒的皮肤毛囊差异表达基因之间的互作关系,并筛选出皮肤毛囊发育相关的重要功能基因,以Agilent绵羊的全基因组表达谱芯片杂交获得的光控增绒羊皮肤差异表达的99个基因及埋置褪黑激素绒山羊皮肤差异表达的83个基因作为研究对象,结合NCBI数据库,利用RStudio程序包和Cytoscape 3.3.0构建差异基因网络并分析。光控增绒试验组差异基因构建了1个主网络和4个小网络;对照组差异基因构建了1个主网络和5个小网络。与表达量结合分析基因网络发现,K25、KAP16-2基因上调促进ISG17、RSRP1、GIMAP1和CYTIP基因的下调,间接促进TNFAIP6基因的下调;CYP17A1、V15和K2-12(K85)基因的上调促进ddit3基因的下调;KAP16-3基因促进CYP17A1基因的同时抑制CYP1A1基因。埋置褪黑激素试验组差异基因构建了2个主网络和7个小网络,对照组差异基因构建了3个主网络和1个小网络。与表达量结合分析基因网络发现,CTNNB1基因的上调促进COL3A1基因的下调;FLT-1基因的上调促进CGA基因的上调和COL1A2基因的下调;PAX6基因的上调促进DOK4基因的上调和LOC101110099基因的下调;P450基因的上调促进BLG基因的下调。光控增绒羊皮肤中筛选出来的基因中角蛋白、角蛋白关联蛋白、CYP17A1、SP-D等23个显著上调基因和CYP1A1、COL6A5、LOC100101238、ddit3等13个显著下调基因对光控增绒羊皮肤毛囊提前进入兴盛期有重要作用;埋置褪黑激素的绒山羊皮肤中筛选出来的基因中CTNNB1、PAX6、DOK4、LOC105602529等13个显著上调基因和酪蛋白家族、胶原蛋白类、LOC101110099等12个显著下调基因之间的信号传导增强,从而促进绒山羊绒毛进入兴盛期。  相似文献   
52.
以内蒙古白绒山羊DNA为模板,参照牛的角蛋白14(keratin 14,K14)基因序列设计引物,PCR扩增获得长度为2834 bp(GenBank登录号:JQ063036)的片段,包括山羊K14基因启动子区2631 bp和结构基因第1外显子区203 bp。序列比对山羊K14基因启动子序列及其多态性分析结果发现,山羊K14基因启动子结构与人K14基因启动子不同,只含有Sox-5、GATA-1、GATA-1/2结合位点等3个共同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但与牛K14基因启动子有较高的相似性,含有Sox-5、SRY、CdxA、MyoD、MZF1、GATA-1/3、Nkx-2结合位点等7个共同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并发现山羊K14基因启动子区存在deltaE、GATA-2、GATA-1、Sp-1、AML-1a等5处独有的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此外,对山羊K14基因启动子进行多态性分析,发现4处单核苷酸多态位点,其中2处SNPs位于Nkx-2(-2004--1996 bp)转录因子结合位点或Nkx-2(-1590--1583 bp)临近几个碱基内。  相似文献   
53.
牛角膜炎是一种急性传染性疾病,发病过程快,发病范围广,只要在牛群中出现一只患病牛短时间的会向整个牛群传播蔓延。临床上患病牛主要表现为羞明流泪,害怕强光照射,上下眼睑出现炎性水肿,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易造成角膜浑浊甚至失明。牛角膜炎发生后,由于害怕强光刺激,严重影响牛群的正常采食,正常休息,体重显著下降,生产能力不足,不利于提高养殖场的经济效益。该文主要论述牛结膜炎的诊断和治疗过程。  相似文献   
54.
随着我国肉类市场对于羊肉的需求量越来越高及食品安全问题成为老百姓关注的热点.据农业部预测数据我国2018年羊肉产量477万t、羊肉需求总量506万t;2019年羊肉产量489万t、羊肉需求总量518万t;羊肉产量远不够需求量,供求缺口要靠进口来弥补.为了能够提高羊肉食品和养殖安全质量,就需要对肉羊的饲养工作进行合理的管理.在养殖肉羊的过程中提高肉羊饲养管理条件合理分配饲草料技术,提高动物疫病的防治技术.  相似文献   
55.
本研究旨在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阿拉善戈壁双峰驼的遗传多样性,寻找与其体尺性状相关联的微卫星标记,为阿拉善戈壁双峰驼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试验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17个微卫星标记在阿拉善戈壁双峰驼群体中的多态性,并与其体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7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60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7302,平均杂合度为0.620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308,可见阿拉善戈壁双峰驼群体的遗传多样比较丰富。微卫星标记多态性与阿拉善戈壁双峰驼体尺性状的关联分析发现,有8个微卫星标记(LCA82、LCA90、CMS15、CMS36、CMS104、CVRL01、YWLL36和YWLL44)与不同体尺性状有一定的关联性,尤其是CMS36和YWLL44与所测体尺性状均有关联,其中CMS36不同基因型的体长和体重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BBAAAB,AA和BB基因型的体高、胸围、管围均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YWLL44的AC基因型体高、胸围和体重均显著高于BD基因型(P0.05),AC基因型的体长显著高于AB和BD基因型(P0.05),AB和AC基因型的管围显著高于BD基因型(P0.05)。研究表明,8个微卫星标记对阿拉善戈壁双峰驼体长有一定影响,CMS36和YWLL44对其体高有影响,LCA82、LCA90、CMS36、CVRL01、YWLL36和YWLL44对其胸围有影响,LCA82、CMS15、CMS36、CMS104、CVRL01和YWLL44对其管围有影响,LCA82、LCA90、CMS15、CMS36、CVRL01和YWLL44对其体重有影响。  相似文献   
56.
采用电刺激采精方法收集1.5~3周岁的10只陶赛特种公羊精液,19℃水浴保存,经过1h运输后,利用流式细胞仪进行X、Y精子分离.共生产性控冷冻精液182支(X型98支,Y型84支).分离前精液活率为76%,分离后X、Y型冻精活率分别为39%和2%,有效精子数约为230万和10万,4h存活指数分别为10%和1%,畸形率分别为12%和26%.另外,结合腹腔内窥镜输精技术对19只超排母羊开展了输精,在输精后第6天采用子宫角采胚法共回收卵子104枚,其中受精胚胎53枚,受精率51%.结果表明:①分离所得X精子能够满足腹腔内窥镜低剂量输精要求;②Y精子活率检验仅为2%,失去了输精价值;③性控冷冻精液结合腹腔内窥镜输精技术应用于性控胚胎生产具有可行性.  相似文献   
57.
在畜牧业生产实践中羊的人工授精一般有两种途径,分别是子宫颈输精和腹腔镜输精.子宫颈输精方法操作简单,易于掌握,成本低,但精液消耗量大、受胎率低、复配率高、劳动强度大.腹腔镜输精技术操作相对比较复杂一些,但受胎率高,提高了优良公畜的利用率.试验比较了采用子宫颈输精方法和腹腔镜输精方法分别对冻精和鲜精的受胎率的影响,结果表明,通过统计检验冻精和鲜精的腹腔镜输精的受胎率极显著高于子宫颈输精的受胎率(P<0.01).  相似文献   
58.
杜泊羊与蒙古羊及小尾寒羊杂交育肥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内蒙古四子王旗地区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的杜寒及杜蒙90日龄、150日龄杂交育肥羔羊进行了随机取样称重,统计对比育肥羔羊平均体重和日增重,从而对杜寒、杜蒙杂交育肥羔羊在相同饲养条件下的育肥效果进行讨论。结果发现,杜蒙杂交育肥羔羊150日龄的平均体重、日增重以及60 d增重显著高于杜寒杂交育肥羔羊(P<0.05)。  相似文献   
59.
为了研究锡林郭勒盟地区蒙古牛的肉质,选择锡林郭勒盟地区自然条件下全年放牧、健康、发育正常、体重和月龄相近的(3~4岁)蒙古阉牛与西门塔尔杂交牛各6头作为研究对象。试验牛屠宰前禁食12 h,禁水2 h,牛胴体排酸24 h后,从左半胴体的12~13肋骨间取背最长肌,作为肉品质试验样品。测定胴体性状指标。结果表明,蒙古牛和西门塔尔杂交牛在胴体性状指标上存在着差异性。在屠宰率、熟肉率方面,西门塔尔杂交牛显著大于蒙古牛(P0.05);在背膘厚度、剪切力、滴水损失率、失水率方面,蒙古牛显著大于西门塔尔杂交牛(P0.05);在眼肌面积方面,西门塔尔杂交牛高于蒙古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60.
本研究旨在利用微卫星标记分析阿拉善戈壁双峰驼的遗传多样性,寻找与其体尺性状相关联的微卫星标记,为阿拉善戈壁双峰驼的标记辅助选择提供参考。试验利用非变性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17个微卫星标记在阿拉善戈壁双峰驼群体中的多态性,并与其体尺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17个微卫星标记共检测到60个等位基因,平均有效等位基因数为2.7302,平均杂合度为0.6205,平均多态信息含量为0.5308,可见阿拉善戈壁双峰驼群体的遗传多样比较丰富。微卫星标记多态性与阿拉善戈壁双峰驼体尺性状的关联分析发现,有8个微卫星标记(LCA82、LCA90、CMS15、CMS36、CMS104、CVRL01、YWLL36和YWLL44)与不同体尺性状有一定的关联性,尤其是CMS36和YWLL44与所测体尺性状均有关联,其中CMS36不同基因型的体长和体重均有显著差异(P<0.05),具体表现为BB > AA > AB,AA和BB基因型的体高、胸围、管围均显著高于AB基因型(P<0.05);YWLL44的AC基因型体高、胸围和体重均显著高于BD基因型(P<0.05),AC基因型的体长显著高于AB和BD基因型(P<0.05),AB和AC基因型的管围显著高于BD基因型(P<0.05)。研究表明,8个微卫星标记对阿拉善戈壁双峰驼体长有一定影响,CMS36和YWLL44对其体高有影响,LCA82、LCA90、CMS36、CVRL01、YWLL36和YWLL44对其胸围有影响,LCA82、CMS15、CMS36、CMS104、CVRL01和YWLL44对其管围有影响,LCA82、LCA90、CMS15、CMS36、CVRL01和YWLL44对其体重有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